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多元、瞬息万变,学生也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色彩,这就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很多种关系,比如宽与严、管与放、疏与堵、刚与柔等。
关键词:班级管理;关系;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班级良性发展,这是时代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班级管理工作自身的需求。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应学会处理几种关系。
一、宽与严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的原则。同时,也应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在轻松、宽容的氛围中实现高标准、严要求的目标。严不是严厉、严酷,宽也不是迁就、纵容。严格管理有利于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管理过严容易导致学生个性压抑,自制力差,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在去年的班级管理中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管的太严,自己很疲惫,学生很崩溃。例如:我们班的班规中有“迟到者要抄一篇文言文并在自习时给大家唱一首歌”。这个规定没有太多惩罚性质,只是起了一个警戒作用。但个别学生迟到后就是不愿意唱歌。起初,我觉得这类学生不遵守班规,非要让他们照办,这样一来全体师生都很尴尬。后来想了想,既然只是警戒,就不必过于死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做到:该唱红脸时唱红脸,该唱白脸时唱白脸,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二、管与放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让人应接不暇。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决不能事必躬亲。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班主任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维护公物、制订班规、收发作业、组织活动等具体事务,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这既有利于班级良性发展,也利于把我们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备课。2013年元旦时我校各班组织了庆祝活动,那天晚上,我只是作为本班的嘉宾出席了一下,班长白永康、团支书刘瑞新、学习委员刘倩以及文艺委员秦楠组织班内同学在一天的时间里编排了节目(唱歌、街舞、相声等)、最有特色的节目是王博韬和张良伟两位同学带来的魔方表演,班干部们还用班费给大家买了水果零食、安排了很多师生互动的环节。到现在我都觉得“放”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现在提倡高效课堂,其实“管与放”的关系若处理得好,也可以做到高效班级管理。
三、疏与堵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应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是主要途径,“堵”是辅助手段。堵有利于优化班级风气。但“堵”容易使学生走向对立面,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觉性,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容易使班级管理工作在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潜在一定的隐患。我们学校的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就很注重“疏”。我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方法,但还“疏”得不够。以前,我和学生谈话时会不自觉地严肃起来,让他们觉得不太好接近,因此学生很难打开心扉。现在我慢慢地发现,多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放松下来,然后自然地切入预设话题。在“疏”当中,碰到学生不愿回答、无法回答、或不回答我们已经有了答案的事情,就不要勉强了,更不要咄咄逼人,否则不仅“疏”不通,还有可能把以后的谈话之路给“堵”住。总之,我对学生会再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尽量减少批评和指责,尽可能以情感人而不是枯燥说教。
四、刚与柔
为了保证学生完成学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轻班级管理的压力,刚性管理是必须的。然而,为了更充分地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更好地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更加必要,更为必然。采用柔性管理,还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包容与关爱,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新精神,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假如班规里有一条是:迟到的同学在教室后边站着听课2节,但当我们发现迟到学生有明显身体不适时,就该放下刚性要求,先关心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然后适当处理。也许学生会感动,也许“迟到专业户”从此改变。例如,我班的赵瑜同学家比较远,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学,她上了高三之后又特别刻苦,每天晚上学到很晚,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前段时间她迟到了两三次。从她到校后的表情、状态来看已经很辛苦、很努力了。看得出她不是故意迟到,我也就放下了一些规定,和她聊了聊天,这几天赵瑜没有再迟到。因此,班级管理需要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策略。
五、偏与正
记得我上大学时,教育学老师说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与影响力既与其自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其领导艺术、管理策略有关。”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是班主任树立威信进而发挥自己人格魅力的前提。比如:在评选班干部、三好学生、贫(特)困生的过程中,在日常的表扬、批评中,假如我们能时时处处坚持公正原则,就能赢得学生的钦佩。(比如,本学期确定了贫困生后有同学来找我,问为什么不选他。我给他解释了相关的政策、评选的过程。当他了解到有同学比他更需要这些钱时,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想他在内心深处也感觉到了班内贫困评议小组的公正。)困假如我们意气用事,带有偏见,则将对自己的威信与影响力产生负面影响。而实际上,我们很本能地喜欢那些学习好的、乖巧的、机灵的学生,人总有个感情亲疏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处理好偏与正的关系。
总之,班级管理真的是千头万绪的。我们需要且行且思,不断努力。班级管理中要处理的“关系”很多,如果我们能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我相信我们所带的班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淑艳.谈怎样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J].中华少年,2013(16)
[3]纪祥.用爱的暖流温暖学生的心田——浅谈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9)
作者简介:王建,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文学院免费师范在职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关系;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班级良性发展,这是时代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班级管理工作自身的需求。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应学会处理几种关系。
一、宽与严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的原则。同时,也应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在轻松、宽容的氛围中实现高标准、严要求的目标。严不是严厉、严酷,宽也不是迁就、纵容。严格管理有利于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管理过严容易导致学生个性压抑,自制力差,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在去年的班级管理中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管的太严,自己很疲惫,学生很崩溃。例如:我们班的班规中有“迟到者要抄一篇文言文并在自习时给大家唱一首歌”。这个规定没有太多惩罚性质,只是起了一个警戒作用。但个别学生迟到后就是不愿意唱歌。起初,我觉得这类学生不遵守班规,非要让他们照办,这样一来全体师生都很尴尬。后来想了想,既然只是警戒,就不必过于死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做到:该唱红脸时唱红脸,该唱白脸时唱白脸,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二、管与放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让人应接不暇。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决不能事必躬亲。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班主任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维护公物、制订班规、收发作业、组织活动等具体事务,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这既有利于班级良性发展,也利于把我们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备课。2013年元旦时我校各班组织了庆祝活动,那天晚上,我只是作为本班的嘉宾出席了一下,班长白永康、团支书刘瑞新、学习委员刘倩以及文艺委员秦楠组织班内同学在一天的时间里编排了节目(唱歌、街舞、相声等)、最有特色的节目是王博韬和张良伟两位同学带来的魔方表演,班干部们还用班费给大家买了水果零食、安排了很多师生互动的环节。到现在我都觉得“放”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现在提倡高效课堂,其实“管与放”的关系若处理得好,也可以做到高效班级管理。
三、疏与堵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应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是主要途径,“堵”是辅助手段。堵有利于优化班级风气。但“堵”容易使学生走向对立面,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觉性,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容易使班级管理工作在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潜在一定的隐患。我们学校的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就很注重“疏”。我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方法,但还“疏”得不够。以前,我和学生谈话时会不自觉地严肃起来,让他们觉得不太好接近,因此学生很难打开心扉。现在我慢慢地发现,多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放松下来,然后自然地切入预设话题。在“疏”当中,碰到学生不愿回答、无法回答、或不回答我们已经有了答案的事情,就不要勉强了,更不要咄咄逼人,否则不仅“疏”不通,还有可能把以后的谈话之路给“堵”住。总之,我对学生会再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尽量减少批评和指责,尽可能以情感人而不是枯燥说教。
四、刚与柔
为了保证学生完成学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轻班级管理的压力,刚性管理是必须的。然而,为了更充分地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更好地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更加必要,更为必然。采用柔性管理,还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包容与关爱,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新精神,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假如班规里有一条是:迟到的同学在教室后边站着听课2节,但当我们发现迟到学生有明显身体不适时,就该放下刚性要求,先关心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然后适当处理。也许学生会感动,也许“迟到专业户”从此改变。例如,我班的赵瑜同学家比较远,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学,她上了高三之后又特别刻苦,每天晚上学到很晚,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前段时间她迟到了两三次。从她到校后的表情、状态来看已经很辛苦、很努力了。看得出她不是故意迟到,我也就放下了一些规定,和她聊了聊天,这几天赵瑜没有再迟到。因此,班级管理需要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策略。
五、偏与正
记得我上大学时,教育学老师说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与影响力既与其自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其领导艺术、管理策略有关。”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是班主任树立威信进而发挥自己人格魅力的前提。比如:在评选班干部、三好学生、贫(特)困生的过程中,在日常的表扬、批评中,假如我们能时时处处坚持公正原则,就能赢得学生的钦佩。(比如,本学期确定了贫困生后有同学来找我,问为什么不选他。我给他解释了相关的政策、评选的过程。当他了解到有同学比他更需要这些钱时,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想他在内心深处也感觉到了班内贫困评议小组的公正。)困假如我们意气用事,带有偏见,则将对自己的威信与影响力产生负面影响。而实际上,我们很本能地喜欢那些学习好的、乖巧的、机灵的学生,人总有个感情亲疏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处理好偏与正的关系。
总之,班级管理真的是千头万绪的。我们需要且行且思,不断努力。班级管理中要处理的“关系”很多,如果我们能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我相信我们所带的班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淑艳.谈怎样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J].中华少年,2013(16)
[3]纪祥.用爱的暖流温暖学生的心田——浅谈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9)
作者简介:王建,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文学院免费师范在职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