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风暴下的“窗口艺术”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_w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与节奏。在这个城市里,四处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平时的街头巷尾,也总是热闹非凡。
  然而2020年,一场横扫全球的新冠病毒打破了这个城市的美好旋律。
  疫情期间,维也纳曾几度封城,人们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生活,闭门不出,这给很多的行业都带来了冲击。对于摄影行业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疫情造成的恐慌,导致大量的订单延期或流失。作为职业摄影师的维恩·弗洛兰,已无法靠她的专业来维持生计。
  无奈之下,维恩只好通过送快递来维持收入。一日,她送完快递返程时,透过不远处的玻璃窗,忽然瞥见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正在屋内翩翩起舞。在她踮起脚尖,扭头旋转的一刹那,恰似一只美丽的天鹅在空中飞旋……维恩立刻走上前去,拿出了平日里随身携带的相机,隔着玻璃窗“咔嚓”一下,捕捉到了那个灵动的瞬间。而她的激情和灵感也在那一瞬间迸发开来,于是,她想到了以后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继续捕捉到更多的唯美瞬间。所以后来,她隔着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窗,又拍摄了很多作品。
  但由于这种拍摄方式有很大的隨机性,拍摄出的作品很多时候都不理想。同时因为隔离,也很难与对方进行细致的沟通,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索后,维恩拟出了一套详细的拍摄方案,并开始着手实施。首先,她在网上发布了一道招募令:征集愿作为肖像照片模特的家庭。并通过前来应征的人群收集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当前的疫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疫情结束后人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最后,维恩从这些应征者中挑选出了23个最具代表性的家庭,正式开始了她的“窗口摄影”之旅。
  每次拍摄时,为了保持与拍摄对象的社交距离,她都是站在街道上,隔着窗口拍摄的。所拍摄的内容,涵盖了独居人士的肖像特写,夫妻之间的甜美写真,还有一家多口的温馨画面。拍摄的对象包罗了各种身份、各类职业的人群,他们都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镜头里。在拍摄结束后,他们还以文字的形式分享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悟,并表达了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和对未来的愿望与期许。
  在“窗口摄影”之旅圆满完成后,维恩在网上举办了在线摄影展,并将部分精彩的作品制作成了巨幅广告画,展示在居民楼的外墙上。
  不久后,维恩的“窗口摄影”系列作品在维也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很多的艺术家都纷纷效仿,透过玻璃窗来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维也纳迅速掀起了一场“新冠艺术”的热潮。
  有时候,当风暴来临时,我们与其惊慌失措、等待彷徨,不如大胆去寻找风暴下的新契机,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这样才能冲破局限,迎来新的希望。
  (编辑
其他文献
黑暗、凄凉的日子来了。……  你自己的病,你亲近的人们的病痛,老年的凄凉和悲哀……你所爱过的一切,你曾经为着它们完全牺牲了你自己,那一切都完了,毁了。有的是一条下坡路。  你现在能够做什么呢?悲叹?怨恨?你那样做对你自己对别人都不会有好处……  在那棵弯腰的、凋零的树上,叶子更小、更稀了,可是树叶的绿色并没有消退。  那么你也自敛吧,你也与世隔绝,回到你的回忆里,在那儿深深地,在内向的灵魂的深处,
小时候,住在一栋砖木结构的老屋里。老屋同时还居住着堂叔和太奶奶两家人,整日吵吵嚷嚷的:孩子的尖叫,大人的训斥和老人的咳嗽,还有徘徊在大门口鸡群的咯咯声。屋内没有天井,光线暗淡。我们房间在东边,只有一扇砖砌的窗户,窗户正对着邻家的西墙。清早的晨光从墙上反射到屋子里,桐油般抹在床柱和旧桌上。到了傍晚,夕阳下山照在墙上,从窗户弹入房间,多少能驱散一些老房里的发霉气息。  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老房子榫
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个年头了,儿时故乡的草垛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有时候梦里又回到了儿童时代,演绎出与草垛有关的许多故事,醒后却又感到怅然若失……  草垛,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打麦场 、打谷场的四周,还有房前屋后,高高低低,星罗棋布地排列着,给了村民们精神上的一种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它们恪尽职守,日日夜夜守护着村庄,运转着属于村庄的四季轮回。  草垛有好多种,打完麦子
西洋老家具是上世纪初上海流金岁月的遗物,今天的文化人和实业家希望通过这个载体,将怀旧的情绪凝固在自己的家居空间中。    红木蛋型凳卖五元一只    作为一个典型的老克勒,陆康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靠润笔生活的书法篆刻家,没有固定收入,却因为“回家作业”很多,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陆康的寓所客厅里放置着几十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式家具,靠窗是一对专供客人小坐的硬靠背围栏式皮面沙发椅,对面是一对布面软包扶
“沈浩,你为何又不做作业?你给我站起来!”班主任用黑板擦愤怒地敲了敲讲台。  “不想做。”沈浩懒洋洋地站了起来,摸了摸后脑勺。  教室里哄堂大笑。  “我明天请你爸过来。”  “那我就谢谢你喽!要是你能让我爸来学校,以后我天天给你烧高香!”沈浩将头发往后一甩,做出了一个潇洒的祭拜动作。  “你……你……”班主任脸涨得通红通红。  “我爸早不要我了,我就是在我爸那儿挂个名儿而已,您就别白费力气了。”
少年走在乡间小路上。此时已经是夜里的八点半,刚下晚自习。从学校到家里,有八里多路。这段路,必须要步行,因为家里买不起自行车。这段路,有两个分支,都能到家,但是,一个分支的路边,要经过全村死去的人的大坟地,少年不敢走那一段路;另一个分支,要经过一条小河,河中间一个小桥,桥的两边,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荡,过了芦苇荡,有几座孤坟,白天尚可,夜晚经过,也是恐惧。少年无他,只好选择了芦苇荡。  月亮升起来了,少
蔬菜里,黄瓜最大众化,情味最长,四季的餐桌上不可或缺。黄瓜常常牵起一串藤蔓一样的记忆,在岁月的架上缠缠绕绕。  小时候,我家的房前有园子,那是一家人的蔬菜供应基地。每日,母亲将屋内收拾停当,几乎长在菜园里,拔草、打垄、浇水是母亲的功课。母亲嫌我们不管不顾,笨手笨脚,不是踩了秧苗就是破坏了水道,宁愿自己劳作,也懒得叫上我们帮忙。母亲的手被草绿锈着,洗不掉,直到冬天才褪干净。  夏初,豆角的紫花一嘟噜
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从前的城池有油菜花粉的传播,豆荚的清香,弥漫着农耕气息。年幼时常去乡下,从此便对那些野径疏篱,粗蔬细苇,小屋炊烟,甚至是田地里散发出来的泥土味道,感到亲切。  乡村世界,天地广袤,器物温柔,农事丰盈。  那时我喜欢看农人扶犁而耕,那些被桃花、杏花春雨浇灌过的土地开始苏醒,变得柔软。牛在前面走着,犁铧在田地中哗哗翻出一道口子,土膏泛着青光。一只大鸟,立于田埂,站在不远处。 
这些年,随着环境的治理改善,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人们又见到了大雁。  大雁属于鸭科,形状有点像鹅,又称野鹅。大雁是一种候鸟,在秋分时从我国北方飞向南方,在春分时又从南方飞向北方。古代黄河以北的人,称大雁为“霜信”,因为大雁总是在霜降之前很准时地出现在天空,向南迁徙,所以得名。  雁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解字》里说:雁是一种鸟,雁字由隹、人(亻)表示意义,厂表示读音。厂在古代可读yán,厌(厭)字
黄渤出道以来,因为长相问题,很多人都喜欢拿这来说事儿,而不管怎样的调侃、戏谑、刁难、嘲弄,黄渤都能巧妙回答,妥善化解,让人由衷折服。  1.有一次采访中,记者出其不意地问:“如果一個人的美貌是罪的话,你觉得凭自己的长相得判几年?”大家本以为黄渤会说无期徒刑,结果他说:“当庭释放!”四个字征服了现场所有的人。  2.闫妮和黄渤合作过《斗牛》,在一次同时接受的采访中,闫妮开玩笑说:“我之前合作的都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