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哑巴英语”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话教学是帮助我们突破这一难关的重要途径。但是平时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真的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了吗?是机械地重复,还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我们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话,敢开口,会开口,乐开口,真正获得英语交际初步运用的能力。本文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案例,总结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对话教学 听力 情境 对话练习
一、以强化听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感
1.利用模仿,让学生敢开口。小学生模仿力很强,但经过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加准确。在语言学习的一定时期,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是外语,学生的周围没有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因此在课堂上听原声磁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小学英语的教材都配有磁带,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仔细静听语音和语调。首先让学生调整心态,静听感受整段对话,然后再听并跟读,可以个别读,也可以整体读。之后模仿录音,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可以进行模仿秀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就请他做小老师示范领读,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也大大地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2.利用听记,让学生会開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法。精听是基础,所谓精听是指力求把录音材料上的内容完全听透彻。泛听是保障,泛听时选取课本上合适的材料很重要。学生在听懂理解并记忆后,心里也就有了底,这时再要求开口说,学生便会积极参与了。
3.利用问答,让学生乐开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力的有效方式,它要求学生对各种提问做出准确的判断。首先要科学地设计练习题,一方面要用来检测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训练学生灵活地使用听力技巧。其次要合理地安排好听答练习的时间。
二、以情境演练为阵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1.模拟情境,快乐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我们可以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在对话教学中我注意了难点的讲解,更注意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对情景的渲染和形象地描述,力求使课堂气氛不平淡。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2.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在教学中以听音为主的教学形式,也存在一个问题:录音放的多,学生亦感枯燥,注意力分散。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艺术,它能使人消除疲劳,稳定情绪,激发斗志,振作精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3.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游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力相对差些,在潜意识里往往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却非常乐意接受。游戏为孩子创造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让他们在听听、做做、唱唱、玩玩中获取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感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无穷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对话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三、以对话练习为落脚点,搭建学生口语交流的平台
英语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学了对话,就应运用于实际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也要求学生运用在对话中学到的一些日常用语。在平时的对话练习时,我们不能流于形式,要注意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培养学生主动交际的意识。如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口语训练方法。小组讨论时,学生不需要面对教师及全体同学,思想上不紧张,同时,小组讨论的轻松气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己分析、思考的空间。这样使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人人开口、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教学氛围,自然地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教师一定要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只有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有货不敢倒或倒不出”的瓶颈。让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把对话用在生活中去,让“大珠小珠”切实地落在英语落在实际生活的“玉盘”里,从而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语言。
参考文献:
[1]郑卫.精彩课堂实施对话.
【关键词】对话教学 听力 情境 对话练习
一、以强化听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感
1.利用模仿,让学生敢开口。小学生模仿力很强,但经过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加准确。在语言学习的一定时期,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是外语,学生的周围没有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因此在课堂上听原声磁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小学英语的教材都配有磁带,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仔细静听语音和语调。首先让学生调整心态,静听感受整段对话,然后再听并跟读,可以个别读,也可以整体读。之后模仿录音,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可以进行模仿秀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就请他做小老师示范领读,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也大大地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2.利用听记,让学生会開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法。精听是基础,所谓精听是指力求把录音材料上的内容完全听透彻。泛听是保障,泛听时选取课本上合适的材料很重要。学生在听懂理解并记忆后,心里也就有了底,这时再要求开口说,学生便会积极参与了。
3.利用问答,让学生乐开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力的有效方式,它要求学生对各种提问做出准确的判断。首先要科学地设计练习题,一方面要用来检测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训练学生灵活地使用听力技巧。其次要合理地安排好听答练习的时间。
二、以情境演练为阵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1.模拟情境,快乐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我们可以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在对话教学中我注意了难点的讲解,更注意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对情景的渲染和形象地描述,力求使课堂气氛不平淡。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2.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在教学中以听音为主的教学形式,也存在一个问题:录音放的多,学生亦感枯燥,注意力分散。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艺术,它能使人消除疲劳,稳定情绪,激发斗志,振作精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3.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游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力相对差些,在潜意识里往往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却非常乐意接受。游戏为孩子创造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让他们在听听、做做、唱唱、玩玩中获取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感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无穷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对话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三、以对话练习为落脚点,搭建学生口语交流的平台
英语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学了对话,就应运用于实际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也要求学生运用在对话中学到的一些日常用语。在平时的对话练习时,我们不能流于形式,要注意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培养学生主动交际的意识。如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口语训练方法。小组讨论时,学生不需要面对教师及全体同学,思想上不紧张,同时,小组讨论的轻松气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己分析、思考的空间。这样使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人人开口、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教学氛围,自然地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教师一定要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只有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有货不敢倒或倒不出”的瓶颈。让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把对话用在生活中去,让“大珠小珠”切实地落在英语落在实际生活的“玉盘”里,从而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语言。
参考文献:
[1]郑卫.精彩课堂实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