如何掌握垒球运动中的击球要领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有构成其基础的技术和知识,垒球运动并不例外。只有确切地掌握了正确和规范的基本技术,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各种击球技巧。垒球比赛是以得分多少来分出胜负的竞技比赛。即便是最好的防守,对手得零分,而自己队伍却无法从进攻中得分,终究也是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如何突破对方投手的投球得分,优异的打击是最重要的手段。
  一名优秀击球手所具备的条件:
  1.短距离奔跑的能力;
  2.良好的好坏球判断能力;
  3.有积极的进攻欲望;
  4.对任何投手的投球都能有效地掌握,以及有足够的击球时间;
  5.在比赛状态下,各种局面的击打都能够运用自如。
  一、长打
  良好的打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正确的握棒、良好的站姿及顺畅的挥棒。
  1.正确的握棒
  (1)正确的握棒方式通常先决定左右的位置(右击球员)再决定右手。
  (2)握棒时以双手的第二指关节内曲扣住球棒,右手背的第二指关节对准左手指背的第二与第三关节中央(右击球员)处。
  (3)持棒高于右肩(右击球员),左手肘自然下垂,右手肘可稍外展,并以个人特性且以最自然姿势为理想。
  2.站立的姿势
  (1)击球员站立于击球区内,双脚比肩稍宽,双膝微弯,体重落于双脚的拇指。
  (2)左肩、左腰须侧对投手,双眼平视投手投球动作。
  (3)上体微向前倾,重心落于脚掌内侧部,三分在前脚,七分在后脚维持体重,持棒于右肩附近。
  (4)持棒角度,位于右肩上方,右耳附近,与肩成40°~45°角为佳。
  3.站立击球区位置
  击球员在击球区所站的位置,可以依据投手投球的类型来调整
  (1)靠近投手的站法(击球区前方),主要目的是应对投变化球,以及球速较慢的投手为主,希望在球还没有进入转变方向之前挥棒击球。
  (2)靠近捕手的站法(击球区后方),主要目的是应对快速球的投手,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判断球的飞行过程。
  (3)靠近本垒板的站法,为内角球好球带较小,外角球打击较弱的击球员。
  (4)较远本垒板的站法,为外角球打击能力较佳者。
  4.双脚站立的方式
  击球员双脚站立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开放式站法、封闭式站法及平行站法三种。
  (1)开放式站法:击球员的前脚较后脚离本垒更远的站立方式。此种站法对于内角球的打击能力较弱,且挥棒速度较慢的击球员较适合。
  (2)封闭式站法:击球员的前脚较后脚靠近本垒板的站立方式。此种站法对于挥棒速度较快,反应灵敏以及肌力较强的击球员比较有利。
  (3)平行式站法:击球员双脚及双肩与本垒板平行,适合于一般击球员的站立方式,身体重心的移动较平稳。
  5.挥棒方式
  (1)挥棒击球时,眼睛注视来球,滑步、扭腰,同时双手握棒由预备姿势位置向投手投球方向挥击动作。
  (2)水平挥棒:基本的挥棒方式。
  (3)向上挥棒:低球位、下坠球的打法。
  (4)向下挥棒:高球位、上漂球的打法。
  6.挥棒练习方式
  (1)挥空棒:假设各种球路,挥棒练习。
  (2)二人一组,挥空棒练习:一人在好球带不同位置做目标,一人练习挥空棒。
  (3)网前击球:击球员站在网前3m处,一人在网前低手抛球,击球员把球击向网子。
  (4)轻击练习:2至3人一组,一人做轻击练习,其余选手做接投动作,与击球员相距约4~6m,投球者重心低。接住击出球后,迅速再投给击球员进行轻击,一人约3分钟。
  二、触击短打
  垒球比赛触击短打为攻击重要的技术及战略方式。由于垒间距离较短,击球员脚程速度快,野手防守的压力相对较高,加上垒球球体较大,击球反弹至地上较不易掌握,且不易控制传球,往往触击短打的地滚球,击球跑垒员会安全上到一垒。打者应判断内野手防守位置,随时采取正确的攻击策略。
  1.何种情况采取触击短打
  (1)垒上跑者的推进。
  (2)防止双杀。
  (3)打者打击能力低潮。
  (4)投手投球威力胜过打击能力时。
  (5)引诱防守方失误的产生。
  2.触击短打的种类
  (1)牺牲触击短打
  牺牲触击是护送垒上跑垒员为最主要目的,触击动作需要慎重正确,触击的方向更需准确,且依据投球与内野手防守动作,随时调整,垒球防守一、三垒防守距离击球区较近,向前防守的时间较快,所以触击短打的方向以投手为目标较为理想。
  A.面对投手,双眼平视;
  B.持棒于好球带的最高处,棒头微扬非水平状;
  C.身体放松,膝盖微弯向内;
  D.右手以全握法握住球棒标志下方,手肘微弯向内;
  E.迅速往前移动至击球区之最前方,摆出触击姿势;
  F.由左手控制触击方向,右手紧跟来球,有如同右手接来球的感觉;
  G.触击低球时,膝盖弯曲,腰部及臀部降低以调整触击的角度,棒头朝上;
  H.左手肘内缩,不可向上外展。
  (2)安全式触击
  安全式触击是利用内野手不注意且采取在防守位置时,以触击方式求得上垒为主要目的。击球员若具备速度快,触击佳,好的判断能力,成功率则会相对较高,且可扰乱投手的投球动作与情绪。
  A.首先观察内野手的防守位置,尤其是一、三垒的位置;
  B.预备姿势与正常打击时一样,当投手投出球时,球棒至体前方作出触击姿势棒头朝向前方,将投球触击于三垒界线方向为目标。
  以左击球员为例其动作要领为:
  A.先观察内野手的防守位置;
  B.预备姿势与正常打击时一样,当投手向前跨步作投球时,击球员身体作后摆动作;
  C.待球投出时,迅速跨出后脚,并将球棒摆至体侧前方,眼睛注视球与球棒接触的位置;
  D.朝三垒界线方向或投手触击为目标。
  (3)强迫触击
  强迫触击是针对投手的投球,不论好坏球,都必须采取触击的攻击方式。尤其是三垒上有跑垒员时,攻击方采取的触击战术,都是以强迫触击为主。
  (4)推触击
  推触击是采取触击短打姿势引诱内野手前进防守,于其向前跑步接球时,击球员利用身体向前移动完成触击,使球从两位内野手间快速滚过,而达到安全上垒为目的。
  A.预备姿势与牺牲触击相同;
  B.当投手跨出自由脚向本垒投球时,击球员将球棒摆与身体侧前方,双手肘内缩;
  C.利用后脚向地面蹬,以身体向前移动的动力,双手持球俸触击投球;
  D.触击的方向,以两位内野手之间为目标,例如投手、一垒手、三垒手向前防守时,以推向二垒手或游击方向为佳。
  (5)推击
  推击是针对一、三垒向前跑接近本垒区预作触击的防守动作时,所采取的一种攻击战术。
  A.预备姿势采取牺牲触击的姿势;
  B.当投手胯下自己脚时,右手由球棒中央部位滑下至正常握棒位置,并同时收回球棒至预备姿势;
  C.选择好球才砍击投球(若教练指示打带跑战术除外)利用双手前臂及手腕的打击要领,作向下砍击动作;
  D.砍球的方向,以内野手移动时,空间较大的位置作砍击的方向,以二位内野手之间为目标。例如往二垒补位的游击方向,或是往一垒补位的二垒方向为佳。
  (6)跑步推击
  以左打击者,脚程较快,所采用的打击方式,瞄准内野手左侧方向,将球砍击成地滚球为目标,利用脚程快速跑至一垒。
  A.预备姿势站立在击球区的最后方:
  B.采取正常的打击姿势,持棒于肩膀位置;
  C.当投手投球离开手的瞬间,打者前脚向前踏出第一步,前脚叉后脚向前跨出第二步;
  D.前面肩部(右肩)成封闭式,不可外展;
  E.打者移动方向,以投手正前方踏出为目标:
  F.为了往内野手左侧方向砍击,打者出棒时,球棒顶端,需较慢出棒。
  以上所列各种击球方法是一场垒球比赛较为常用的进攻手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员必须以标准动作为指引,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击球的关键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该运动规律,从中不断改进一练习一改进一练习,这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定能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
其他文献
针对性一是田径教材内容选择上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的要求,如小学生选择活动性强、技术含量低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的投入课堂学习中去。二是田径教材内容选择上符合学校环境、气候条件的要求,如跳远教学必须具备的沙坑、夏季教技术强的教材内容、秋冬季教运动量大一点的耐久跑等教材,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受伤或厌烦田径课。  创新性一是教师观念要创新,就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过去一味追求掌
体能与运动技能评定是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目标的全面实现。虽然新课程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反观体育教学的实际,很多教师在技评时采用的仍然是同一内容和同一标准,其技评内容规定过细,只注重动作规格和运动成绩结果,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只能满足极少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就欲望,严重挫伤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因此,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训练经验加以总结,就铅球教学中常遇见的几个问题,初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 原地掷铅球的预备姿势不正确(右手侧向掷铅球为例)    在原地掷铅球时,有的学生只降重心而上体不转动,使上体前倾或上体后倒,造成身体扭不紧,用力时转动力量较少。正确做法应是侧向站立,重心右移,右膝关节内扣,收腹,左臂放松自然下垂,上体转至投掷方向的相反方向,腰部扭紧,略抬头,持球臂略抬,这样
1990年3月至1991年2月,在闽沂交界处的沙埕港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生物70年,其中,海藻13种,动物57种,以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盛,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香港网筛苔虫和多种端足类为优势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跳高男女运动员均打破过该项目的世界记录。1957年,郑风荣运用剪式过杆技术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运动员克丹尼尔所保持的女子跳高1.76米的世界记录。1970年,倪志钦运用俯卧式过杆技术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了由前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所保持的男子跳高世界记录。随后,在80年代初我国跳高明星朱建华运用背越式过杆技术一年内曾三破男子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