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配置模式的困境及优化路径——兼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科研经费协调投入机制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制是工业社会科研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仿照苏联模式迅速建立起高度计划型科研体制,以科技项目攻关的形式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突显了体制优势。改革开放后,在科技体制变迁的进程中,我国逐渐建立了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配置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科研机构与科研人才的积极性,提升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然而,随着项目制的全面铺开,依托于"条块"分割体制的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配置模式逐渐异化为科研潜能的制约因素,同时造成科研经费分配碎片化、分散化现象大量蔓延,浪费了科研人才大量时间与精力。因此,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必须抓住科研经费分配和科研人才培养两个关键因素,及时完善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进一步释放科研潜能。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都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主导产业。山东省梁山、郓城、东平、阳谷四县也没有错过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积
报纸
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模式一直是功能制护理为主,护理人员虽然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但是各级职称的护士不分层次干一样的工作,未充分发挥各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作用.随着护
<正>彭勋超主任中医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永川区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刀名家,重庆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以针
目的:提取Sprague-Dawley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BMSCs),进行细胞培养,保证充足及稳定的细胞来源。构建慢病毒载体,并在体外感染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