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教材课堂教学实效解析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式太极拳首次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其推广的价值与学生习练的现状值得仔细研习与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也是摆在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国家标准段位教材三段单练套路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提出了四大课堂高效途径,望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三段;分析;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45-02
  一、教材分析
  1.陈氏太极拳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考察
  陈氏太极拳作为拳术的一种,因其博大精深早已为世人争相习练和研究,但将其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这在课程标准改革之前尚无先河。即便当下秉承课程标准的灵活之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创编的校本课程也很少有其身影。个别学校和地区自行推广的,也多以简化二十四式或四十二式太极拳为蓝本,而这两套的风格特点也基本上是根源于杨氏太极拳,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2013年4月,面向学校为主体的全国段位制考评员、中小学系列武术操教练员资格认定首次在徐州试行。其后,便出现了在中小学推广陈氏太极拳之国家标准段位套路的政策性文件(徐州地区),且下发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陈式太极拳》一书。
  2.陈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除了具备太极拳的沉肩垂肘、虚领顶劲、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外,还有其独到的风格,例如,开胯屈膝、裆口呈圆、大开大合、快慢相间、缠丝弹抖等特点。当然这主要是以国家体育总局早年推广的健身性太极拳为参照体,而作为受训于师范高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以习练健身性太极拳为主,所以在此只作粗浅的辨别。笔者在习练陈氏太极拳三段单练套路的过程中发现,该拳种在步型上弓、马步转换方面比较多,偏马步较多;在手型上踩(采)、按较多;步法与手法变换上稍显繁杂(相对于学生);技法上更讲究攻防,缠、抖发力较多。因此,本次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会长康戈武主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旺先生执行主编的陈氏太极拳教材在习练负荷上强度更大,适宜不同学段的学生习练不同段位套路的体质需要,加重的攻防技法更得学生喜好。
  3.陈氏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
  太极拳的功能与价值颇丰,本文仅根据对学生体质发展的需要及育人价值作简要阐述。①陈氏太极拳三段,上下肢繁杂的协同动作能够较好地促进协调性的发展。没有较好的协调性,动作就不会顺达和流畅,而太极拳舒缓的动作恰恰有利于学生静静地思辨和比画。②陈式太极拳三段,讲究身型端正,脊柱正直,长期习练可以促进形体的周正。③该段位的套路中,弓、马步较多,步幅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能够很好地改善当前绝大多数学生柔韧性较差的体质。④处于现行教育观念变革中的我国学生,学习任务依然偏重、思想压力较大,而太极拳吐纳匀长,包容寰宇的大开大合,舒缓的节奏,平和的习练心境,悠远的音乐,可以给学生带去心灵上的净化,情感上的陶冶。
  二、学情分析
  1.学习的热情
  很多学生出于对太极拳的仰慕,开始接触时新鲜感较浓,然而随着进一步的学习,热情骤减,甚至慢慢感到厌烦。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偶然,首先,好多老师只是按照套路动作的先后,流水式的平铺直叙地传授,这种教法是最传统、最保守的做法,显得呆板,极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其次,健身性太极拳本身的绵长、幽静特点不符合学生青春、活力的年龄特征。再次,太极拳繁杂的肢体动作容易让学生云里雾去。但这些并不是推卸责任和放弃太极拳教授的理由,关键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法出了问题。
  2.对陈式太极拳的认识
  太极拳作为体育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推广,目前仅是刚刚起步,极少数学生学习过也多以杨氏太极拳的运动特征为主。而现行推广的陈式太极拳段位制单练套路又是按水平对接,即水平一至水平三可习练一段套路,水平四习练二段套路,水平五习练三段套路,且刚刚进入校园,因此,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基本没有陈氏太极拳的习练经历。也就是说高中学段的习练水平与小学学段的习练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准,只不过高中学段的学生在认知上,会因为接触影视或者晨练者的时间长一点而对太极拳的认知更多一些,但仅是局限于朦胧地感知有这样一个样式的拳种。
  三、实现高效课堂的四大途径
  1.基本动作、拳术风格的认识与强化
  陈氏太极拳在运动风格与手型、步型、身型、步法上有其独到的特征,在进行成套动作学练前,需要单独用两节课让学生认识和体会。若按照传统的教法,即依据套路的顺序学下去,教师必须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整理和纠正这些基本动作,因为基本动作的不规范与风格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太极拳的韵味。而经常性的停下来,不仅影响教学的流畅性,且临时性的纠正因不可专注性并不能让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基本要领,更会因经常性的暂停让学生感到学有难度,久而久之便兴趣尽失。
  运动风格应以讲解法结合示范法为主,重点介绍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快慢相间的方法要领。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可选取两臂平举、单鞭、提膝高捋、野马分鬃等动作作为体验对象(图1),要特别强调垂肘,切忌学生将两臂过分用力伸直,快慢相间可选取上步大捋动作作为体验对象(图2)。
  手型分拳、掌、勾,其中,掌要注意拇指与小指指根相合,呈瓦状,否则,学生会做成长拳的掌型。步型重点强调开裆圆合,弓马步步幅偏大。身型,强调髋关节以上要时刻保持挺拔立身,切忌步幅过小上体倾斜。步法,讲究转体时中轴脚(篮球动作术语),以脚后跟为轴预先外展,移动中速度较快,多以脚后跟擦步移动,有别于杨氏的迈步如猫行。
  2.技击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一般来说学生都比较追求显而易见的实用性,而陈式太极拳恰恰招招式式都蕴含技击原理。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介绍一下技击原理,将会较大地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一旦学生明白了某个动作的技击原理,还能促进动作的规范性和保持深刻的记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分阶段地介绍了几个动作技术的技击原理。如,①抱拳礼:据康戈武会长介绍,抱拳礼,除了具有一定的礼仪之意外,同时具备防守和攻击的作用。即当对方攻击腰部以上部位时,可以抱拳礼动作护住中门,双臂既起到格挡的作用,进,又可以攻击。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让一名学生消极出击,另一名学生以抱拳礼的动作格挡并消极攻击对方的胸、面部。②陈氏太极拳中採、按、捋、掤等动作的用力形式及技击原理需要向学生说明。如:“后招”动作中的退步右採动作,即领着来力向右避让,目的是化解力量,使其落空;“卷汯(肱)势”动作中的撤步採按动作,即在撤步的同时左手採右手按,目的是在化解力量的同时用“按”的动作迫使对方失去重心;“转身高捋”动作中的转身外掤动作,右手的“掤”动作就相当于反手挡或推(图3)。“捋”的动作见图2最后一式,它的技击原理就是左手托住来者大臂,右手採住来者手腕向下借来者力量下拉,若对方向回撤力,侧可上步运用“野马分鬃”式挒靠,体现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当然学生明白了这些动作的技法后,教师还应该设计出消极的进攻和防守动作,让学生亲身体会实际效果。③体会弹抖力,在教抹眉汯动作时,很多学生难以作出内力的发力形式,此时,教师可以以掌黏住学生的后背后发力,帮助学生利用本体感觉体会发力的弹抖形式。为了节约时间和让学生体会,教师可让一、三、五排的学生感受老师的发力,然后二、四、六排的学生与一、三、五排的学生对应相互感受。
  3.合理分段、示范方法的划分与选择
  陈氏太极拳三段单练套路因其方位不断变化,因而,学练起来很多时候学生在教师方位固定的情况下不便观察动作。倘若对套路进行合理地分段,即将在同一个方位的整段套路化为一个教授环节,将能有效缩小视觉盲区。笔者依据教学实践,将陈氏太极拳三段单练套路20式划分为9个环节,依次为:①抱拳礼、金刚起势、双捋势、上步合掌。②左单鞭、上步大捋、右单鞭。③卷汯势、十字绞龙。④退步跨虎、后招。⑤抹眉汯、懒扎衣(左转合臂)。⑥懒扎衣(撤步开掌、向左掤按)、转身高捋、野马分鬃、抱头推山、野马分鬃(上步合掌)。⑦野马分鬃(上步挤靠)、十字手。⑧转身摆莲。⑨后招、到碓收势、抱拳礼。括弧内为该式的分节小式。教师示范的最佳方位应该是在平行站位队伍的中间,学生的队形可变常规的四排为六排。教师在示范时,正反反复引领,面对学生时,学生可以模仿身前手部动作,背向时,学生可以模仿腿部动作及部分手部动作(4)。
  4.骨干学生的培养与引领
  教师只是教学的引领者,学生能不能掌握以及掌握的速度如何?仅仅靠老师难以事半功倍,特别是在多个环节教授完毕,学生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的阶段,如果只靠老师不断跑位带领,效果势必低下。因此,必须培养骨干学生,至少每个班级要挑选出两名悟性较好的学生进行精学。学生的选取可由体育委员在课上从旁观察,报由老师确定,一者,体育委员是体育老师的得力帮手,二者体育委员对本班学生的能力、品性更加了解。选出的学生每节课可以优先站在老师身边就近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建议骨干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强自身练习,请教老师,观看视频和熟记动作名称,视频和动作名称单子还需老师提供。骨干学生不仅仅要在课堂上站在队伍一前一后领做,更是课余时间其他同学请教的“专家”。学生骨干培养好了,课堂教学将有序、轻松和高效。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陈小旺先生的视频教程截图。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陈式太极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221200)
其他文献
独脚黑雁  面朝着安大略,那一湖  辽阔的蓝,理羽毛,摆姿态  它像缺心眼一样  缺少孤单感,还偏要向人间宣告——  我就是要遗世独立  肢体不全的独行者,却有着  非同凡响的平衡术与  世界观。它乐天知命,不媚俗  不低于尘埃,活就  活出自己来  飞在空中,独腿藏而不露,若孤剑  入鞘,寒气萧萧  落下来了,就用一只脚  实实在在踏住大地  仿佛是一炬黑色的火焰  又仿佛是昂昂喊出了,一声  
《花牛歌》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小诗,被选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是一篇选读课文。细读与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本诗的解读,发现有几处值得商榷。  《花牛歌》一诗采用的是歌谣体,一共四小节,每小节两句,分别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和“做梦”。诗人朱湘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中评价道“平民风格的诗在下层民众生活中取材,用土白文体写成是饶有趣味的”,还认为其诗音
母亲是过继到大爹家的第四个孩子。每次提及过继的往事,母亲总是黯然神伤。  外公有个哥哥,我们称呼大爹。大爹娶了许奶奶后,一直没有生育,家里笼罩着悲戚戚的气氛。外公就安慰大爹说:“长兄为大,我有了儿子,马上过继给你。”  外公婚后很快就得了儿子,外婆正幸福地坐月子,外公就和外婆商量过继的事,外婆哪里舍得骨肉分离啊!她泪眼婆娑,默不作声。外公婚后头一次发了脾气:“嫁到金鸡湾,就得遵守金鸡湾的规矩,大的
春萍刚到南桥做买卖时,人们只知道她是雪田来的乡下姑娘。也许,在他们看来,她是位干净的乡下姑娘,穿一身素,鞋面掸得雪白,袖肘没有丝毫褶子。站在石板街上,呆呆地望着棚顶的灰铁皮。她说话谨慎,对新环境保持着距离。除了这些小心翼翼之外,她还有着新婚期未脱的羞涩,是那种身心还像草木一样生长着,生活却将她推到人世跟前。  香料铺开张时,人们看到那个叫麦安的人,他骑一辆旧摩托,身上还套着板厂的蓝制服。他见人就散
一个地区,往往有其地标性建筑。想起某座城市,首先浮现于脑海中的就是地标,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文化地标不是一种城市摆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和识别这座城市,文化地标其实是城市的“文化名称”,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同时,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件将城市文化精神艺术化了的精神雕塑。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让南京拥有了深厚的底蕴,新时代又赋予这座城市勃勃生机。
8月10日,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法院对10岁女孩小淇被杀案进行民事诉讼宣判,法院判处被告公开赔礼道歉,并进行128万余元民事赔偿。2019年10月20日,14岁男孩蔡某某将小淇骗至家中,欲与其发生性关系,遭拒绝后,蔡某某将其杀害,抛尸灌木丛。2019年10月24日,大连市公安局发布《收容教养决定书》,认定蔡某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因蔡某某未满14岁,决定对蔡某某收容教养三年。乐安案嫌疑人曾春亮被逮
一  2003年农历七月三十,世界上我最最敬爱的人——我慈爱的母亲去世了,享年75岁。  想起她比黄连还苦的一生,我心如刀绞,泪如泉涌:“我苦命的母亲啊!”  二  母亲只字不识,9岁时,她作为童养媳,带着恐惧和迷茫,怯怯地走进了我们家。父亲当时只有13岁,独根独苗,既无伯伯叔叔,又无三亲六故,最痛苦的是父亲一出生就没有见到自己的生父,我奶奶将父亲养到两岁时也郁郁而死,父亲是由后老奶奶带大的,家里
我   我是个出租车司机,喜欢跑夜车。   车是我的,白天雇一司机,晚上我吃完饭了接班,跑到几点算几点。不想跑了,路边一停,看看月亮吹吹风,然后回家睡觉。   以前我不这样。刚出来那几年,白天不想见人,又没了工作,跟别人拼一个车开夜车,玩了命地跑,啥人都拉,哪儿都去,死活憋了一口气,除了钱,跟谁都不亲,除了刘秀丽,谁都信不过。   潘大年出事的那个晚上,我正在陪闺女写作业。他给我打电话,一
當地时间2019年8月27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闭幕。在此次大赛中,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共获得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和17个优胜奖,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在我国很多地方非常突出,有志于学技术当工人的人口基数偏小,技能人才金字塔的“塔基”不够大。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7.76亿人次,其中
一  宋宝琦在睡梦中被短信的振铃惊醒,他把手机举到老婆面前让她念。这是常态,一来他不用找眼镜,另外,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他“现阶段”外面“清爽”,乐于顺水推舟自证清白。  老婆念:“僧人”要出事!  他惊得坐起身,拿过手机看了一眼,不由自主“啊”了声,一夜没睡。  上午,市府召开文教口领导干部碰头会,作为市府大管家的副秘书长宋宝琦,马虎不得,诸事亲力亲为。直等到分管文教口的钱副市长开始讲话,他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