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译林版)“storytime”教学板块中“微游戏”教学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小学英语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小学英语(译林版)“story time ”中实施“微游戏”对于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升story time 教学板块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story time 教学板块 ; “微游戏”
  【作者简介】许联欢,江苏泗洪姜堰实验学校。
  小学英语(译林版)“ story time ”教学板块是整个单元的教学核心,它包括新知单词、新授句型和新学语法等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重复式的信息输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持续兴趣,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该板块的兴趣呢?在“story time ”教学板块中添加“微游戏”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意义的教学尝试。
  一、“story time ”教学板块中“微游戏”的本质解析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微游戏”,也是精练游戏,指在内容上少而精,操作时间短,对新知教学内容的呈现具有良好铺垫,对巩固认识新知具有正面推动作用的英语教学游戏。特点:1.游戏操作的目标指向性强,以关注和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新知内容的关注度为主要目标。2.游戏操作内容的难度适中,以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为第一原则。3.在操作的过程中以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为先。4.简易和自然是亮点。
  二、“微游戏”教学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的不足
  1.“微游戏”内容过于微小,导致偏离情境主题 。
  案例1: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 “story time ”教学为例,主要教学内容是: 能听懂、会读、会说magic, clever, foolish, though. He liked new clothes. Two men visited the king.等。某授课教师开展的一个微游戏,教师PPT呈某个学生在过去某个节日穿着及参观某地的照片,要求学生在组内讨论,用一般过去式进行描述。T: Look at him? Where was he ? Where was he visit ? 学生们的回答是:Ss:Did he happy ? Ss: Yes , he did .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点放在了“happy”上,偏离了过去式visit、was 等表达,学生未触及应习得句型、词汇。
  2.“微游戏”的教师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互动完成任务。
  案例2:以译林版《英语》四级下册Unit8 How old are you ? (story time )教学为例,教师呈现Yang Ling的图片,教师提问:
  T:Why does she stay in bed ? 教师让学生之间比赛回答,答应给予奖励。Ss:——.
  学生的反应是比较沉默,因为这个游戏虽然有互动和激励的积极因素,但是学生被问的一头雾水,学生没有有效的信息输出来源,学生的表现自然比较沉闷了。
  案例3: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季节类单词和句型“ We like——. We go——.”时设计了两个微游戏环节:
  1.通过看人物的穿着,说出相應的季节。2.在这个季节,说说自己通常做的事情。教师给出的奖励是表达正确、流利的学生得到不同季节的帽子。学生对于这个游戏很是期待!
  T:Look, what season is it ?
  S1:Spring / Autumn .
  T: Let’s fill in the blanks. (教师给出一个填空习题,要求学生填出横线上所缺的季节单词。)
  在这个微游戏中,在开始阶段学生对老师提供的奖励,能得到帽子很兴奋。但是在推测出正确的季节单词后,教师没有兑现承诺,而是紧接着做填空习题,学生立刻“被”投入到紧张的习题练习中。“微游戏”本身流于形式,学生做习题成了主流内容。
  三、“微游戏”教学的新的教学实践
  1.明确“微游戏”的功用。
  (1)五、六年级的“微游戏”要侧重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流畅度,学会用英语正确、流利交流和表达相关信息。
  (2)三、四年级的“微游戏”要侧重创设自由、自信、自然的教学情境,学生开心的学习英语是无价的,在学生学习英语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是的无比重要。
  2.细化“微游戏”的实施范围和实施过程。“微游戏”不能只让固定的、有限的几个学生参与,各个实施步骤也要合理有效。它的实施过程,要有新授句型、语法的支撑,要有主题和实际的意。教师更要做好课前的准备,要多培养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以及语言储备。
  3. 细分“微游戏”的实施类型。
  (1)语言称述类“微游戏”。
  (2)图片记忆类“微游戏”。
  (3)相关主题的交流、表达类“微游戏”。
  (4)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类“微游戏”。
  四、结束语
  小学英语“微游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内容和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会是一场有滋有味的学习“盛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性交流越来越普遍,为了良好解决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交流问题,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翻译的研究。尤其商务英语翻译,在世界贸易不断增多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英语翻译与其他种类的翻译有着一定的区别,传统的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使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将功能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摘要】读写结合的训练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整合和加工输入信息,从而完成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写作任务,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结合《牛津高中英语》第十模块第三单元阅读文章的具体教学,探讨了如何在阅读训练中,逐步为学生扫清詞汇、表达和结构方面的障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写作信心。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写作训练  听、说、读、写常被看作是语言的四种基本能力,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四种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职英语在课堂上的教学。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变更教学思想观念、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补充英语教材内容、增强必要的测试和考察,并且积极开展课外学习锻炼的活动。本文主要是根据高职英语的学习现况,讨论如何把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并且
【摘要】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运用“学材化”理论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发现该教科书在内容的遴选、组织和呈现方式等三方面都体现了“学材化”特征。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该套教科书时,应转变观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材化”教科书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教科书 学材 学材化  教科书,也称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国际战略化的需求,国家要求高校实行教育转型,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重应试、轻应用”的问题。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由通用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转变,以落实国家提出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转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曹仁松(1971- ),女,汉族,山东烟台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而写作能力作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语法结构不合理以及词汇使用错误等问题。本文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写作教
【摘要】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高,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焦点和主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文化教育就成为了科技发展的基石。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对待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做着不懈的努力,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的主流代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水平的变革和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在教育水平不断前行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已经
【摘要】学讲计划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进去,讲出来。其中“讲”是输出,是改变传统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从敢讲、会讲、众讲、乐讲四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讲计划;敢讲;会讲;众讲;乐讲  【作者简介】许浩( 1976.05-), 男,汉族,江苏睢宁人,睢宁县魏集中学 ,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学讲方式中“学”和“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讲”是输出,是改变传统
【Abstract】Redundancy is a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appears in every level of language and it is internal to langua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redundancy through diffe
【摘要】商务文本翻译分为全译和变译。翻译求似律认为,全译追求译文与原文的语意极似、语形极似和风格极似。变译中,译者根据特定翻译目的,会对原语采用非常规翻译方法,从而产生特定译文。按照译者层面因素,误译存在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种类别。有意误译即为变译,无意误译即为翻译失误。从翻译标准层面看,误译是译文没能实现或只是部分实现了与原文的意似、形似和风格似,且对译文读者造成误导。在全译视角下,误译是衡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