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实践与反思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推进,各地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大规模培训教师的工作怎么做,实验教师遇到的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教师的教学观念怎么转变、学校领导又怎样管理、这些急切需要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可以说,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
  校本教研制度具有三大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它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学校成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三是教研机构及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校本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在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方面的意义;二是在调动和保护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方面的意义。
  
  一、确立目标,明确任务,增强开展校本教研的自觉性
  
  校本教研的提出是国家进一步推进课改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我们针对实践需要变革教研制度的一种必然选择。自课改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每一个课改成果的取得,每一项实验内容的深入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和高素质教师的创造性实践,只有这二者有机结合,才会使课改进程产生质的飞跃。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困境。首先,要从一定理论出发,直面具体学校的实践。其次,就先进理论在学校实践中贯彻实施而言,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种教育所具有的丰富多样的独特性,迫切需要在普遍原理指导下针对活生生现实而展开个性化的研究。最后,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者而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而教师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职业,教师素质的提高当然离不开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以提高其理论修养,但一方面由于培训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大规模集中培训难以经常不断进行,也不能惠及到每一位在一线从事实验的老师;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教师自身运用先进理念对教学实践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难以保证的,因此,须要开辟新的教师成长途径。
  这些矛盾和困难的存在,正是校本教研得以走入课改进程并发挥其独特作用的现实条件,因此,我认为大力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是深化课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
  第一,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这种沟通一方面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产生积极成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
  第二,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三,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校本教研既然具有如此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使这一新生事物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实践之中呢?首先,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而且也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展开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再次,逐步建立校本教研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诸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宽松的环境;最后,沟通校本教研与专职教研渠道,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采取以下工作策略:第一,加强学习,增进认识。通过学习,从理论上弄清校本教研的定位、实施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共同体的产生、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第二,开展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校本教研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起校本研究的基本力量。逐步建立省级、市级的专家库,把优秀人才汇集起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使校本教研倡导的“专家引领”这一环节在实践中落在实处。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每一学科都要选择1-2所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校或班级作为工作重点,教研员要沉到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一道共同探讨本学科校本教研具体展开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在各学科试点基础上,确立若干所学校作为校本教研的基地,
  
  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课改进程的深入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以学校作为研究的基础,构建学习化的校园文化
  校本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之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我们要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1.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必须拟定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自学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和教科室为单位,制订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首先,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其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学校还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的办法。为了探讨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再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课题研究的生命力,这些能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最后,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教课实况用摄像机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实践证明,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研的一种行之有效研讨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真诚拥护。
  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把教后记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的故事和轶事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二)转换角色,参与互动,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
  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在此过程中,教研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研员既是新课程实施推进者,又是实验过程参与者,那么,教研人员怎样引领校本研究有序进行呢?
  1、转换角色,创新方式,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全程参与
  过去教研员常以“权威”自居,在教研工作中,多是布置“任务”。新课程对教师和教研员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研员不再以过去的“权威型”、“任务型”的角色来引领校本研究。因此,首先要求教研员从转换自身角色做起,营造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与教师一道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通过“备—听—议—思—行”这种循环推进式全程参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参与互动,强化教研活动中的民主平等的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讨
  过去的教研活动,大多是教研员唱“独角戏”,教师是被动地听、记,缺乏主动性。在新课改中,强化教研活动中的民主平等意识,让广大教师在参与互动的情境下得到真正的提高。这里的参与互动,不仅仅指教师培训、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的平等对话,更多的是指教研员立足于教学实践与教师的共同探讨。
  3.引导行动研究,促进教学反思
  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协助教师作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三、直面问题,敢于创新,寻找对策
  
  要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决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
  首先,校本教研是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最终指向的,其目的在于改变学校的实际状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因而,一个有远见的学校,理应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向建立在科研基础上,以科研促效益、以科研求质量,但在实践中,有不少学校对此在理论上是明晰的,而实际做法却是大相径庭的,传统的经验管理,加班加点的苦干作风,仍然占有不小的市场,科研在很多学校处于一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必然导致大量科研泡沫产生。要改变上述局面,它需要教育管理者切实转变科研观念,全面把握“科研兴校”内涵,转变科研的作风和管理方式,创新科研方法,只有这样,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生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校本教研,才能真正兴起并逐步壮大。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本研究既然以学校内部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研究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实。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教书匠”的别称。很少有人把教师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另一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很少涉及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一方面缺乏研究的意识,把科研看成是教育专家的事、教研人员的事;另一方面缺少研究的能力,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而在农村学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再次,校本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尚不稳固,专家引领的渠道不够畅通。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的协作,靠团体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在研究中,研究者之间实际上构成的是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主要表现为大学教师(教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三种类型。但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研究与中小学实践之间断裂的现象十分明显,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大学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大学专业研究人员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教研员虽然与中小学教育密切联系,但一方面,校本教研在要求教师角色改变同时,也要求教研员角色的转变,这种也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研员面对的往往不是一所学校,要想深入学校和教师与其共同研究,在时间、精力、条件等客观方面上也存在一定困难,须要探寻新的工作方式;从教师共同体形成来看,由于过去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形成意识淡薄,目前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制度,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建立支撑校本研究持续运转的稳固共同体,须要在实践中逐步寻找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既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做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对学校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患者:男,28岁。主诉左侧面部肿物半年。半年前曾有面部外伤,治疗期间发现左侧嚼肌区有一肿物,较硬,无疼痛不适及面瘫等症状,未曾治疗。后觉肿物渐增大,但并无特殊不适。近一个月来肿物
目前,氟离子透入是小学生防龋的一种常用方法,但由于各地水质环境、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等因素的不同,这一方法结果差异较大。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市氟离子透入法防阔的效果,为今后学
下雨了,雨下得很大,一直下到傍晚。雨停了以后,大个子老鼠走出大门。哇,去学校的路上已经积了很多水,就像开了一条河。小个子猫也走出门口。“哎呀!”她立刻叫起来,“明天怎
故事作文D 2005. 1 最近班级里尽出怪事儿。王小毛在考试前喝了“聪明灵”口服液,说是喝了就聪明,就准能考一百分!可是,试卷刚发下来,他就趴在桌子上打起了呼噜。一百分没
冀政办函[1996]60号1996年7月11日省体改委制定的《国有企业增资减债的途径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有企业增资减债的途径和办法一、大力发
特约小记者证昊姓名:徐正性别:男记者证编号:tiantianshuxue002如果你也想成为我们的特约小记者,就赶紧行动起来吧!记得把你的照片和作品一块寄给我们哟!姓名:徐正昊年龄:7详
一、引言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会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其准确度就会降到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用这种仪器进行测量时,其测量结果的误差有可能将不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这几天,我发现妈妈经常偷看我的日记,这使我非常苦恼。怎么办呢?就这样让妈妈看吗?不行,这是我的隐私。和妈妈讲理?不行,一定会弄得不欢而散的。怎么办……有了!我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