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炜:让城市疯狂的“摩拜单车”创始人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仅3年,她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的消息尘埃落定后,她能从中套现15亿元以上。按照媒体披露的胡玮炜在摩拜持股9%计算,她可套现2亿多美元。80后的她从一名记者逆袭成为一家估值高达100亿元的公司掌门人,并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017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她,就是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与大多数人对创业女的风风火火印象不同,胡玮炜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有自行车情结的女孩”。她让百万辆共享单车走入大众的生活,也水到渠成一般,被贴上创业成功者的标签。

文艺女青年与汽车结缘


  如果没有摩拜,胡玮炜的履历是很平凡的。她来自浙江东阳,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读了新闻系,偶像是战地记者法拉奇。
  她曾在一篇自述中说,自己对什么手动挡、百公里加速一点儿不感兴趣,如果不是迫于现实,她只想做“广场上画画的闲散女青年,或者跟《天生杀人狂》里一样当一次夺命女贼”。然而,大学毕业歪打误撞进入汽车行业的胡玮炜,财经记者这个职业一做就是十年。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因为记者身份、职业关系,胡玮炜有许多了解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机会,这为她后来的创业做了铺垫。每天跟一帮行业大佬聊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出行时头头是道,还参与汽车迭代这样的大事件。耳濡目染地,她竟成了汽车行业里的专家。
  就在她混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转折出现了。2013年,胡玮炜去拉斯维加斯看了一场汽车展,展会上“人与汽车交互”概念的呈现吸引了她的目光。作为女性,虽身处汽车行业,但她对汽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汽车对我来说,是一个空间,是一段时光,是一段距离。”
  相对于驾驶功能来说,在车上收听网络电台这样的情感体验,在她眼里才是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汽车依然是一座孤岛,但是交互能给汽车带来更多可能。”
  凭着多年的职业敏锐度,她意识到,未来汽车很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她想为此做点什么。

单车情怀开启的创业路


  或许是情怀作祟,胡玮炜跟随内心的感觉,离开工作十多年的媒体行业,开了一家单车公司。周围的人都觉得离开老本行创业不靠谱。更关键的是,未来的出行方式究竟会怎么样,谁也无法立刻给出答案。毕竟,在当时,共享单车还是一个无比陌生的概念。
  胡玮炜只晓得,在她心里一直藏着个有关出行的梦想:特别希望有这么一天,我能像哆啦A梦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自行车,马上就能骑走。
  她刚到北京那会儿也买过自行车,但不到一个月车就被偷走了,上班每天坐公交车打车多有不便,而且周末想骑自行车逛一逛都成了一种奢侈。“如果有可以随时随地、想用就能用的自行车该有多好啊!”
  这让她想到曾在哥德堡和杭州看到的公共自行车,可公共自行车有个缺点:办卡、交押金太不方便!想骑却不知去哪儿办卡,也不知道哪里有换车点,即使带了钱和手机,依然无法骑走一辆自行车。
  这个问题让胡玮炜纠结很久。直到一位投资人提议说:“你有没有想到过‘共享单车’,扫一下码就可以骑走的那种?”
  胡玮炜一下被这个点子击中:“可以共享的单车,嗯,就是它了!”共享意味着这辆单车属于你我他,人人都能使用。

  提议的那位投资者成了天使投资人,初期资金是有了,但是,一起的工业设计师的意见是:“不靠谱,要实现根本不可能。被偷走怎么办?放在哪里?”
  因为可行性太低,设计师们都撒手不干了,最后只剩下胡玮炜。虽然她也没有什么把握,但心里一直觉得这事不做不行。

骑行改变城市,点亮温暖


  胡玮炜说:“一座城市如果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它的幸福指数一定是非常高的。因为首先它应该有自行车道,然后有绿树,因为如果没有绿树,夏天会非常热。”她想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因为在外出考察的过程中,她发现凡是自行车普及的城市幸福指数都很高,像杭州、巴黎、哥德堡……
  “如果骑车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里就会有自行车道、绿树,空气会越来越好。每个人只付出一点儿力量,城市也许能被规划得适合出行。”她觉得一辆自行车,能改变的可能是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于是,她重新召集一批汽车行业精英,开始研发第一辆共享单车。“我很幸运,自从开公司之后就遇到很多同好,汽车行业的先锋者,慢慢地,我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现在拥有了一个团队。”
  说归说,做的时候还是遇到不少棘手的技术难题。比如,容易掉链子、容易生锈、轮胎需要充气、维护成本高等等。综合运营成本和其他各方面的考虑,她想组装出一辆4年免维护的自行车。结果跑遍国内自行车组装工厂,换来的结果却是没有一家能做。
  无法,只得自己设计。于是,胡玮炜带着团队跑材料厂,比较高铁和飞机使用的材料,最后决定用特制铝作为车身。自行车的轴传动装置,用的是后轮电机发电,这样就免掉了维护和链条容易掉的问题。
  五辐轮毂,寿命比钢丝款寿命长,能用8年。免充气轮胎。从车身颜色、外形到轮胎,历时半年,第一辆手工打制的摩拜样车终于出世!
  橙红色可以融入城市,而且看上去显眼,温暖。共享单车进驻北京时,最开始是在中关村投放。因为配置GPS跟踪系统,一个亮点标志着一次开关锁,就这样城市被点亮。慢慢地,这小小的单车点亮了一座座城市: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摩拜单车如今已在新加坡、曼彻斯特、伦敦、佛罗伦萨等超过160个城市投放逾700万辆,注册用户量超过1亿人次,日骑行次数超过2500万次,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
  一帮投资界大佬坐不住了,纷纷跑过来投资摩拜单车,就连马化腾也向胡玮炜伸出橄榄枝。
  一辆单车,让她的身家在创业领域从零起步,公司的估值飙升至100亿元。对此,她说:“外界只能看到光鲜的一面。最重要的还是,你愿不愿意拼了命地去做这件事情。”
  创业总是有风险的,关于这个问题,胡玮炜倒是很豁达:“如果失败了,就当是做公益吧。”每个行业都需要积累,要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大家都在用这个产品,产品的价值才是最大的。她在意的是在哪个方面能影响或改变这个世界,比如道路的重新规划,和其他交通工具的联网。“我们想建立一种价值观,一种使用习惯,0到5公里的出行选择自行车,形成城市的互联,同时教育引导用户,建立诚信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苏珊夫人》作为奥斯丁的首部创作作品,对解读其其他作品有着借鉴意义。尽管这部作品很少引起学界注意,但其艺术价值、伦理塑造功能、审美意义都值得重视。本文从文学伦理批评视角,对《苏珊夫人》进行人物构建分析及社会映射解读,并探讨该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价值观念、艺术创作观念。  关键词:简·奥斯丁 文学伦理批评 文学女性 《苏珊夫人》  一、 引言:被遗忘的《苏珊夫人》  在简·奥斯丁的所有作品中,
英国奎奈蒂克公司于2008年6月5日宣称,其已向美国陆军交付首套模块化先进武装机器人系统(MAARS)。  遥控式MAARS的模块化设计允许集成安装多种任务组件,包括传感器、机械臂以及多种武器。其具有非致命和致命两种杀伤功能。MAARS可以安装M240B 7.62mm机枪或40mm榴弹发射器,以实现致命杀伤功能;也可以安装眩目激光发射器或其他非致命武器发射豆袋弹、烟幕弹和胡椒喷雾剂,以实现非致命杀
社会保障一词是“舶来品”,自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学术界逐步流行起来。近年来,从事社会保障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保障学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但社会保障活动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中国在古代漫长的农业时代,救灾济贫、施舍孤苦等传统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就史不绝书;近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步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也随之开始向现代转换
一战期间,各国飞机上装备的航空机枪大多数都是由陆军装备的机枪改进而成,射速一般在500~650发/分,如法军装备的贝内特梅塞尔机枪、英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以及刘易斯机枪等。一战结束后,各国的军事工业飞速发展,飞机的性能迅速提高,各军事强国都意识到空军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纷纷大力发展自己的飞机工业。1930年代,由于战斗机飞行速度迅速提高,导致飞机上的机枪命中率大幅降低,而通过提高射速可以达
“你最喜欢吃什么?”“哪个是牙刷?”“拍照吗?”简单的文字,搭配生动的图案,一幅幅诙谐有趣的漫画吸引了网友的注意。  这些漫畫的作者叫游舒贻,是一名在读的大四学生,目前在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实习期间,游舒贻接触到了一些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其中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因为生病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游舒贻擅长画画,便尝试用一些有趣的卡通人物吸引她的注意力,慢慢地,她发现小女孩逐渐敞开了
以色列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一场场恶战中走来后,决心研制属于自己的武器,乌齐冲锋枪不负众望地诞生了。本文旨在讲述几件乌齐冲锋枪的“幕后”经历,以补充读者对该枪的了解。     四面楚歌     1948年,在以色列发表《独立宣言》的同时,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一些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便以铲除邻近国家的异教徒为由,组成了一支阿拉伯联合军队,在以色列宣布建国数小时后,发动了进攻
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于1 996年推出其第一支侦察步枪——M1A班用侦察步枪,时隔8年即2004年,公司再次成功研制出SOCOM 16侦察步枪。当时,许多人认为侦察步枪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时隔一年,公司又推出尽显现代感的SOCOM Ⅱ侦察步枪。该枪配备了新式铝合金集束式导轨系统,为侦察步枪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    上述3支侦察步枪在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的产品目录中均属M1A系列。该系列步枪有着优
史密斯-韦森(S&W)公司生产的M3913手枪在美国市场几乎无人问津。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该枪被日本警察厅大量采用后,成为知名度较高的枪型,经常在一些重大事件的现场露面。日本采用的是表面经亚光处理的M3913警用型。该枪威力适中,外形小巧,比较适合亚洲人的手型。本文为您介绍的这支手枪与M3913尺寸完全相同,但名称是M3913 LS,其中“LS”是“Lady Smith”的缩写,表示“女士史密斯手
日本九九式7.7mm步枪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前以三八式6.5mm步枪为基础改进发展的新一代军用制式步枪,主要用于对外侵略作战。由于二战后期的日本已陷入重重困境,为做最后挣扎,继续加紧侵略作战,日军需要大量九九式步枪,但当时生产材料不足,且缺少熟练技工,因而武器粗制滥造,名声糟糕。其他战败国如德国在二战末期也有类似情况。  九九式是旋转后拉枪机式非自动军用步枪,日军采用该枪作制式有其自身考虑。当时的日本
在香港,有位顶天立地的“水饺皇后”,她把一碗山东人的水饺,卖到了香港、卖到了美国,卖到了全世界各地爱吃水饺的顾客手里。你或许并不知道她叫什么,但她的样子你一定见过,超市里湾仔码头明黄色包装袋的正中间,就印着她的照片,大家习惯称呼她“臧姑娘”。“水饺皇后”的真实遭遇  臧姑娘本名臧健和,1945年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命运造化,她自小就是个苦命人。幼年起,家里就没有父亲照拂;童年时,因遭遇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