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消费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来,教育成本分担向个人和家庭倾斜,居民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其他消费。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得出了结论: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让子女接受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教育才是明智之举。
  关键词: 高等教育成本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收益 城镇低收入家庭
  高等教育成本主要是指大学阶段或者更高学历阶段每名学生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从个人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家庭所支付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来,高等教育成本呈显著上升趋势,对大多数城镇家庭均造成很大影响。根据社会分层理论中的收入标准可将社会成员分为三类,即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及低收入者。自2011年起我国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1500元,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被视为低收入家庭。
  一、高等教育成本上涨的影响
  高等教育成本的持续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首先,高额的学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由于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连续扩招致使学生规模的上涨率超过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但是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处于下降趋势,这导致高校对学费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20年前大学学费仅为200元/年,现在已上涨至5000元/年,近20年的时间就上涨了25倍。但是这2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可见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公立高校的学费数据显示,学费占城镇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120%。结果表明,高额的学费给许多城镇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催生了大量高校贫困生,甚至有部分贫困生因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弃学。其次,攀升的生活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上加难”。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家庭每年支付的生活费也迅速攀升。在大学校园里中等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占大多数,其中低收入家庭每月的收入大概只有400元。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高额的学费已经令其捉襟见肘,还要另外支付攀升的生活费更是让其“难上加难”。由于收入的限制,在教育支出上升的情况下,城镇低收入家庭只能通过减少其他支出来维持教育投资。
  二、高等教育收益分析
  自2003年以来的10年之中,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持续增加,并激增了两倍。其中,2003年,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2005年即为338万,2009年突破600万,刷新为611万。高校扩招的加速,使2013年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2013年,比2012年整整多出19万,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被称为是“最难就业季”。
  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挂网调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有实习或工作经历者签约率较高。本次调查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2013年1月11日结束,共收回有效答卷10940份。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3439份、本科毕业生3699份、硕士毕业生3802份。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
  采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收益率的衡量方法来考察大学生劳动力的工资状况,发现在高校扩招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2000年,相同条件下每多接受一年的正规教育可使收入提高8.9%。而到了2004年,每多接受一年的正规教育,收入只能提高5.6%,教育收益率下降了3.3个百分点,而到了2009年,教育收益率继续下降至5%。2004年以后,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①。这表明,由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起了目前教育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局面。
  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相比,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占优势。自高校扩招以来,南方各省普遍出现技工荒,并逐渐向内陆地区蔓延。全国各大经济发达城市也曾一度爆出企业高薪招揽职校毕业生,甚至一些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毕业生的薪资远远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许多招聘单位传达出这样一种讯息:学历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技能,本科生眼高手低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调查发现,专科生就业率高于本硕生。许多就读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稀缺专业的学生其实并不担心就业问题,通常学生大二就“预订”完毕。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现在飞涨的学费和各式各样的教育消费,仅靠收入,城镇低收入家庭无法在保持正常消费的情况下承担高等教育的学费。要保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城镇低收入家庭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另外,自2004年以后,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与高等职业教育或专科教育相比,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占优势,一些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毕业生的薪资远远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因此,根据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与其将子女送去普通本科院校,还不如让子女接受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教育,这才是明智之举。
  注释:
  ①根据何亦名的测算,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经历了1991~200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04~2006年增长势头减缓,甚至出现停止增长的迹象.
其他文献
大树移植费用较大,且再生能力减弱,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探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保活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和移栽质量,才能避免资源和人财物力的浪费,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也是家长最担心和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健康状况如何,必将对社会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深入的探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有效对策,将对提高
本文从审视夔州诗入手 ,对杜甫后期创作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杜甫生平以入蜀为界为前后两期 ,各体现一次跨越。前期主要表现为从功利关怀转到伦理关怀 ,其跨越以安史之乱为契
目的:探究对心衰患者应用养心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其NT-proBNP含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着网上信息资源数量越来越丰富,网上信息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结构互异的特征,异构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网上异构信息系统的特征,总结了当前异构
本文针对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提出了以建设大学生课外学习能力指标为突破口,应时代要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现状以及建立大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在实训基地、教材、课程结构等方面创设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有效提升职业学校服务地方
他和她居住在美国乡下的一个小镇,他们的感情真好,在她38岁时,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8岁,活泼可爱,每天日落的时候,他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在庄园的林地捕鸟雀。  然而他却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