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教学宜采用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和课后巩固单三单一体的模式。在设计活动单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让文言文充分展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预习单;活动单;巩固单;魅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2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地位举足轻重。而每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率都很低。平时学生学习文言文总不如学其它文体起劲,缺乏热情。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不乏这样的场景:在老师竭力讲解时有学生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在齐声朗读时学生声音懒散、毫无激情;在老师宣布下课还没走出教室时好多学生竟是长吁一口气,赶紧趴在课桌上休息一会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们老师无法驾驭文言文教学课堂而让学生学得这么累还是文言文真的很难学?
  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况,有的学生说:“文言文离我们太遥远了,总是读不懂。”有的学生说:“我连读都读不流畅,更别说理解背诵了。”还有的学生说:“看到文言文,我就害怕,做课外文言文时,我总是看不完就匆匆答题。”原来我们的同学对文言文是那么地畏惧。而让我们的学生为了考试而痛苦地学习他们不喜欢的文章的现状让我忧虑不已。
  如何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且让这种兴趣一直延续下去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与同组老师讨论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思考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魅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想学文言文,可惜收效甚微。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这让我欣喜不已,文言文教学是否可以借助于这种模式获得新生呢?于是我进行了尝试。在教文言文时,我采用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和课后巩固单三单一体的模式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活动单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让文言文充分展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下面我以必修一的文言文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课堂预习单是活动单教学的基础。课堂预习单中作者及背景介绍的设计要尽可能的详细,因为要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作者感兴趣。比如在设计《赤壁赋》的课前预习单时,我就详细地介绍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括他的字、号、政治生涯、散文特点、诗歌特点,“三苏”、“欧苏”、“苏黄”、“苏辛”、“宋四大家”以及写作《赤壁赋》时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等内容,翔实的资料使学生对作者有了充分的了解。只有让学生走近作者,才能让学生在学生学习作品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些资料呈现在课前预习单上比起传统课堂教学中课上教师口头陈述,优势极为明显,不仅增加了资料的容量,而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课堂活动单是活动单教学的主体,设计好课堂活动单至关重要。教师要动脑筋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环节。比如在设计《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活动单时,我设计了朗读比赛,因为这篇课文生字比较多且情感丰富,我想通过朗读比赛来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我先让小组之内进行合作解决字音问题,然后通过朗读推选出代表,然后在全班进行比赛,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再比如设计《师说》的课堂活动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总结出三点原因: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③“能行古道”。在说根本原因时各小组说法不一。在这种情况下,我提示他们看预习单上的背景介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根本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后巩固单是活动单教学的保障。课后巩固单能够检验课前预习和课堂活动的效果。课后巩固单虽以练习为主,但我们教师也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喜欢做。比如在《劝学》的巩固单上,我加上了“古代劝学诗举例”,在《师说》的巩固单上加上了“韩愈名句举例”“古代名人求师故事”等内容,让学生的练习也精彩起来,学生十分愿意做这样的巩固单。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指引下,我做了诸多的探索,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在此过程中,我也经常在课间、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们普遍反映:“原本以为到了高中会学很高深的文言文,没想到还挺有意思的,我们喜欢老师做的活动单。”是啊,有了兴趣还有什么不能学好呢?学生们的热情就是我继续探索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动力。
  经过活动单导学模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我发现只有让文言文教学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观上真正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文言文的丰富营养。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魅力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言素养。备课时教师应该阅读各种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取其精华,在课前预习单上介绍给学生。上课时要做到对课文十分熟悉,能和学生一起背诵课文,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也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的优秀表现能让学生顿生仰慕之情,这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鼓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记”的误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兴趣可言,又怎能学好文言文呢?文言文知识点颇多,且需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在课前预习单上设计小组合作解决翻译问题,记录疑难问题的活动,在课堂活动单上设计小组合作展示整理文言知识点的活动,再加上课后巩固单的练习,还用担心学生不能掌握应有的知识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平时要与学生多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易排斥文言文,对文言文有畏惧心理,我们教师要多关心这样的同学,可以先介绍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给他们看,或是从成语故事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在小组之内结成帮扶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师的关爱会让学生学得更认真、更有信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能更多了解学生,从而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活动单。
其他文献
搞 要:好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本文总结了七种生物课堂导入方法。  关键词:生物 课堂 导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
摘 要:对油画作品的欣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通过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油画欣赏  中国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2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元素,也是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重视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阅读理解;词汇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4 -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发现问题)  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障碍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习语言是为了获取语言所承载的信息
摘 要:我们应本着继承与创新的精神,要敢于并善于吸收和借鉴传统的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不断地思考和整合。探究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堂改革;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语文素养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7 -02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呢?  一、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1.营造和谐、民主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教能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能推进教师的教,只有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互相促进和推动,而教学有无效益、高效还是低效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有无效益、高效还是低效。有效教学不仅表现在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上,教学评价过程也很重要,统一测验是对一段时间教学的评价,而每天的数学作业是对每一堂课最直接最快速的反馈,所以如何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是有些教师值得忽视的问题。因此,就
摘 要:如何利用范文,提升作文能力,本文从范文的作用与使用等方面予以了阐释。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  中国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 -01   如何在高考中写出准确、完整、地道、流畅、优美的高分作文,一直是绝大部考生的梦想,也是中学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合理运用范文,专题针对某一特定的体裁、题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是提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欣赏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美术课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但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似乎是收效甚微,综合许多原因,但其中重点的因素是由于美术教师没有去认真地上好美术欣赏课。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9 -01     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笔者有如
薄箱子
学完“振兴中华,勿忘国耻”这组课文后,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给同学们播放《虎门销烟》这部电影。观看完后,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脑海中浮现出: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竭,民不聊生。列强的大炮击毁腐朽的大门,侵略者破门而人。而堂堂大清帝国的军队却出现了咄咄怪事,士兵上前线时对敌作战的钢枪早已生锈,取而代之却是磨得锃亮的烟枪,在两军对峙时吞云吐雾地吸食鸦片。清政府的腐败,军队的无能,只好卑躬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轻视学生主体的的学习责任、学习方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从实践研究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了“老师推着学生走”的惯性,走进了“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最终培养了“勤”教师和懒学生,学生始终没有学会有效地自主学习,失去了终身学习能力。“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教师角色发生本质性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