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理清思路 朗读为辅——《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处理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6136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统编版教材七下的新增篇目,新增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结合单元提示和学情特点,即可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应主要抓住四个环节:梳理课文内容、摘录重要语句、圈画核心句子、仿照课文抒情,以此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其他文献
《沁园春·雪》从完成到发表,中间有十年间隔.这首词是1936年长征结束后在陕北写就的,直到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应柳亚子先生请求而写赠,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的《新民报晚刊》.这首词刊出即轰动山城,中国知识界很多人正是通过这篇大气磅礴之作才真正开始关注这位共产党领袖——他的才情与胸襟,他的志趣与抱负,他的个性与气度.人们也因此开始重新打量中国工农红军,渐渐加深了对中国红色革命运动的认识.
期刊
本教学涉及六个文本:1.毛泽东同志口述版“浏阳遇险”.2.故事来源的文本.3.英汉对照版“浏阳遇险”.4.谢觉哉写作版《记毛泽东同志(几个断片)》.5.谢觉哉节选版《浏阳遇险》.6.《毛泽东传》版“浏阳遇险”.其实也就是整本书阅读的群文阅读.教学始终贯彻审核、查验、求异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和评判能力.
期刊
课前准备:rn熟读课文,完成预习学案.rn通过学生写的初读体会,收集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rn学习目标:rn默读课文,学习圈点勾画的标记方法.rn抓住关键性词句,披文入情,解读人物.rn教学过程:rn一、导入rn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有的文章也像是一个朋友带我们认识另一个朋友,就像海伦·凯勒带我们认识了安妮老师,毛泽东主席带我们认识了白求恩大夫.今天,法国作家让·乔诺将带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植树的牧羊人.
期刊
寓言是比较适合改写训练的一种文体.在寓言的改写训练中,要注意改写的原则,寻找有效的训练途径.
茹志鹃擅长精心构思,巧妙剪裁,其作品的结构别具一格,这在《百合花》这部作品中有突出的体现,本文对其结构艺术进入深入分析.
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程度、学习支架的开发运用效果,以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体察与观照力度等与学生“懂而不会”密切相关;而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浅尝辄止的心态,忽视记忆的功能和对知识规律的漠视等也是引起“懂而不会”尴尬困境的重要原因.本文作者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剖析了“懂而不会”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学习困境.
江苏卷作文的备考教学经验与评价取向,是我们日常作文教学宝贵的资源,很值得借鉴.江苏卷作文命题与批阅,在近二十年的自主探索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严格的评价体系.江苏卷作文或者情境渲染后有话题引领,或者情境解说后有题目交代,或者以一段文学色彩浓郁的故事启示,或者以一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精致话语建构情境……很多人认为,江苏卷作文关注社会生活的特定对象、特定领域、特定细节.
期刊
《土地的誓言》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正处于“九·一八事变”的第十个年头,在那个无数人流离失所的历史时期,作者创作了这篇饱含深情且具有浓厚乡土意味的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乡土情结.
改变当前阅读中的不良状况,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走出“伪阅读”,迈向“真阅读”.可从创设个性化的课堂氛围、关注个性化的心灵视角解读、运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尝试进行探索.
探究《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万园之园的建筑美、激情想象的语言美和正义良知的人格美,抓住上述“三美”,可以让学生自主细致地阅读品味文章,与作品充溢的感情产生共鸣,景仰雨果先生宽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