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传承与时代接力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主办,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开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台湾中正大学、韩国崇实大学等国内外100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近200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学术论文近160篇。
  27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马卫中主持;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河南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林先后致辞。关爱和对中国近代文学学会30年的发展作了回顾总结,充分肯定学会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壮大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王宏林回顾了近代文学学会的发展历程及该学会与文学院的深厚学缘,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学术积淀、学科建设与丰硕成果。会议共举办四场专题学术报告,分别由杜桂萍、左鹏军、赵利民、龚喜平主持,袁凯声、李开军、张剑、孙之梅评议,27位代表发言。分组学术讨论共计三组六场,118位学者发言。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
  一、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变研究。胡全章(河南大学)以梁启超、胡适为中心,通过对晚清与五四两代文学革命先驱从改良文言到改良白话历史过程的考察,梳理晚清文学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链接;认为晚清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变革、文体之变和语言范式的转型具有更为重要的本体性的意义。晚清言文杂糅的新文体和五四言文合一的白话文体,构成了中国文学和书面语现代化演进过程中先河后海的自洽性链接。吴微(安徽师范大学)以薛福成、黎庶昌、吴汝纶外交著述为例,探讨了传统古文义理更替所引发的晚清古文新变。“义理更替,章法巨变;有意立言,无意为文;意味深长又别具情趣”。桐城文章由此在晚清思想文化转换中发挥了举足輕重的作用,成为新学更替旧学的有效载体。付建舟(浙江师范大学)探讨了进化论脉络中近代中国的“食人”言说。近代中国的“食人”言说拥有丰富的中日“食人”言说资源,并在时代潮流中催生出了翻译小说《食人会》《食人国》和《食人人种的话》等。“这种言说体现了明治日本的强势话语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反衬出晚清中国的弱势话语和微弱的竞争意识”。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指出李兆洛通过理论阐释与选本批评,创作骈散合一的文章等活动实现了对骈文指向的重构,从而导致了清代骈文创作与理念的新变。杨波(河南大学)以《民报》《甲寅》为中心探讨了政论报刊与清末民初政论文体的嬗变演进。时局的催发、报刊媒体的助力、使文言政论趋于成熟,使近代散文趋新祛旧,终至变革的临界点。侯运华(河南大学)论述了科学小说和翻新小说“叙事结构的随意性、叙事空间的多维性”等特征,分析了“前理解”对其创作成就的影响和制约。王国伟(济南大学)从《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勾勒出了知识分子的仕宦态度、谋生手段与人格理念等方面的形象变迁。姜荣刚(许昌学院)以张树桐《卢梭魂》和章士钊《双枰记》为中心,对近代言情小说哀情叙事模式的嬗变及其成因作了一种历时性考察。
  二、近代报刊与近代文学研究。黄锦珠(台湾中正大学)以女作家陈小翠的生平与作品为例,说明报刊对于近代文学研究可能发挥的作用,指出运用报刊以发掘研究材料、考订作者生平、拓展研究视野等新途径。赵维国(上海师范大学)以民初《妇女杂志》中的创作型童话为中心,详细分析了民初童话创作在故事、结构、语言方面的小说化叙事方式。赵海霞(澳门科技大学)梳理了从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抗战时期澳门近代报刊与近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澳门近代文学总体以旧体诗词为主,近代报刊的创办和发展对澳门新文学的起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姚惠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大汉公报》《新民国报》为中心,探讨了报刊笔战对近代加拿大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文学文论研究。马卫中(苏州大学)考察了钱仲联30岁以前的诗歌创作,以探讨其学诗所走的路径、其诗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因此而对诗风所产生的影响。潘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了民国时期清遗民等群体对太庙的记忆与书写,指出这种记忆与书写“与其说是缅怀故国,不如说是对旧的生活秩序、生活方式的一曲挽歌”。孟庆澍(首都师范大学)以《甲寅》《新青年》为例,剖析了辛亥革命后知识界的“孔教”讨论,疏解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孙克强(南开大学)阐释了有关近现代词坛的“清词中兴”之争问题。他认为,关于“清词中兴”的认识主要分为,着眼于“中兴”的历史时期标志和意涵特征两大类。他将意涵特征概括为开拓新境界、尊体、理性色彩三个方面,并指出民国时期新旧两派对“清词中兴”认识的对立与各自对南宋词的认识直接相关。李德强(上海大学)梳理了五四前后报刊刊载的诗学批评,指出民国时期主流诗学批评试图融旧体诗学之长,为新诗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四、作家作品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张剑(北京大学)根据《佩韦室日记》概括高心夔“颎谅易怒、尚义勇为、读书高才”的自我形象塑造,结合《陶堂志微录》分析其雄厚的诗歌理想与“其雄偏于奇,其厚偏于深涩”的诗歌特色。林香伶(台湾东海大学)讨论了北京大学刊物新旧立场的越界等问题。曾光光(暨南大学)认为黎庶昌步入曾国藩幕府使其成为晚清桐城派的重要成员,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评析了其对桐城派古文的发展与创新。王达敏(中国社会科学院)透视了徐世昌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李晨(苏州大学)以浙诗中的相关书写为样本,分析了鸦片战争诗歌研究产生困境的原因。谢仁敏、刘慧(广西大学)考述了黄遵宪“创设图南社”“结缘南洋文人”“校评诗文”“笔砚不辍”“创新文学生成机制”等一系列文学活动。杜桂萍(北京师范大学)、任刚(北京师范大学)梳理相关方志、笔记以及别集等史料,还原了杨懋建一生行迹,并推究其创作《京尘杂录》等作品的原因。谢丽(河南大学)探讨了晚期常州词派推举梦窗、体认东坡的词学主张以及后期提出“颇取体格神致一路”的发展过程。李思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探讨了梁发《劝世良言》的文体问题,认为《劝世良言》是在中国传统善书文体的基础上,通过对圣经文本的汇编、翻译、解释等方式而形成的特殊文本,留下了文体嬗变和中西思想文化碰撞的印迹。郑哲(河南大学)从序文类型、传播方式与创作理念等层面探讨了梁启超序文的新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五、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孙之梅(山东大学)从“关于近代文学存在合理性、性质、特点的讨论”“近代文学的专题性研究”“近代文论研究综述”三个方面回顾了近40年中国近代文学概论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特别注意揭示其中所体现的观念与理论的变迁。左鹏军(华南师范大学)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历程划分为萌生期、成立期、新生期、沉沦期、复兴期、建设期六个阶段,回顾反思学术史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汪孔丰(安庆师范大学)回顾了近40年来近代散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评析了“近代散文的主流和特色”“近代桐城派研究”“白话文运动”等方面研究的新收获、新展拓、新特征。宫立(河北师范大学)论述了任访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中国新文学史讲稿》《中国现代文学论稿》三部现代文学史讲义。作者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的《中国新文学史讲稿》一书与其他两部讲义以及王瑶、丁易、刘绶松、张毕来的现代文学史以及王瑶、刘绶松执笔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等相对照,揭示出任访秋在“十七年”时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探索历程。
  六、中国近代文学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陈国安(苏州大学)对王謇海粟楼藏陈锐致郑大鹤10通论词书札与5首词作进行了笺释:先以图版、次为释文、复加笺语,并对此文献的存世与流传情况作了考察。曹辛华(上海大学)对民国时期五百余种清诗选本按“历代选本类”“断代选本类”“专题选本类”三个类别作了考述。李香月(山东大学)考述了国家图书馆藏程恩泽的《橡茧诗》《北湖酬唱诗略》《程侍郎遗集初编》《程侍郎遗集》《春海侍郎焦桐遗响》《程侍郎遗诗》《国策地名考》《芸芬纪游草》八种著述,考辨不同版本的联系与区别,弥补了对程恩泽文献研究之不足。
  七、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周兴陆(复旦大学)认为近现代时期自西方而来的“literature”被译为“文学”,二者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一个对接榫合历程。详细探讨了“从骈体正宗论到纯文学观”“审美超功利与‘情的文学’”“从“三分法”到“四分法”“文以载道的破与立”等方面所展现的对接过程,并对此加以省思。吴泽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梳理了美学课程在清末民初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出现及沿革过程,指出美学课的设置提高了美学的地位,刺激了美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有力推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陆胤(北京大学)以“知识网络”来描述章太炎《文学说例》徘徊于东西学理之间的状态,考索了其“文学复古”徽帜下所掩盖的外来资源,并阐明章太炎文学论涵纳外来资源的基本方式。吴淳邦(韩国崇实大学)对《日本维新三十年史》的中、韩译介过程与版本进行比较,探究两国不同的译介背景及译者翻译意图,揭示两国不同译本产生的文学史意义。其中,中译本对梁启超小说界革命有着重要影响,韩译本体现了韩国开化期知识分子的翻译倾向。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清末民初报刊所载的37位西方女小说家的60篇传记及其他相关单行本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西方女小说家从晚清到民初的形象变迁及其对中国女性言说与实践的影响。左玉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报刊、译者、出版人、社会文化等角度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代翻译侦探小说的发生过程及其成因。
  28日上午,闭幕式由关爱和主持。中国社科院杨天石教授作学术发言,他指出时代变换对文学史写作和选本编撰带来的导向性及局限性等影响,分析了选本在文学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还向与会专家学者提出重编《中国近代诗选》的构想与期望。副会长王达敏作学术总结,他概括了本届年会上呈现的转型研究范式、女性文学研究、跨越五四阶段、走向文学之外、走出大陆之外、学术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对代表性论文进行简要点评。马卫中致闭幕词,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学术讨论以外所采取的新举措以及由此开创的新局面。名誉会长郭延礼、黄霖两先生也莅临此会。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已经30周年,学会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80-2017)”,分《概论文论卷》(孙之梅主编)、《诗词卷》(马卫中主编)、《小说卷》(关爱和主编)、《散文卷》(汪孔丰主编)、《戏曲和说唱文学卷》(左鹏军主编)五册,对近40年来的近代文学研究进行了检阅和总结。开幕式后,颁发了首届“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学术奖”。该奖项主要奖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优秀论著(文)和文献整理著作。胡全章《近代报刊与诗界革命的渊源流变》(专著)、袁志成《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论文)荣获一等奖;孙银霞、张桂丽、陆胤、何宏玲的论著(文)荣获二等奖;马勤勤、周兴陆、李开军、朱秀梅、曾秀芳、李德强的论著(文)荣获三等奖。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共计49名。在28日下午召开的中國近代文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上,关爱和当选会长,马卫中、孙之梅、王达敏、杜桂萍、左鹏军、周兴陆当选副会长,王达敏当选秘书长,陈国安、耿传明、龚喜平、胡全章、李开军、彭玉平、孙克强、魏中林、吴微、袁凯声、赵利民等18人当选常务理事。
其他文献
摘 要:汉代思想界儒而圣贤、道而神仙,佛教亦传入和发展起来。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两汉人的时间意识显著地表现在对生死两极的关切上——一方面他们关注人的此世存在,另一方面更将这种体悟展延至人的死后世界。后者对“彼世性”的关切在汉乐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出为以下三点:一是以“魂魄二分”思想作为哲学基础;二是“生者无不死,死者不复生”的理性生死观;三是以“泰山”“梁甫”“黄泉”“蒿里”作为人的自然生命终结之
摘 要:废名文学中的“写实”,迥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一个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初,意义不断衍变,并在40年代作为反八股的旗帜被推上前台大书特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写实”在文章、思想、文明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分析了废名文学从“说梦”到“写实”的演变过程与动因;其次,分析了“写实”的“实”通过对以周作人为媒介的儒家的习得而获得“人情物理”的内涵,并在抗战国难之中进一步发展为反八股的作
前几天,沉寂数日的微信学术群又突然一阵热闹,几位友人“闪谈”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遗憾的是,由于中美两地远隔大洋,昼夜时差大,也有友人未能跟进参与。不过在此群中,虽常态为群起而争,但有时也出现四五霸叫阵,三足鼎立,或一一单挑,甚或自说自话的“讨论”。此次小对谈虽简短,意见还未达成熟完整,仅为临时起意的切磋,但颇有启迪。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遵循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古训。宋代叶适诗云:“点化谢琱刻,涵濡
摘 要:审美无利害命题是百年文艺学范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线索。以此为基点,反思文艺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文艺学经历了文学审美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文学意识形态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综合论的范式转型,其主流趋势是审美社会价值主义。这有利于文藝学研究者把握文艺学发展历程、总结文艺学得失、构建文艺学的中国形态,有利于促进文艺学学科的完善与文艺学研究的繁荣。  关键词:审美无利害;文艺学;范式;转型  一
摘 要:晚清西学东渐带来的异质语言接触,引起汉语的欧化。在“五四”之前,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出版、教育等活动,已经对汉语的面貌产生影响。来华西人所用的白话,是一种不用典、接近口语、掺杂浅近文言,又有外来语法的特殊语体,在翻译文本和汉语教材中都有具体体现。由近代中西语言接触,可以细致探讨欧化语法带来的晚清语言革新,进而深化对新文学语言的研究。同时,利用西人文献时,还应注意区分欧化语法、“洋泾浜”式语病
摘 要:齐鲁书社出版的《王士禛全集》,是目前所见收录王士禛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但因其人交游广泛,题赠诗文很多,故仍有部分作品遗落于外。今从其河南籍友人梁熙诗文集后附卷中辑得集外诗文若干,并对其中涉及的人物和事迹加以相应的说明和考证,为研究王士禛的生平、交游、诗学思想提供新的资料佐证。同时,有关王士禛与清初河南诗人的若干交游情况,亦在文中稍加探讨,约略见出其早年学诗之渊源。  关键词:王士禛;集外诗
导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观念是伴随着社会思潮逐渐演进的,其中经历了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伴生的文学崛起和诗歌热潮,遭受市场经济冲击后的文学激情退却与诗歌边缘化,而后再到21世纪初的传统媒介与移动互联网交互的融媒介时代的文学发展成熟和诗歌多中心共存,这其中的文学观念演变如何?其当下实践又如何?都有着太多值得回顾和深思的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暨云山凤鸣诗歌公众号特别邀请
摘 要:1986至1994年间,张中行相继推出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与《负暄三话》三部文集,世称“负暄丛话”。“丛话”的出版,不仅引领了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怀旧散文”的风尚,而且因应了文坛、学界与大众传媒重新关注民国时期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的时代潮流。以往对于“丛话”的研究,大都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加以考察。而本文则致力于通过呈现其文类选择与书写策略背后的立意与用心,揭橥其内在的思
我和吴福辉老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共事23年,那时崇尚平等,我们都称呼他“老吴”。十年前我就拜读过这部大作,扑面而来的竟是他率领我们搞作家布展的气息。最近,我又重读了《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这本书,仍然恍如进入了一个宏大文学场域的展览馆,而此时,我在人大任教已有13年了。这下我明白了,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插图本文学史》)的创新,一定要从此探究入手。  一  文学史的写作
支部简介    民进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支部成立于1989年,现有会员16人。2002年,曾被民进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经过几代民进会员的不懈努力,支部在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连续多年被民进吉林省委会、民进长春市委会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作为由一线小学教师组成的民进基层组织,多年来,民进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支部一直将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作为支部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