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ACA)多见于中、老年,作者报告2例儿童ACA伴有包柔氏疏螺旋体属(Borreliabnrgdroferi)感染,并认为是欧洲儿童中的首次报告,例1为10岁男孩,数周来右下肢皮肤变黑;无自觉症状,一年前有蜱咬病史。检查可见膝、小腿和足背呈青紫色、水肿和充血,踝部皮肤干燥和营养不良。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各种角化病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可发生很多副作用.最近有报道,长期应用异构维甲酸(isotretinoin)和依曲替酯可诱发骨改变;而用依曲替酯短期治疗则不伴发骨骼损害.关于儿童应用依曲替酯引起骨骼的改变及其安全性,则仅有少数的报道.
本研究是在埃塞俄比亚麻风估计患病率为,2.5‰的Gurage地区进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例瘤型麻风患者家庭的54名家庭接触者、7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家庭的39名家庭接触者、15个无麻风患者家庭的99名健康对照者对酚糖脂-I(PGL-I)的合成类似物(PGL-ISA)的抗体反应进行了调查,并用标准瘤型贮存血清(LSP)的活性百分比表示抗体活性,即抗体值
本综述重点介绍有关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的主要进展。蕈样肉芽肿和Szary综合征现已明确,大多数蕈样肉芽胖(MF)和Stary综合征(SS)都是一种具有CD8(辅助、诱导)表型的T林巴细胞增生,而具有CD8(抑制、细胞毒)表型的病例极为罕见。
硼酸是一种无机酸,硼酸钠也称硼砂或焦硼酸钠,是一种盐.这些化合物常用作食物防腐剂、水软化剂、pH调节剂、乳化剂、中和剂、稳定剂、缓冲剂及粘附剂.医学上常将硼酸用作抗菌剂和冲洗剂.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认为硼酸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但作为表皮抗真菌剂或眼部抗菌药时,若其浓度为5%或更低时,则其疗效值得怀疑.
本文作者报道1例网状红斑性粘蛋白病(REM)综合征.患者为29岁高加索妇女,1977年因胸中部和背部红斑性发疹而就诊.患者在日晒后皮疹加重,突起和瘙痒.用倍他米松17戊酸盐油膏治疗无效.体检可见:前胸和上背部有网状斑丘疹性红斑.临床上诊断为REM综合征,病理检查支持这一诊断.口服阿的平100mg,每日2次,临床上明显好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正常,血管和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浆细胞.阿新
本文描述了用3H标记的丙酮缩去炎松(TA)与人表皮和真皮中胞质蛋白结合的特点.
作者报告1例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但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结节病的病例(此前未见类似的报道)。患者女,57岁。主诉两侧腰腺肿胀,持续性口干,伴咀嚼、吞咽及说话困难,味觉改变9个月。并有全身乏力,疲倦及体重下降。此间还曾发生双膝轻度疼痛和肿胀。检查:腮腺和泪腺木质样肿胀,口腔粘膜干燥、发粘,舌表面明显的白念珠菌感染。左膝关节少量积液。用柠檬酸刺激舌部,腮腺无唾液流出。唇腺活检标本示S
甲巯丙辅酸、苯酯丙辅酸均系较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临床应用使高血压和顽固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可引起皮疹,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约占30%,且与用药剂量相关,小剂量维持治疗时皮疹也可消失.而本文所报告的是与剂量不相关的严重皮肤反应,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性斑丘疹,外观似湿疹,显著水肿、浸润、急性期尤甚.
作者从75例SLE患者及其141名无症状的健康亲属(136名为SLE患者的一级亲属,4名为丈夫,1名为妻子)和115名健康人对照者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的抗总组蛋白及其亚组分的IgG和IgM类抗体.结果:115名正常对照者中,抗总组蛋白IgG类抗体为0~0.44(均值要标准差为0.0440.082),正常上限为0.21OD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