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考察模拟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对污染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的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掺杂后重金属残渣态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
【机 构】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基金(批准号:2004CB418501), 吉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批准号:4305050102H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考察模拟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对污染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的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掺杂后重金属残渣态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但随掺杂比例的加大,Pb,Cd,Zn由可交换态向其他结合态转化的质量分数增加,Cu由碳酸盐结合态向其他结合态转化的质量分数增加.羟基磷灰石的掺杂导致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Pb的质量分数之和下降,当掺杂物质的量比为6时,质量分数为25.5%~36.1%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Pb转化为其他较稳定的结合态,但对Cd,Cu,Zn的影响较Pb小.
其他文献
利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2/3(Ca0.65Ba0.35)1/3,MnO3纳米颗粒体系,与TiO2复合后,得到La2/3(Ca0.65Ba0.35)1/3MnO3/xTiO2体系(x=0,0.02,0.035,0.055,0.09,0.17),通过X射线衍射、Raman光谱、扫描
通过介绍磁通法检测石油井套管射孔质量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在实验室模拟井中对套管的射孔进行了检测,给出了具体的检测结果.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句话用在课堂上再恰当不过了。成功的导
研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变化在不同时期的pH值、基质-葡萄糖、硫酸铵含量、絮凝活性、产量变化、细胞絮凝效果变化等.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中,pH值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