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并举:谋学校和谐发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树立正确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对于引导和调控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新时期校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校长必须在管理上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使教育教学资源和谐利用,达到管与理的和谐,从而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提升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心态健康,富有创新意识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应具备健康的心态,不断创新的意识,要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思想不完全是一个根据文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中如何体现他的计谋、策略和韬略,它是校长向自我的智力和能力极限挑战的过程。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是校长在实践中体验、总结和进取、创新的结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如果校长缺少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办出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校长要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一流的校长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教育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教育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动态特征,教育管理整体思路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挖掘潜能个性
  校长管理学校要以人为本,以“师为贵、生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校长应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甘肃省武山县龙泉学区,针对教学目标,倡导“三全三控”教学管理模式,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一是全因素控制: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的控制,包括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教学管理队伍,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后勤保障等。二是全程控制:控制教师教学的全过程,掌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过程,调控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全员控制:广泛调动教师、学生、管理者、实验员、家长等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这就需要校长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时刻体现人文关怀,把握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两条线,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和学校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注重文化,提升思想内涵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场,形成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一个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一个充满生机和文化韵味的校园就一定会成为社会一致赞誉和学子们向往的地方。校长应着眼于学校的发展,着力构建学校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如建筑、校内外的文化装饰与布置,物质文化应达到三个水准:净化、美化、文明化。“净化”,即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教育寓意;“美化”,即布局合理,造型优美,艺术与教育合一;“文明化”,即心灵净化、语言净化、行为文明。树立“学校建筑亦课程”理念。重视行为文化建设,树立学校教职员工课程理念。重视观念文化的建设,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全心全意,服务教师学生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校长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时时、事事、处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他们办实事。新时期的学校管理理念,就是要转变观念,学生的需要就是校长的工作,家长的要求就是校长的任务,社会的需求就是校长的培养目标。教育是一种服务,从远处着眼,它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增强国家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从近处看,就是直接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学生。校长要情系师生,乐于助人,对教师的困难疾苦,要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给教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校长对学生也要倾注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耐心教育。
  加强交流,形成团结合力
  作为校长,要尽可能花足够多的时间,悉心倾听教师的各种建议,通过交流沟通去理解别人。校长也要重视和其他中层领导之间的沟通,一个单位主要领导间之所以产生误解,往往是因为沟通不够。要让每个领导感到肩负的责任,从而参与问题的解决,使他们沉浸在情境之中,浸润在其中,感觉到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领导之间互相学习时,聚焦于方法、机会和目标并去发挥创造性时,协作自然就产生了。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参加周例会和建立论坛等多种途径,让大家畅所欲言,加强交流、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和探讨问题,互相帮助。要确保领导班子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进行思想碰撞,及时掌握情况,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减少工作摩擦,达成基本共识,形成团结合力,把各种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扼杀在摇篮,消除在萌芽状态。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素质极其重要,小而言之,关系一所学校的发展;大而言之,关系一个民族的振兴。为了学校的发展考虑,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计,希望每一位校长都能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用心工作,努力学习,做一个学养深厚、素质全面的好校长。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山县龙泉学区)
其他文献
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以人为本,以教材为本,积极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合适的教学情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高效性。近年来,笔者经常性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现结合几篇课文,具体地谈谈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把握课程特点,丰富教学形式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就必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机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语文课程的特点,是进行语文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笔者常常思考:在科学学习中,如何做到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努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到实验前的动脑,实验中的思考,实验后的反思。  科学课导入中的动手与动脑  在科学课的导入环节中,通常做法是教师动手展视,学生动脑思考。如果能让学生在一节科学课开始的
在教育体系中,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之一。语文包含了我国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作文在语文这个科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考验学生的写作与思考能力。文本文着重讨论了在小学语文作文中思维的重要性,突出怎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教师的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注重观察能力,培养思维  在中国古代,语文最注重的就是写作,所有的古文描写的多为身边发
目的探讨间歇性增加脑部逆灌压对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15头山羊随机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A组,N=5)、深低温低压逆灌组(L组,N=5)和深低温间歇性高压逆灌组(H组,N=5)。3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他们对“写话产生兴趣”,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虽然孩子们的识字量很大,也具备了一定的词语积累量,但要求他们写句话,却无从下手,部分小学生甚至出现了怕写、厌写的情绪。如何让低年级小学生度过这艰难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乐于写句,并能从每次写句中获得趣味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寻找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积极写句的兴趣。  让写句与学生零距离  一
文化由来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是龙的故乡。龙的精神是团结合作、开拓奋进、与天和谐、造福人类的精神,龙作为华夏文化的特殊形象,具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号召力。  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十几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一直以课题引领形式,不断地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大方面对校本龙文化探究型课程《儿童龙文化探究与实践
从小学到大学,语文都属于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不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大,对语文学科没有也正确认识,到职业学校的学生这种观念更加严重,认为在职业学校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认识不到语文在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针对眼下职业学校语文学习的情况,语文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笔者在职业学校代课多年,发现本来非常实用的语文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