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长道短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南徐——江蘇镇江古称;相峙——对阵,僵持。
  相——《汉典》: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问。~得益彰。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姓。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2016-2017)、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8)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忙年》获“冰心图书”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出版《盐河旧事》(人民文学出版社)等20余部作品集。
  徐——《康熙字典》:谦虚闲徐之义。子谓之姑徐徐云尔。——《孟子》;乃徐有说。——《易·困》;姓。徐习军,新时期第一批微型小说作家,作品曾获得首届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奖、中山文学奖、参花文学奖、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现从事微型小说理论研究,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微型小说研究”“江淮文化背景下的苏北当代文学研究”等省部级课题近20项。《江苏海洋大学学报》副主编,二级作家,江苏一带一路研究院连云港分院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
  当下,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学会、协会、研究会总总林林,“微型小说”“小小说”“微小说”“闪小说”等等也名称各异,更有文体、字数、题材、美学特征等等各种观念的争议。本期《金山》杂志改版并借微型小说作家相裕亭与微型小说理论学者徐习军之姓氏,开设“相峙南徐”栏目。相裕亭、徐习军两位先生多年来积极探索、研究中国微型小说的发展,他们各自怀揣着对中国微型小说发展的梦想,相峙南徐,争辩论道。然栏目的开设并非专为他俩而设计。我们期待的是有更多的微型小说作家、评论家、理论学者,更期待广大读者参与其中,展开论战,一较高下,从而推动中国微型小说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顾建新先生曾对我说:“想当年《收获》率先提出了小说的新写实主义,不仅轰动文坛,而且载入史册,这是永久的记忆。不烧火就不红火,改革办刊有思路才有出路……”《金山》——我们一直在坚守的纯文学初心。
  2019年夏末秋初,即台风“利奇马”袭击东南沿海的那几天,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在扬州宝应召开座谈会。会上,《金山》的主编严有榕老师与我相约,让我写一篇时下小小说(即微型小说,下同)有所争议的字数问题的文章。我说这个话题太敏感,你还是让我埋头写《旧事》吧,似乎是婉言谢绝了。同年10月中旬,接到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秘书长高健老师的电话,邀请我参加近期将在镇江举办的第17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8)颁奖仪式暨座谈会,再次勾起严主编与我相约的小小说的字数问题。由此,我便拍着脑袋,码出了下面几段文字。
  一、小小说为什么要有字数的限定
  小小说需要有一定的字数来限定吗?这个问题咱别急于寻求答案,先看一下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包括散文、杂文、小品、戏剧(剧本)等等,它们有字数的限定吗?有,还是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字数限定?我们不妨先以短篇小说为例,铁凝的《哦,香雪》、何立为的《白色鸟》、刘心武的《班主任》、史铁生的《在那遥远的清平湾》、鲁敏的《伴宴》,前面两篇,字数都在3500字左右,而后面的三篇,每篇都接近万字或超过万字,需要区分它们哪一篇是短篇小说,哪一篇不是短篇小说吗?显然不用,人家都叫短篇小说。再说长篇,毕飞宇的单行本《推拿》、阿来的单行本《尘埃落定》,与姚雪垠的《李白成》、张炜的四卷本《你在高原》、梁晚声的三卷本《在人间》以及前苏联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前者的单行本叫长篇小说,后者的“连卷”本,是不是该叫它们超长篇小说呢?没有。它们仍然是长篇小说。
  大家对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那么宽容,为什么对小小说如此苛刻呢?且煞费苦心地要把她的字数限定在1500字、1800字、2000字等等。有的专家、学者,甚至手持天平、卡尺、放大镜,去揣摩小小说是否在1500字以内。小小说这是怎么了?她是怎么惹下事儿了?我想,这个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小小说的初恋情结,形成了她固有的模式。
  小小说的文本模式,自明清、自先秦、自春秋,甚至更早就有了。但是,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她像是被埋在地下旷日持久的一粒粒闪光的“金子”,被人们淘洗出来,愈擦愈亮。
  那个时候,涌现出一大批颇为经典的小小说,如:修祥明的《小站歌声》、薛涛的《黄纱巾》、司玉笙的《书法家》、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孙方友的《女匪》等等。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小小说作家们。那时期的小小说的字数确实都很少,它们以“先入为主”的姿态,所传递出的信息及能量非常之大。许多评论家、大学教授、报刊编辑,包括我今天在这里举例说明,仍然是拿那一时期的小小说当范本。
  也就是说,那一时期“走红”的小小说,如母乳、似定理、像美国的宪法一样,被刻在石头上、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了,无形中营建出一种固有的小小说模式与范本——小小说可以“那样写”,不可以“这样写”。她的字数,也就在那一时期,形成了大致的范围。由此,便有人站在那一时期的小小说之“巅峰”,振臂高呼:“小小说要控制在1500字。”
  这种说法对不对,暂且不论。我们先看一下近年来小小说的拓展与完善,以及小小说所涉及的门类与空间,早已不再是先前那么“骨感”,而是羽翼丰满。
  目前的小小说涉及到系列、笔记、旧味、传奇、科幻、悬疑、穿越等诸多创作领域。当年的英俊少年(南丁语),已经成长为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再拿1500字来衡量,不亚于让一个成年人去穿他童年的鞋子。
  河南作家张晓林的《宋朝故事》,以及我近几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上所开设的《盐河旧事》专栏,每一篇字数都在2000字左右。善于较真的朋友,还可以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唯一一部微型小说集《俗世奇人》翻出来看看,数一数冯骥才先生的《死鸟》《冯五爷》《蓝眼》《刘道元活出殡》等,哪一篇的字数都在2500字左右。所以,当初“规范”的1500字,已经约束了时下小小说的拓展空间。如果,当初喊出1500字者,仍然抓住1500字舍不得放手,等同于建筑师早年为我们所规划的桥梁与道路,已经不适应当下人流、车辆的迅速发展。   其二,限定小小说字数,很难自圆其说。
  眼下,各种报刊征文,仍然强调小小说要框定在1500字以内,包括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的年度评选,评选范围也都限定在1500字之内。可在后期评审时,我们的评委们是否严格按照1500字来执行呢?显然没有。譬如,我那篇《看座》,先后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2016-2017)、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7)一等奖,其字数在2000字左右。再者,我们随手翻一下各类小小说的主流选刊,每期所选发的小小说,有几篇小小说是在1500字之内的?可以说几乎没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地站在闹市一角,悄声呼喊——小小说要在1500字之内。
  其三,倡导者本身是否按照一定字数去写小小说呢?
  是谁把小小说的字数框定在1500字、1800字、2000字之内?毋庸置疑,他们一定是很愛小小说才那样精心打扮小小说。可细心的读者,不妨打开倡导者的文本看一看,他们笔下的小小说,或者是他们所参与评审的各类奖项的小小说,是否都在1500字之内?可以说几乎都超出了他们自己划定的字数以外。这种作派,有点像时下“盅惑”年轻人到公共场所去闹事一般,教导别人往前面冲,自个却并没有身先士卒。
  二、小小说是怎样划定的
  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小小说?是小说中的人物多少?是小说中空间的大小?还是小说的语言法则?应该说这几个因素,都在左右着小小说这一文体。
  首先,小小说中的人物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一篇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两至三个就可以了,最好是突出一个主人公,这样的小小说容易把控、容易“贴住人物”写。
  如果,在一篇千把两千字的小小说中,出现了五至六个人物,可谓“众僧共托一碗粥”,很可能会把小说的聚焦点写散了。当然,你有很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且掌握通篇“浓墨重彩”处在何方,小说中人物再多,也不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视角。但是,这个能耐,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况且不是每篇小小说都需要那么多人物。
  其次,小小说的空间,也就是小小说的容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有人说,长篇小说,是一部历史;中篇小说是一段家史;短篇小说则是家庭中所产生的某些矛盾;而小小说或许就是家庭成员某一瞬间所发生的事件(是生活的横断面儿)。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小小说,就是以小见长,以小见大的。如果,我们把一篇小小说当作一部《清明上河图》那样去描述,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容量。例如,我前面所讲到的修祥明的《小站歌声》、司玉笙的《书法家》,他们的小说空间,或许就是车站站台上的一首歌,或许就是写在宣纸上的两个字:“同意”,无需作者去长卷疾书,这就是小小说自身所具备的空间。
  第三,小小说的语言法则。小小说有她独特的、精致的、秀美的语言,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所不能相比的。
  如果,拿一部长、中篇小说的叙述语言来写小小说,不亚于你将池塘里的水全部抽干,才能见到你要捕捞的某一条“鱼”,甚至找不到你要找的那条“鱼”。而小小说的写法,将省去你去“抽水寻鱼”的环节,直接把你带刺鱼市上去,让你一眼见到“鱼”就在这里,这就是小小说的妙处所以。
  一篇好的小小说,如果在前三行,或前三段里,还没有见到人物出现,这篇小小说极有可能是写“败”了。那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呢?三五千字写下来,仍然还在高山大河之间,仍然还在作家们娴熟的笔法中“游弋”的,多了去了。
  三、小小说到底要不要字数的限定
  如果,有人真要问我小小说到底要不要字数的限定,我的回答是肯定,要!为什么?我们先避开为什么,看一下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他们划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那么,小小说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按照小小说的语言法则、写作空间去行文,你写出来的肯定就是小小说。就像大街上的男人、女人、美女、“恐龙”一样,无需在脑门贴个标签,告诉人家你是男人、是女人,是美女还是“恐龙”,路人一眼就能辨别。这样一说,小小说的字数,基本上就有了答案。
  倘若你扬扬洒洒地写出了三五千字的小说,即使你在题花上标出你这是“小小说”,编辑和读者也不会认可你那是小小说;反之,如果你写出来的小说,仅在两千字左右,压根就没有超过三千字,你在题花上标出“短篇小说”,到了编辑和读者手中,人家也不会认可你那是短篇小说。我就曾做过那样的傻事——以小充大。把一组《盐河旧事》(三题)打上“短篇小说”的题花,寄到《飞天》编辑部,等见刊以后,人家仍然把她放在小小说的栏目里。
  这个左,可别少于1000字,因为千字底下,还有个“闪小说”在那等着;而右,也别写到3000字以外去,若是写到3000字以外,那可能就是“《哦,香雪》”了。
  一句话,别把小小说的字数限定得太死了。就目前小小说的各种写法、八方套路,把3000字以下的小说(含闪小说),归纳为小小说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3000字以内的小说,似乎没有被短篇小说所接纳。既然短篇里不接纳,咱们小小说就博爱一点、宽容一些,把她们(3000字以内的)都叫做小小说吧。
  一家之言,诸位看官,得罪了。裕亭这厢有礼了!
其他文献
暑假里,我讀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主编的《自然笔记》,这套书中最吸引我的就数金波爷爷写的《昆虫印象》。  打开这本将科普与散文完美结合的《昆虫印象》,我顿时被金波爷爷与昆虫相伴的奇趣童年吸引住了。  你听,歌声悠扬动听的金蛉子、嗓音幽细绵长的伏凉儿、叫声如泣如诉的乌英哇,一起奏响了大自然的欢歌;你瞧,五彩斑斓的蝴蝶、体态柔美的豆娘、披着黄马褂的金龟子在林间翩翩起舞……哈,原来每只虫儿,不仅有我们在
说好这节课要进行拔河比赛的,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开心魔法作文教室,等候光头老师的到来。  不知为什么,最近光头老师总是失眠,所以他随身带着“睡得香”冲剂,时不时喝一点儿,这样有助于晚上的睡眠。可能是今天冲剂喝得多了点儿,光头老师进了教室还在犯困,他什么也不想说,指着班长徐文浩说:“你!组织同学们拔河,十分钟时间,然后回来写作文!”  光头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没了人影。  十分钟后,徐文浩带着同学
【病文入院】  都是莎士比亚名言“惹的祸”  重庆市大渡口区钰鑫小学五(4)班 李婧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我似乎就因为这句话犯了错。  那天吃过晚饭,我拿起《鲁滨孙漂流记》看起来,故事中的鲁滨孙紧紧抓住了我的心。他生病时,我伤心;他丰收时,我开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睡觉的时间到了。照例,老妈为了让我睡觉,开始出招
1.会变身的漫画书幸运的妈妈怀孕的时候,被淘气的小孩撞了一个大跟头,幸运在妈妈的肚子里也翻了一个跟头,还打了两个滚儿。这件事影响了幸运的发育。因此,幸运的个子长不高,在学校永远坐在第一排,总被身后的讨厌鬼揪辫子、扔小纸团,还被他用墨水染黑白衬衫!  在幸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她的脸蛋又软又嫩,就像两块小面包。幸运的爸爸很喜欢捏她的脸蛋,因为手感实在太好了,他还邀请来家里的客人都捏她的脸蛋,结果幸运的
这座小园林美得像一幅画,除了一棵以一个极不和谐的姿势堵在那儿的柳树,一棵坚持了几十年的柳树。  “如果现在把它拔了会影响其他花木,再过几个月,到了冬天就把它拔掉,太影响园林的颜值了。”园主不屑地看了那棵柳树一眼,带着淡淡的厌恶,他终于决定要除掉这棵柳树了。但柳树听不懂,依然站得不成样子,柳条歪七扭八。  湖邊盛开着一大片肆意飞扬的桃花,那娇嫩的粉色如同姑娘脸上羞涩的笑,灿烂怡人。太阳在湖面与花瓣的
“快一点儿!”妈妈在一旁大声吼道。无奈之下,我只得言听计从,每前进一步,就感觉离“万丈深渊”近了一步,终于又一次站到了我的“噩梦”——体重计上,体重计立马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当闪烁的红色数字静止下来,我看了一眼,天哪!我立马用脚踩住。“别挡了,我看一下。”妈妈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好女不吃眼前亏,我很不情愿地挪开脚。“52公斤,又重了,必须减肥。”妈妈吼道。  我痛苦地捂住耳朵。我知道“人生有起也
开心魔法作文教室又要开讲了,大家充满着期待,因为每节作文课都充满着悬念,都有新奇好玩的东西在等着大家。  没想到今天光头老师一进教室,就说了一句很无聊的话:“上周我们布置了作业,让大家读了一本书——《35公斤的希望》,這节课就说说你们的感想吧!”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感想——”  “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光头老师有点儿恨铁不成钢,“一个人如果没有感觉、感受、感想,还不如做木头人呢!”  “嘻
写了半天作业,有点儿心烦,我想起好久没玩游戏了,真是心痒手也痒啊。于是一把抓过平板电脑,开始玩我最喜欢的跑酷游戏,越玩越兴奋:“哈,游戏里的世界真幸福啊,我要能天天这样玩就好了!”  突然,一个声音大声说:“你那么喜欢游戏,就来玩个够吧!”“谁呀?”我吓得四处张望。咦,这是什么地方,既陌生又似曾相识!一个熟悉的人站到我面前。天哪!这不是刚才在游戏里被我指挥着奔跑的小人吗?怎么和我差不多高了呢?我再
大人们常说:赚钱不易,花钱要珍惜。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  寒假的一天,妈妈让我去自家开的餐厅帮她,说是做得好有奖金。我刚到餐厅,妈妈便开始给我分配任务。第一关,“洗菜关”。我左手一把小刀,右手一棵大白菜,手起刀落,先除菜根,不一会儿,一棵白菜就收拾好啦。剥掉残叶,就开始洗了,我洗得很仔细,一个缝隙都不漏掉。我把洗好的白菜交给妈妈检查,合格,奖了我两元。  第二关,“点菜关”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奇怪,轮子老师在西游国作文班里不教作文,倒是领着大家读起了《笠翁对韵》。同学们个个纳闷不已。  “古人对对子,要用到对比,刚才大家读的内容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写诗歌,很多诗人也用了对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是极好的例子。今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