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气副词英汉翻译赏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在底层文学的书写中,作家通常是以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为题材,以此唤起读者对现实的关注.然而,这些关于苦难的题材往往会有令人审美疲劳之嫌.因此,温情叙述的小说模式便成为底层
摘 要:文体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确切地说,它是将语言学和文学批评联系起来的跨学科学科。现代文体学已问世一百多年且发展了很多的分支学科,自其问世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通过文体学来研究文学作品。因此本文以文体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音、句法和意境三个方面对许渊冲先生的《江雪》英译本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文本的分析发现,许先生的翻译虽语音优美且在句法上与原诗对等,但在意境描写方面有所欠缺。  关键词:文体
摘 要:本文对陌生化创作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红楼梦》中陌生化处理的应用,从叙事视角及言语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陌生化创作的意义及其需要把握的度,对于文学创作陌生化手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陌生化创作;《红楼梦》;叙事视角;言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文学创作要求的是独特新颖,能够吸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紧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影视节目作为文化传递的载体之一,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在文化交流中起着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被国内外学者译成了不同的译本,都具有不一样的魅力.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春晓》的三个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词汇
摘 要:诗歌的情感表述与其意象的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意象造就了不同的诗歌意境和情感倾向。“杨柳”作为文学意象,从古至今一直倍受青睐,它的频频出现,包涵了丰富的内涵、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在那些以“柳”为意象的诗词中,文人墨客借助其纤弱的姿态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并以其引申的寓意来着重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柳;古诗词;意象;纤弱;愁绪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