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还是不却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情难却,似乎已成真理。如今,很多人就是打着这样的幌子,中饱私囊,还美其名曰“却之不恭”。
  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刘渫受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就成了牟平县人。刘宠的父亲刘丕,博览群书,被人们称为“通儒”。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通晓经学被荐举为孝廉,被光禄署察举为“四行”,后授任东平陵县令,他为政因仁爱惠民而受到吏民的爱戴。后因母亲患病,刘宠弃官回家。百姓送他离去,连道路也被堵塞,车子不能前进,他便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刘宠主政之前的会稽,官员横征暴敛,胡作非为,百姓不堪其扰,只得纷纷遁迹于深山老林之间,甚至到了“白首不入市井”的地步。刘宠主政后,废除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刘宠因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
  刘宠上京途经会稽郡辖下的山阴县时,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发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一百文钱,要送给刘宠。刘宠说:“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老翁回答说:“山谷里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听罢,十分感动:“父老们如此过奖,我实在惭愧。大家的心意我领受了,这钱我不能收,还是请带回去吧!”可是,这几个老翁执意赠送,情真意切;刘宠不收,他们不肯离去。真是“盛情难却”!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人们这才称谢作别。他将出山阴县界至西小江时,将钱投入江中而去。这钱,在刘宠看来已经不是钱了,而是百姓们的心。全部收下,显然有违他做人、为官的原则;一概不收,又盛情难却,也有违他的爱民之心。刘宠是个聪明人,他只象征性地取“一钱”,表示不“却”民之“盛情”。然而,“一钱”也是钱。带走,也有违于他为官“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准则,所以,随后又投之江中,归还会稽郡。刘宠在“盛情难却”之下的明智之举,获得了千古美名。后来,史学家范晔将此记入《后汉书·循吏传》,奉为楷模。传说,这段江水自从刘宠投钱后,更为清澈了。后人遂将西小江改名为“钱清江”(在今绍兴市境内),建碑于江边,上书“会稽太守刘宠投钱处”,碑旁建“一钱亭”,又在钱清设立“一钱太守庙”为之纪念。如今浙江紹兴市北面的钱清镇,据说就是当年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一钱太守”的美名自此传开。
  清顺治己亥进士、宁海州午台南塂(今烟台市莱山区南塂)人杨维乔作诗题曰《题莒岛汉刘宠墓》:“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持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汉代苏章为政清廉,执法严明,公私分明。其出任冀州刺史时,有老友在其属下任清河太守,因多有贪赃枉法行为,致民怨沸腾,纷纷上告。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友好,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意即苏章为其保护伞)。苏章闻言称:“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恩;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苏章对清河太守愤然作声:“你有二天,我亦有二天,上天不可欺,民心不可辱,岂能因私而废公?”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
  汉代的官员,离我们相当遥远了,可是历史并未淡忘,人民依然怀念。这一点,是颇值得当代官员们认真思索的。不是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吗?这民意对政声的臧否褒贬,说到底,完全取决于官员自身的作为。由人民主撰的历史,从来就是最为公正和权威的“金哨”。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他曾是一名武大硕士研究生,然而四年后,他却在世界咖啡师竞赛中二度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享誉全球的咖啡界大咖。他就是用梦想绽放奇葩人生的叶志勇。  叶志勇从小就是众人眼中的“邻家男孩”,一向以学霸著称的他学业事业都顺风顺水青云直上。2013年,他研究生毕业,上海一家实力雄厚的外企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都市白领。然而,半年不到,他却做了一个惊诧众人的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与朋友合伙奔赴河
庄子将树木分为两类:文木和散木。文木是有用之木,散木是无用之木。文木因其有用,而夭于斧斤,散木因其无用而颐养天年。庄子的结论是:做散木,不做文木。  莊子的观点,对还是不对?很难说。读《庄子》,纠结于对错,有点误会了庄子。我个人的观点,庄子不是要让你相信他,庄子是说,一个问题,我有另一个答案。庄子处处与常识作对,并不是他刻意反常识,而是说,常识之外,还有一种更高的常识在。  常识是,一个人只有有用
“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陆游《戏咏园中春草》里的马兰头是春天的一道珍馔。  性情冲淡的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引用绍兴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褒赞荠菜和马兰头适时传递出春天的勃勃生趣。  马兰头和田埂陌头的荠菜、苦菜、二月兰、蒲公英一样,叫起来如邻家女孩,阿香、水芹、凤珠,轻轻念叨,口齿间便浸润着林木苇草的清香。凝望马兰头,如同晤对一位内
日本大黄蜂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黄蜂,其他种类的大黄蜂以及像螳螂一样较大类型的昆虫,都无法与日本大黄蜂相比。  日本大黄蜂和其他蜂类一样有着长长的蜂针,但它的针刺超级长,达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更是一种腐蚀力极强的酶,能够分解人体组织,素有“来自地狱的大黄蜂”之称。  日本大黄蜂以蜜蜂的幼虫为食。日本大黄蜂出去觅食,先会派一只日本大黄蜂去侦察蜜蜂的巢穴。然后,由这只“侦察兵”带路前往蜜蜂的巢穴。在
偶遇一套陶泥彩色“三不”娃娃,甚是喜欢。乡村田园风格,活泼的造型,憨朴的神态,手工捏制的痕迹,都令我爱不释手。三个娃娃的动作充满了童真,一个遮眼,一个堵耳,一个捂嘴,即不看、不听、不说,故称“三不”娃娃。  据说这个“三不”娃娃与我国古代的守庚申习俗有渊源。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叫三尸虫。《太上三尸中经》记载: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
曾经有过多少甜蜜  那如詩的相逢  那倾情的吐露  那缠绵的牵手、拥抱  至今想起依然心动  曾经有过多少伤痛  那磕绊的路途  那纷争的日月  那冰霜的脸色、话语  又如何能就此消融  啊,爱过才知是梦  恨过才知是错  爱过恨过方有从容  在风中,在路口  挥手告别  让我们互道珍重吧  ——勿相忘,各西东
两晋时的刘琨是典型的富二代加官二代,祖先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祖父父亲也都身居要职。这样的家世,他自然是想怎么玩怎么玩,想怎么疯怎么疯,反正,钱花不完,权也用不完。  刘琨确实没辱没富贵子弟的身份,吟诗喝酒,邀朋唤友,把生活过得流光飞舞,身旁聚集了一大批皇亲贵戚的文人,号称“文章二十四友”,声名远播,很是风光。  “闻鸡起舞”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主角是祖逖,配角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刘琨。祖逖听到鸡
小城突降暴雨,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下午五点,一个男人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匆匆往家赶,他要接放学的女儿去少年宫补习功课。年久失修,加上雨水冲刷,回家路上的一个下水道井盖被冲走。男人没注意到,电动车前轱辘“咚”地卡了进去,摔了个人仰车翻,额头被撞伤了,小腿也擦破了皮,鲜血直流。  男人忍着钻心的疼痛站了起来,回过头,这才看清身后的“黑洞”。紧跟着开来的一辆小轿车,司机看见
马希庆是山东省胶州市渔民,今年54岁,16岁时就开始出海打渔卖鱼。  半年前,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老马的生意也进入瓶颈期。他很焦急,便问女儿怎么办。女儿说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便建议他开个网店试试。女儿帮助老马开了网店,他又学会了用微信在网店卖货下订单。但是店铺生意并不是很好,他便又求助女儿。女儿告诉他:“我有个朋友刚开网店时生意也不好,后來开了直播提高了人气后,网店的生意就好了,订单暴增。爸,
在一个画展上看到一幅畫,题目是《爱情的颜色》。画面五彩斑斓,没有具体的物象,像抽象派。好多人驻足,也有好多人说看不懂。  我也不知道画家的意图,但我的理解是,画家想要告诉我们的,也许是另外一层深意:爱情的色彩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不同的。我心中爱情的颜色是什么?如果我也能用画笔描绘它,我会用红色画一株玫瑰,用绿色画一杯清新绿茶,用黄色描绘一碗热汤。  在我最飞扬的青春里,盼望着的爱情如期而至,它就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