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性与创造性在音乐二度创作中的辩证关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者在进行二度创作中既需要注重作品的忠实性,又要注重自身的创作性,二者缺一不可。本文通过对忠实性与创造性的阐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二度创作;忠实性;创造性;对立统一
  音乐是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的一门艺术,所以又叫听觉艺术。音乐则通过演奏者这个媒介将音乐呈现给听众,感染人们的听觉感官,体现音乐作品存在的意义,引发听者的共鸣。所以说音乐又是表演的艺术。如果没有表演,乐谱和音符只能是记录在乐谱上一堆没有任何价值的抽象化的符号,只有通过具体的表演呈现,才能将这些特殊的、抽象化的音符转化为具象的音响形态呈现给听众。这种在作曲家创造的音乐,即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表演奖音乐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我们称这种为二度创作。
  一、二度创作的价值
  正如音乐美学家张前说过:“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要通过表演创造,对原作加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过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将音乐的表演称之为二度创作,揭示了音乐表演的基本含义和本质意义。二度创作是表演者、听众与创作者三者构成的共同体。一方面,通过演奏者表演的再创造,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培养听众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二度创作对于表演者本身也是衡量其表演水平、表演风格的标准,是表演者思想感情与技术技艺的综合体现,对表演者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为创作者和听众构建了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纽带。通过音乐表演,听者们能够感受到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时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体会作品的意境,从而得到共鸣。反之,作曲家们也通过音乐表演者们的演奏从而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听者们的回应以及社会的反响,并且掌握到大众听者们真正喜爱什么作品,迎合整个时代的走向,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贴近观众、符合社会需求的好作品。
  二、二度创作中的忠实性美学原则
  音乐作品是表演者遵循二度创作中忠实性原则的具体依据。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首先存在于创作者的头脑中,是头脑中意象性的构思活动,也是创作者进行创作的根本。然后当头脑中创作思维、创作意图被作曲家转化为乐谱时,成为音乐作品。如果作品不通过乐谱和记谱法呈现,那么音乐表演者们根本无法真正体会到乐曲创作者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以及意境,也就根本无法准确的再现作品的内容,更加无法完美的演奏出作品,使得观众得到审美情趣的升华与共鸣。
  乐谱虽然是音乐表演者遵循忠实性原则的依据,但一味的追求将乐谱真实的再现,那么演奏出来的作品只会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因此要求表演者需要在准确的演奏出乐谱内容的基础上,搜寻此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创作此作品时的意图已经想要向观众们所表达的意境,乃至作曲家的生活历程及其内心的情感体验等。只有在做好了这一系列的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准确无误、真实的再现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意境。
  三、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美学原则
  在二度创作中,如果仅真实的再现作品——即忠实性原则,那还是不够的,我们在演奏中还必须加入自身的创造性,遵照创造性原则。例如波兰音乐学家茵格尔顿说过:“音乐作品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一次次表演中实现的一个个变体。每一个变体都包含有表演者的独特创造,并使音乐作品成为表演者和作 曲者共同创造的艺术复合体。富于创造性的音乐表演,使得同一部音乐作品的每一次出现 都具有不同的艺术魅力,就象晶莹的宝石通过不同的光线折射散发出不同的光彩一样。”伊古姆诺夫说过:“演奏者首先就是一个创作者,没有他,记在乐谱中的音乐就是死的,是演奏者让它活了下来。”
  从以上音乐家们的观点中,我认为在二度创作中表演者们应该加入自己具有创造性的表演,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好的再现音乐作品。此外音乐表演扎实精湛的表演技巧也是音乐表演的创造性的保障。另外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原则并不是一味的只强调创造。如果在演奏者只追求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而忽略了作曲家创作此作品的意图,那么就失去了音乐表演的意义,无法立足。
  四、忠实性与创造性辩证关系
  二度创作中的忠实性与创造性,是两个不能独立存在的个体,两者之间既对立,又有联系,缺一不可,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忠实性原则是二度创作的基础,创造性原则是二度创作的提升。
  我认为如果二度创作中脱离了忠实性,便会失去了作品的原有风貌,使演奏者失去了依据;如果缺乏了创造性,便失去了作品的鲜明形象,使表演者缺乏个性。因此二度创作中既不能脱离忠实性,也不能失去创造性,应该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演奏者的艺术个性,将忠实性原则与创造性原则相结合。此外,在音乐表演中,对待前人演奏的音乐作品特别是经过一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的创造形成的表演方法,我们应该一方面去学习借鉴他们的表演方法、对作品的处理等;另一面应该在学习前人优秀的表演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本身的理解与创造性,从而形成演奏者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音乐表现力,为听众们带了多姿多彩的听觉享受。
  五、结论
  音乐表演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既承载着对作曲家一度创作作品的解读,又承担着表演者主观情感的再创作。忠实性与创造性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是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美学原则。这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得在音乐演奏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将乐谱上的符号原样的再现出来,而是通过演奏者自身的理解与感受结合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完美的将作品呈现给观众。只有真正将这两原则融入到实际演奏中,才能实现音乐表演的完美境界,才能使音乐表演事业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并且精彩多姿,大放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国内的民族音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时间酝酿,它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样貌,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产生的主要途径,高校音乐课程应该和民族音乐传承相结合。在文化传承的视域下,国内高校的音乐课程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对其具体的改革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音乐教育  在中华文化里,民族音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就像
<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条和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各沿海国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统称国际海底区域,简称“区域”。“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
<正>自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化石被正式描述以来(季强,姬书安,1996),国内外学术界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科学价值,同时围绕着其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恐龙
<正>地质矿产信息是地质找矿、矿山开采、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随着地矿行业服务领域的拓宽,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地矿信息将被重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他们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起的一些择业心理问题,笔者针对当前大学生择业的心
民族地区高师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容易出现六个方面的思想问题,包括母语偏爱心理和普通话抵触情绪、自我安慰心理、畏难情绪、盲目自信及速成心理、胆小羞怯心理、盲目跟风心理
文章运用教育课程理论,借鉴国内有关民间舞课程的文献资料,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对民间舞蹈采风课程的开发的理论和教学课程的创新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经济体制改革也日臻深化,其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地勘单位的改组、改造、改制,这对于地勘经济实现“两个转变”和使地勘经济产业化无疑
【摘要】在乐队演奏中,笙具有平衡各声部的作用。另外,在乐队演奏中,笙的和音可以实现乐队音色的表达,且具有领奏的作用。在乐队作曲中,笙更是民族管弦乐的和声配置基础及旋律声部。此次研究主要探讨笙的和音演奏的实际应用,以求扩大笙在演奏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笙;和音;演奏  在中国乐器中,笙具有其特殊性,可以实现“吹”与“吸”的交替演奏,可以同时进行多音演奏。由于笙多用于和音演奏,无论形制发生何种变
人格是指一个人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是人的思想、意识、道德、信念、态度、行为的综合,塑造人格,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戏剧作为一种综合型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