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集中展现了小学生对听、说、读三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从小学阶段就加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低年级阶段的写话训练,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和能力,所以在中年级进行仿写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为高年级的作文写作奠定基础。那么,在小学中年级该如何具体实施仿写训练,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仿写范文要精选
范文一定要优秀
作为仿写的范文,一定要在写作上有自己精彩独到的地方。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选取有亮点、有特色的片段,要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也可以借鉴同学的优秀作品或教师的创作,更可以是名家名篇。
范文的选取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针对性地选取范文,要使学生明确仿写的目的。可以是全篇选取,也可以是片段选取;可以是写人的片段,也可以是写风景的片段,或者是对于某种修辞方法的仿写。
范文要形式多样
从体裁上看,范文的选取要兼顾多种体裁,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有多种尝试。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能精确地掌握各种文章体裁,但是可以尝试片段的仿写练习。从写作内容上看,可以兼顾多种创作内容,甚至同一篇作文题目可以选取多篇不同的范文,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借鉴经验。
仿写练习的过程要做到循序渐进
任何的学习过程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这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学生中年级的仿写训练中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而使仿写训练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从词句仿写入手
字斟句酌是对作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具体要求,也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词语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可以直接体现出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所以,在仿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阅读中出现的词语,在词性和词义上做好透彻讲解,尤其是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的点拨,并造出例句,然后让学生进行区分和仿造,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模仿的难度,从而更容易创作出好词好句。
从片段仿写过渡
在字斟句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模仿的基础和经验,同时加上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基础,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可以针对某些片段进行仿写了。因此,教师可以从教科书中节选出精彩文章的片段,先带领学生对选文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带领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模仿,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理成章
当句子和片段的模仿渐入佳境的时候,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那么,作文的仿写练习也就进入了最后的环节。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如何确立文章中心、如何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如何谋篇布局来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文章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也是可以模仿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必要的改编。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仿写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脱离教材、脱离教师、脱离参考资料来进行独立的作文创作。所以,仿写只是手段。通过仿写,教师虽然引导学生掌握了范文中语言特色和写作方法,但却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造,也就是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首先,教师要在思维模式上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要对范文中的思想内容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反映出自己的生活内容和情感思想。
其次,要对范文中的语言和句式进行创新,不能照抄照搬范文的语言模式,也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改变。对于在語言上具有创新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及时表扬,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表扬的力度,从而鼓励学生勇敢创新,进而促使学生摆脱范文的固有模式。当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在范文仿写的基础上做到创新的时候,就是仿写练习成功的时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仿写训练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有效践行。因此,教师要注重仿写方法的科学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中年级仿写训练的成功,也为他们在小学高年级的写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提高他们的整体写作水平。
仿写范文要精选
范文一定要优秀
作为仿写的范文,一定要在写作上有自己精彩独到的地方。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选取有亮点、有特色的片段,要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也可以借鉴同学的优秀作品或教师的创作,更可以是名家名篇。
范文的选取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针对性地选取范文,要使学生明确仿写的目的。可以是全篇选取,也可以是片段选取;可以是写人的片段,也可以是写风景的片段,或者是对于某种修辞方法的仿写。
范文要形式多样
从体裁上看,范文的选取要兼顾多种体裁,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有多种尝试。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能精确地掌握各种文章体裁,但是可以尝试片段的仿写练习。从写作内容上看,可以兼顾多种创作内容,甚至同一篇作文题目可以选取多篇不同的范文,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借鉴经验。
仿写练习的过程要做到循序渐进
任何的学习过程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这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学生中年级的仿写训练中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而使仿写训练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从词句仿写入手
字斟句酌是对作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具体要求,也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词语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可以直接体现出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所以,在仿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阅读中出现的词语,在词性和词义上做好透彻讲解,尤其是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的点拨,并造出例句,然后让学生进行区分和仿造,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模仿的难度,从而更容易创作出好词好句。
从片段仿写过渡
在字斟句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模仿的基础和经验,同时加上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基础,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可以针对某些片段进行仿写了。因此,教师可以从教科书中节选出精彩文章的片段,先带领学生对选文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带领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模仿,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理成章
当句子和片段的模仿渐入佳境的时候,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那么,作文的仿写练习也就进入了最后的环节。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如何确立文章中心、如何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如何谋篇布局来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文章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也是可以模仿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必要的改编。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仿写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脱离教材、脱离教师、脱离参考资料来进行独立的作文创作。所以,仿写只是手段。通过仿写,教师虽然引导学生掌握了范文中语言特色和写作方法,但却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造,也就是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首先,教师要在思维模式上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要对范文中的思想内容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反映出自己的生活内容和情感思想。
其次,要对范文中的语言和句式进行创新,不能照抄照搬范文的语言模式,也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改变。对于在語言上具有创新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及时表扬,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表扬的力度,从而鼓励学生勇敢创新,进而促使学生摆脱范文的固有模式。当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在范文仿写的基础上做到创新的时候,就是仿写练习成功的时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仿写训练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有效践行。因此,教师要注重仿写方法的科学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中年级仿写训练的成功,也为他们在小学高年级的写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提高他们的整体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