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现今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现在的课堂讲授中,课堂气氛枯燥,讲授刻意形式化,学生被灌入的东西多,但是真正理解、消化的东西少。为此,教师应把书面上抽象的内容替换成生活中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组织教学,让数学教学更加有趣、生动、贴近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理解;生活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其教学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即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新教材选取的教学题材往往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如选择学生熟悉的操场、教室等地点;踢球、游泳等活动;购物、乘车等情景,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学生生活的环境毕竟是有差异的,教材编写的情境难以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尊重这种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在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的情况下,把教学题材做一些改进。
  例如:在教学“认识公顷”这一课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平方米这个单位的概念的建立还是较容易的,但是在建立公顷这一概念时,只凭借1公顷=10000平方米这一信息,让学生体验1公顷究竟有多大就十分困难了。因此,这时实际的体验一公顷的大小就是最好的手段。恰巧学校的操场大约为1公顷,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沿着操场走一走,这样学生的体验就深刻了。因此教师在读教材时要在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选用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的实体,从而增强亲近感,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不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学没有贴近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搭建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并且怎样将大量的生活材料呈现给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題。我们可以把学生触手可及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学生不易收集的资源,教师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再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决心。
  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课前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然后课上汇报。学生发现的信息有:超市中有些物品的价格用到小数、跳高和跑步成绩用到小数、各种建筑物的高度用到小数等信息,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在教学中让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生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四、操作中体验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而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五、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到商店进行购物,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又如:学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学校设计花坛。这种模拟生活问题的情景练习,可让学生热情高涨,发言积极,并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并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促进了学生的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
其他文献
列宁是社会主义实践第一人,苏维埃成立初期,他试图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尝试失败后,在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背景下,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迂回过渡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明确的价值认同,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着这样的理论导向和价值认同,充分发挥其引领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
<正>2012年起,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慕课,因其开放性、便捷性、灵活性、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不分国界学习者的追捧,以传统教育挑战者的姿态掀
笔者从高职农业行业英语教学现状,高职农业行业英语教材的选材及实践教学启示等方面展开对高职农业行业英语教学与教材建设的探讨。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我们采访了 著名物理学家聂玉昕教授。 物理启蒙 聂玉昕教授是第八、第九、第十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参加过 12次全国政协会议。他经
高中阶段,学生在经过几次考试以后,会产生一种想法: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语文考试拉不开距离,学了又不见提高。于是,语文课堂的低效现象存在,语文的地位岌岌可危。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许多教师并未真正地把口语教学摆在它应有的位置上;或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本文分析了制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多数情况下是有声的。语言教学的最终日的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流的能力。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