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政治教师如何备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传授全面科学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作为一名教师,想要上好一堂政治课,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下面,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政治课备课的浅见。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重难点
  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这句名言用在教学中,便可以理解为,要想把一堂课上的成功,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全方位的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教法等。教师准备的越充分越周全,越容易被学生吸收,那就更容易提高授课的有效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政治课备课的浅见。
  一、 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
  政治教材是经过专家在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把众多的知识浓缩,提炼成来的精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要的是分析透教材,准确的把握好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中的重难点,在备课过程中有意的突出重难点,着重讲解。不仅要关注所要教授课的重难点,更要把本课放在整个教材中,分析其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便清楚的了解本科的重要性。同時把本课与前后的课程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过渡和衔接知识。同时,现在的政治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考试考察点比较广泛与灵活。教师在教材上做足功课的同时,要注意关注搜集课程相关的素材和时政新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教学素材与教材紧密结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
  二、了解学生兴趣、备足专业知识
  首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还是采取按照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思维的反应速度,那这堂课无疑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他们这个年龄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设计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网络的日益普及,现在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保持充电状态,要具备专业的全面的先进的知识,提前设想好学生可能会关注的问题。
  三、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彩满堂
  上课好比打仗,离不开精心的战略部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好备课,更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以何种方式引出政治课题,以何种方式调动学生互动,以何种方式收尾总结,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都需要提前策划好。在课堂若干个教育环节中,引入环节颇为重要。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多积累相关的时事政治以及人物故事,把有意义有意思的政治话题融入到引入环节中,引开课程主题,能有效的带动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其中,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加大学生参与的环节,任凭教师单方面的参与教学过程,不会取得如意的教学效果,多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学生政治课上的参与热情。
  四、 根据课程,选定合适的教法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和练习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选定教法;根据教材目标和课程内容选定教学方法;根据现有的教学器材和设备选定教学方法;最后还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和习惯选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即在备课过程中不要死板套用固定的教学方法,注意灵活多变的组合运用教学方法,通过选到被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 根据教材,提前选好练习作业
  教学的最终反馈结果还是要看学生的吸收程度,验收课堂效果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通过课后作业看效果。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加强课堂知识的巩固,把教师传授的知识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吃透教材,整合好教学资源的前提下,设计相关的练习题。鉴于现在的政治升学考试,注重考察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在设计预留作业时,切忌只顾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多设计若干现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案例中,学会动脑,学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把握好最新最全面的时事要点,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政治理论。关于政治课的备课过程,以上是我的浅显见解,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进步,才能更加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崔旭婴.探究新课改下政治教师应具备的能力[J]科技资讯
  [2]唐晓旭.浅谈新课改下应该如何备好高中思想政治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3]盛铁石.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优化教学方式可以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法,使教师更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的需要,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容,切实提高初中思想 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会求知,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 提高实效 成功做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认为要
【摘要】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我们要走出几个误区,进而采取一些得当措施,就可以更好的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 政治 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作为高中政治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高中一些政治教师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对于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上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高中政治课课堂探究式学习
【摘要】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学习道德规范,但他们在行为上却总是明知故犯。为什么他们会知而不行,知而后行或知此而行彼呢,如何让学生成为知而行的言行一致者,筆者就这个问题深层而全面地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德育中知而不行的成因,是知不深、意不坚、情冷漠。所以,要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知而行的美德之人,必须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知而不行 失范行为 道德实践  一、农村初中学生德育中知而不行的具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其是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西藏反分裂斗争形是严峻,教育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利于西藏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从而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社会稳定和教育发展有着很多密切的关系,但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被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呈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运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將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反思,并对存在的误区提出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反思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了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改变以单调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