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而互动式英语教学恰好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彰显、教师角色得到准确定位,教学行为发生真正改变。
一、尽量组织好一堂课前几分钟的内容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一堂课的开端好,也等于是整堂课成功了一半。在实践教学中,课堂前几分钟可谈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谈国内国际的新闻等,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课文与现实脱节,而且关注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这一课的兴趣。除了谈国内国际的新闻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谈,引导他们谈他们自己身边的事情。对那些好一点的班级,我们还让学生在课前作值日报告。刚开始可以指定报告的内容,让学生事先准备,后来随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做即兴口头作文,这也是为以后的口语考试做准备。
二、通过情景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在传授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当组织者、示范者、指导者,应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问路(Asking the way),借东西(Borrowing some—thing),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购物(Shop—ping),问候(Greetings)等,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让学生融入角色中去,既趣味盎然,又培养了动口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既让学生体会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进行各种语言操练活动
在对话教学中,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本单元及以前所学的句型,自创情境,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评比。同时加强巡视,及时指导、点拨或亲自参与。长期坚持,既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优、中、差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既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均等的学习机会,又能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承受失败的心理品质。要使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话题的选择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高中生应选择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话题,并让学生通过努力,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2)话题的选择越具体越好,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通常让学生谈谈假期生活。话题太大,学生不知从哪谈起,可以给各组指定题目。如:“What did you do in your vacation?”“Where did you goon weekend?”“How do the people in your hometown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等。有时也事先让学生准备材料,这样一来在小组活动中就有充足的资料,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
(3)组内成员的英语水平不一,讨论结果让学生轮流作汇报,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成绩差点的,组员可帮助他完成。鼓励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
(4)用英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一项规则。违反规定要有惩罚措施,如用英语汇报小组讨论整个情况、唱英文歌曲等。
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短剧
高中学生对简单的交际活动已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对心智活动的兴趣与接受程度越来越强。为适应学生这一心理需要,遇到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就让学生以小品、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自愿结合组成小组,本来剧本只有三个人物,我却要求每组6至8人来完成,目的是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更多人物形象。教师要事先了解情况,让准备充分的小组先表演,起示范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如:3A教材中的Lesson 41-42 The Merchant of Venice,让学生自由结合,将课文改写成短剧表演,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①全体学生都是演员。
②表演时可有自制的简单的道具。
③台词不拘泥于书本,可以适当发挥。
④内容可以演绎,充分发挥想像力。
任务下发后,学生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得非常出色。有的小组增加了原文没有的情节;还有的小组靠大家的想像编出甚至连原著都没有的情节。其中一个小组的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娘Portia和新郎Bassanio穿上结婚礼服,伴随着音乐,手捧鲜花,双双走进教堂,在牧师的主持下举行庄重的结婚典礼。他们把手放在圣经上,发誓相伴到永远……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成六、七个组,都各具特色,演得逼真,看得入迷,争先恐后,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
五、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教师要给予不同的评价:“Thank you”“You did agood job”“Try next time”等等,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在纠正错误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切不可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优秀生,忽略中等生及差生,否则,教师就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一言堂,而是欢乐的天堂。
一、尽量组织好一堂课前几分钟的内容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一堂课的开端好,也等于是整堂课成功了一半。在实践教学中,课堂前几分钟可谈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谈国内国际的新闻等,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课文与现实脱节,而且关注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这一课的兴趣。除了谈国内国际的新闻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谈,引导他们谈他们自己身边的事情。对那些好一点的班级,我们还让学生在课前作值日报告。刚开始可以指定报告的内容,让学生事先准备,后来随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做即兴口头作文,这也是为以后的口语考试做准备。
二、通过情景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在传授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当组织者、示范者、指导者,应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问路(Asking the way),借东西(Borrowing some—thing),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购物(Shop—ping),问候(Greetings)等,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让学生融入角色中去,既趣味盎然,又培养了动口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既让学生体会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进行各种语言操练活动
在对话教学中,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本单元及以前所学的句型,自创情境,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评比。同时加强巡视,及时指导、点拨或亲自参与。长期坚持,既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优、中、差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既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均等的学习机会,又能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承受失败的心理品质。要使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话题的选择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高中生应选择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话题,并让学生通过努力,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2)话题的选择越具体越好,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通常让学生谈谈假期生活。话题太大,学生不知从哪谈起,可以给各组指定题目。如:“What did you do in your vacation?”“Where did you goon weekend?”“How do the people in your hometown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等。有时也事先让学生准备材料,这样一来在小组活动中就有充足的资料,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
(3)组内成员的英语水平不一,讨论结果让学生轮流作汇报,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成绩差点的,组员可帮助他完成。鼓励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
(4)用英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一项规则。违反规定要有惩罚措施,如用英语汇报小组讨论整个情况、唱英文歌曲等。
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短剧
高中学生对简单的交际活动已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对心智活动的兴趣与接受程度越来越强。为适应学生这一心理需要,遇到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就让学生以小品、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自愿结合组成小组,本来剧本只有三个人物,我却要求每组6至8人来完成,目的是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更多人物形象。教师要事先了解情况,让准备充分的小组先表演,起示范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如:3A教材中的Lesson 41-42 The Merchant of Venice,让学生自由结合,将课文改写成短剧表演,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①全体学生都是演员。
②表演时可有自制的简单的道具。
③台词不拘泥于书本,可以适当发挥。
④内容可以演绎,充分发挥想像力。
任务下发后,学生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得非常出色。有的小组增加了原文没有的情节;还有的小组靠大家的想像编出甚至连原著都没有的情节。其中一个小组的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娘Portia和新郎Bassanio穿上结婚礼服,伴随着音乐,手捧鲜花,双双走进教堂,在牧师的主持下举行庄重的结婚典礼。他们把手放在圣经上,发誓相伴到永远……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成六、七个组,都各具特色,演得逼真,看得入迷,争先恐后,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
五、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教师要给予不同的评价:“Thank you”“You did agood job”“Try next time”等等,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在纠正错误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切不可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优秀生,忽略中等生及差生,否则,教师就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一言堂,而是欢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