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最好的底片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初,我还在读初中,从父亲手上借了一台“华山”135胶片相机,机器很小、纯手动的。然后自己攒零花钱、买黑白胶卷,一张一张小心翼翼地拍,拍出来后,只是冲出来,然后再用放大镜仔细看,觉得可以晒的,再拿出去晒。那就是我摄影的起点。
  再后来,从上大学、到刚开始工作那几年,间断的一个人背包在国内游玩,并手持从父亲那里借来的相机,开始在户外运动中用镜头记录每一个小小的瞬间。
  1997年,我挎着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尼康FM10和两支镜头花了2个月的时间走了青海、西藏、云南。回顾彼时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走上雪域高原,并像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布达拉宫。然而,那一次我并没有游览这座藏传佛教最崇高的宫殿,而是刚进门,就被一家老百姓拉去喝酒,原因是主人家的女孩考上了大学。我们彼此是陌生的,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我们又是熟悉的——我们过着同样的平凡生活、感受同样的欢喜悲伤。
  那次之后,我又去过十几次西藏,西藏对于我,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个被大众定义了的“神秘、遥远、位于天边的异度空间”。在我的心里,西藏没有浪漫幻觉,也不是地狱或天堂。普兰的一碗白青稞、改则的一块风干肉、定日的一次热水澡、安多的一杯酥油茶、墨脱的一口鸡谷酒、帕羊的一阵风与沙、拉萨的一回踏实觉……在这些细节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之间各有不同而又平常的生活。
  我真正与登山结缘还要追溯到1997年和王石去珠峰大本营山峰考察,为了科学和安性考虑,我们主动与中国登协联系、并开办了国内第一期面向山友的冬季登山技术培训班。对于我的登山经历,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海拔攀登本身,是一个“找苦吃”的运动,有时一天走下来,仿佛跑了好几个马拉松一样——完成第一个,你以为OK了,结果后面还有N个等着你。那是一种多层梦境递进的感觉,每一个梦的主题都是“累到极限”了。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下,边攀登、边拍摄,不仅增加了负重,更增加了体能的消耗。然而,在那种人迹罕至的冰冷高处,有着绝世的美景,还有着转瞬即逝的人物动作画面。所以再难再累,随身的相机和镜头,总是我的必备装备。
  2000年到2003年期间,我登了几座雪山,并更换了尼康F65。那几次上山,带的都是中低端的单反胶片相机,不为别的,只为了及时抓住珍贵的一瞬间。那个时代,我经常跟队友说:“不要节省胶片,跟我们这趟独特的经历相比,这点成本再高、也不算什么。”
  2003年4、5月,我参加中国珠峰登山队,在珠峰上上下下待了50多天。那是我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在高海拔拍摄,那是国内第一次山友组队登世界最高峰,也是国内第一次大型商业登山。50多天的过程,发生了许多曲折、复杂的故事,容量大的数码相机让我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新闻记录镜头。
  03年4月初,第一次通过珠峰冰塔林上前进营地,我挎着一台胶片、一台数码,在冰蹟石形成的鼓起地带不断左右穿跨、寻找好的拍摄冰川的角度,拍完之后,必须立刻跟上大部队。这么来回折腾,两天下来,我只有一个感受:“拍冰川,都拍得快吐了。”
  之后七、八年,我先后完成了单人欧洲最高峰攀登、珠峰攀冰、透明梦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侦查、南美最高峰攀登等几次高海拔登山活动。
  这么多年下来,每一次登山回来,我总是可以留下许多珍贵的画面,但大多数情况下,队友之中,个人照片最少的也是我——因为主要是我在拍别人。
  所以一路走来,竟然发现画面里有自己的登山照非常少。不过,我并不因此有态度遗憾。因为,“经历了,就是收获。”那些值得记忆的人物、故事和画面,都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这些比物化的照片,更让我收获了人生的丰富和内心的充盈。
其他文献
嘎乌,也有噶屋、嘎屋之写。藏人佩戴嘎乌的历史,当从公元五世纪吐蕃占据中亚信仰佛教开始,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嘎乌的款式一直在随着时代而改变,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决定了嘎乌的制作工艺与材质,从最初的质朴到后来的华贵,从草原的古拙到宫廷的细腻。嘎乌的样子,也随时光幻变,只有承载于其中的精神价值永远都没有变。  我有过很多漂亮的西藏老嘎乌,也打开看过嘎乌内的秘密,老嘎乌里有经书,擦擦,甘露丸(一种药物与香料
天上升起弃山星 清净微寒好沐浴  强烈阳光晒水热 皎洁月光射水寒  待到弃山星升起 清净微寒好沐浴  ——西藏民歌  西藏的天然药浴,拉萨沐浴节  沐浴节,诚如其名,是高原人民集体沐浴的节日。  在拉萨众多的节日之中,沐浴节绝对称得上是美妙而壮观的。据藏民间传说,沐浴节洗浴可以洗去疾病,男人强身健体,女人活血化瘀,同时也能带来来年的吉祥和好运。所以,每年沐浴节来临之际,男女老少不约而同走进就近的天
在广袤的西北夜空中,有无数的星星闪烁不停。与这些星星遥遥相对的,是苍茫的戈壁滩。在这戈壁滩,有一座名为格尔木的小城,潜伏在山脉的褶皱里。那片大地既朴素生动,又躁动安宁;既有生命的庄严肃穆,又有生活的斑斓绚丽;那里体现的,既是大自然造化的博大浩繁,又是人类创造力的无穷无尽。  格尔木很年轻,仔细算来,只有68岁。它的起点,是跟一把铁锹有关。1953年,慕生忠将军带着部下前来开拓修建青藏公路,那时的格
十一世班禅大师(宋家丽 / 图)  十一世班禅大师是嘉黎县一位牧民的儿子,在我仅有的几次跟随他在藏区调研和举行活动的过程中,我经常深深地被大师对家乡浓厚的情感所感动。面对普通百姓,大师没有一丝的矜持和自傲,而是满怀慈悲和关怀。  2016年7月29日到8月9日的12天里,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那曲,班禅不顾旅途疲劳和高原缺氧,先后赴藏北地区孝登寺、嘉黎县拉日寺和阿扎寺礼佛,并为信众摸顶赐福,还
珠峰的路  前往珠峰景区,可以从拉萨西郊客运站乘车到达定日,车沿着中尼公路行驶,经过日喀则,到达定日新县城,路程总计670公里。然后换乘当地人经营的小商务车,经过帕卓沿着简易公路南下,也即驴友所说的搓板路,行程110公里到达珠峰北麓,海拔5141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绒布寺分上绒布寺和下绒布寺,最先到达的是下绒布寺,此时已经可以看见珠峰全貌。  驱车继续前行大约5公里到达一个开阔地带,即旅游
17岁的少年格扎,生活在香格里拉腹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且十分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长年帮村民锁们放马,格扎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因此大家又叫他“野马”,并几乎忘了他的真名。  格扎的妹妹因心脏手术,急需一万元,可对家境贫寒的格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几乎绝望的阿妈和日渐虚弱的小妹,野马发誓一定要从死神手中把小妹夺回来……省城举办宣传奥运精神的长跑比赛,第一名将获得奖金一万元。野马当即决定,从香格
做廚师没有捷径,尤其是藏菜这一菜系。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藏菜厨师,全靠手上的功夫和眼里的细节,只有多学、多练、多琢磨。  在拉巴次仁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拉萨现代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下称拉萨职校)已经接连举办了好几场大师进校园活动,最近在这个教室上课的是中式面点师培训班。  之前学员们已经掌握了最基础的刀工和颠锅,和面、搓条、下剂子、擀皮也学得差不多了,包子、饺子、烧麦、花卷对于他们,可以说已经信手
伊尔-78M-90A原型机  2017年11月29日,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伊尔-78M-90A空中加油机首架原型机从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之星-SP”,飞机制造厂下线。2018年1月25日,编号为0201的该原型机在“航空之星-SP”飞机制造厂下属的机场首飞成功。伊尔-78M-90A空中加油机是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空中加油改型。作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内独立生产的首架空中加油机,伊尔-78M-
拉丁学名:Garrulax affinis。  形态特征:黄腹柳莺是较为常见的小型鸟类(体长88-106mm),无中央冠纹和侧冠纹,亦无翅上翼斑。上体暗橄榄褐色;翅和尾羽褐色,羽缘染以橄榄黄;眉纹宽阔,自鼻孔延伸到颈后,呈黄色;贯眼纹暗褐色。脸颊和下体深鲜黄色;颈侧、两胁、腹染以橄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浅橄榄黄色。两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暗角褐色,下嘴浅黄角色;跗蹠和趾淡黄褐色,或浅绿褐色到黑色
2015年10月4日,中新社发文称,中国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在澜沧江上游重要支流扎曲干流上发现了300余平方公里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并称这一区域为“青藏高原发育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此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位于杂多县昂赛乡境内,它或由近水平巨厚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等原因形成的。这处“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陡崖等千姿百态的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