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殖民隐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小说《白鲸》的文本分析,讨论了作品的殖民隐喻。在《白鲸》中,不但 “裴廓德号” 捕鲸船本身在文中有着明显的殖民象征,以船长为首的全体成员所组成的集体也喻示着殖民的权力体系;《白鲸》还表现了西方白人对其他种族人群的异化;其中最重要的殖民隐喻要算对白鲸莫比迪克的恐怖神秘的渲染。
  【关键词】《白鲸》象征异化权力体系
  
  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在作者生前并未引起很多关注,但在赫尔曼·麦尔维尔去逝后,它却引起了读者及评论家激烈的评论。有人认为它是民族史诗的巨著,有人却认为它甚至连小说都不一定算得上[1](P251)。,今天,经过时间的沉淀,大多数读者都会把它当成一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因为它不但跨越了浪漫主义成为极其现代性的一部新颖之作,而且意义丰富,主题多维,为我们对小说文本的释义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典范。《白鲸》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似乎很少能跟美国帝国文化有所关联。其实刚好相反,美国的帝国主义扩张精神早在其建国之初就以民族精神的外衣显现出来[2](P74),到十九世纪中叶,其淘金热潮事实上是这样扩张精神的一次内部演练。《白鲸》作为帝国扩张前期一个小说文本,必定会留下历史的印迹。如果我们仔细解析小说文本,就会发现《白鲸》中有很多殖民隐喻。这正是美国帝国主义扩张精神在当时的小说文本中留下的痕迹。正如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 Said)所说:“在库柏,马克·吐温,麦尔维尔及其他作者的作品中,一种可以与欧洲匹敌的帝国主义主题已在美国出现。”[3](P63)本文认为,在《白鲸》中,不但 “裴廓德号” 捕鲸船本身在文中有着明显的殖民象征,以船长为首的全体成员所组成的集体也预示着殖民的权力体系。
  《白鲸》中的捕鲸船很有深意。以实玛利在上船之前去梅普尔神父的教堂里时,看到神父的讲坛就做成了一艘捕鲸鱼船的形状。在捕鲸沿途,“裴廓德号”也遇到了其他很多捕鲸船,如“处女号”,“玫瑰蕊号”,“单身汉号”,“欢喜号”等。这些名字或者暗喻,或者反讽,都表明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我们不得不揣测,作为贯穿捕鲸全程的一条线索,“裴廓德号”的取名肯定有其深层意义。其实,“裴廓德”(Pequod)原指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印第安部族的名字。这个部族历史悠久,以英勇善战著称,是美国土著民族的杰出代表。可惜在白人踏上美洲土地后,这个印第安部族被欧洲的白人看成撒旦的使者。整个部族,包括妇女和儿童,遭到白人的残酷虐杀。“白人为了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一方面对印第安人实行武力驱逐、残酷剿灭的政策,另一方面又以《圣经》等对印第安人实行精神麻痹。”[2](P195)到麦尔维尔创作《白鲸》时,裴廓德人已被白人剿杀至半。裴廓德部族是美国本土诸多土著中的一支,其遭遇也是印第安部族中命运最为悲惨的一支。这样看来,裴廓德号的命名并非巧合,因为它表现了印第安人命运。
  然而这个“裴廓德号”这个名字也并非取自其本意,而是一种反讽。因为如果我们把白鲸当作是被殖民者的征服对象的话,我们就可以完全理解捕鲸船的使命。而其捕杀白鲸的结果也表明其殖民隐喻的最终结果。《白鲸》中“裴廓德号”捕鲸船工作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使命,而是带着好奇、带着仇恨满世界去追捕白鲸。这和当初欧洲人在寻求黄金的狂潮下开辟了新航路如出一辙——因为当初正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当时的殖民狂潮,而当初殖民者的先锋正是想要探险猎奇,征服未知的海洋和陆地才进行殖民活动的。“裴廓德号”旅程路线喻示了《白鲸》的殖民梦想:它跨越了合恩角,好望角,太平洋,印度洋,向东走到了南海,日本海。这趟航程本身就是跨洋之旅,更何况小说中旁征博引,见证了一路上黑人,波利尼西亚人,亚洲落后国家和东方海盗等异族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裴廓德号”并非是被殖民者,而是要去征服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的殖民者的一个隐喻。
  如果再审视一下“裴廓德号”船上的装备,我们更可以证实以上得出的结论。它“本身就是一个设备齐全,人力配备充足的生产中心。”[4](P8)船上不但装备有象限仪、罗盘针、测程仪、绞盘、绞索、叉柱等名目繁多的用于航行和捕鲸的武器,而且还有处理鲸油和鲸皮的专门方法和地方。“裴廓德号”的眺望台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美国的华盛顿将军被比作桅顶眺望者,而且法国的拿破仑将军和英国的纳尔逊海军大将——两位南征北战的将军——都是自己的国家“桅顶眺望”的一个象征。由此可见,“裴廓德号”和后来美国东征西讨的海军战舰有很多相似之处。其目的是要征服世界。
  捕鲸船作为征服工具具有重要的殖民象征。然而更明显的殖民象征却是《白鲸》中“裴廓德号”船上所有成员所组成的一个权力体系。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福柯的“圆形监狱”的比喻。中心权力话语以圆形监狱的“中央监视点”作为权力实施的核心,监视个体的身体、姿态与日常行为。权力在统治各种不同的人和民族时,也可以象对一个人那样起着直接的作用。这种权力体系具有金字塔式的结构,由至高点呈网络化地往下分布。由此可以覆盖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不同的民族和文化[5](PP36-37)。这正是殖民主体所拥有的权力体系。
  正是由于这种权力体系,“裴廓德号”上面的捕鲸航程才能继续。首先,权力机构的顶端有亚哈,他的名字在《圣经》中能找到原型。《旧约》记载,古以色列民族分裂后北方以色列国第七代国王的名字叫亚哈,国王亚哈战死在疆场。白鲸中的亚哈同原型一样有计谋,有才能。但他的计谋与才智用在满足复仇的欲望,让他成为一个阴险可怕的人。如果说大白鲸莫比迪克是企图被征服的对象。那么亚哈就是一个凶猛阴险的殖民者的隐喻。亚哈是南开特人,同样,“这个水陆世界的地球有三分之二是南塔开特人,因为海洋是他们的,归他们所有。”(P78)在《白鲸》前半部分,亚哈船长始终没有露面,显得异常神秘。而他的神秘本身就是这种权力的保障,另外他的流利口才也为这种权力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为了征服白鲸,他不惜遍体鳞伤,孤单寂寞,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带着一群水手,满怀愤恨要走遍天下,去追逐一条大鲸。位于权力体系顶端的亚哈成了一个不敬神而又象神的人物,他进过学堂,也吃过生番,正是这个职位的理想人选。他的经历表明他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改造对方的思想文化来加以征服,而在另外一些时候也可以通过武力对他们进行压制,而对待自己的下属时他正是使用了这两种方法来保证他的权力畅通无阻。这样在大家眼里,他就“一向严格要求别人只是绝对的,毫不犹豫地服从。”(P183)斯达巴克看得很清楚:“他对他上面的人倒是挺民主的,可是,怎样对下面的人逞威风啊!”(P207)这个权力层层贯彻,成了二副斯塔布说的:“他是我的上司,他也有他的上司。“(P211)
  位于权力顶端的还有大副斯达巴克和二副斯塔布。我们虽然斯达巴克被认为是民主和理性的代表,不过在亚哈权力的重压下他只能屈服。当他与亚哈关于是否追捕莫比迪克有尖锐的意见冲突时,亚哈抓起一只实强的滑膛枪,直指着斯达巴克大吼大叫:“主宰人间的只有一个上帝,主宰‘裴廓德号’的是船长。”(P585)权力结构再往下就是标枪手魁魁格、费达拉、塔斯蒂哥等。我们可以看出,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全是白人,而最出力的标枪手却全都是白人所谓的异族人。这种权力体系是否是“裴廓德号”所独有?如果说这个船长可能统驭全船而发号施令只是一种特例的话,作者分明在小说中提到:”世界就是向前驶出的大船”(P49)而“这个世界有三分之二都是属于南塔开特人的。”(P78/79)而船上的那些下层水手,也主要是由一伙混血的背教者,光棍和生番组成。这也和当初欧洲殖民者先驱的情况相同。
  这种权力体系等级森严,甚至在吃饭的这个问题上都能体现出来:船长和大副二副依次入座,然后以相反的次序退席。而只能在首桌之后,标枪手却才能在随后“享用”残羹冷饭。船长室好象只属于船长一个人,“‘裴廓德号’的大二三副和标枪手们,与其说是住在船长室里面,不如更正确地说是住在船长室外边。”(P187)在这种权力体系下,我们可以看到被同化的异族,如魁魁格、费达拉、塔斯蒂哥等为了生存,都不经意地充当了这种的权力的陪衬宣传品。魁魁格是浑身刺花、人高馬大的南太平洋岛民;塔西蒂哥是印第安人出海口处的红种印第安人;达古是高大健壮的黑奴。而正是这些人处于捕鲸的最前沿,乐于为这种事业服务。这正是殖民话语的一个体现,它似乎表现为这样一种趋势:如果谁不遵从,就会遭到集体暴力的惩罚。水手以实玛利在其中的角色就更为微妙,他算是个游走于两极为生存而沉默的人,从不惹恼上司,也不得罪其他的水手。也正是这种沉默最后让他保住了自已的性命。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斯达巴克, 然而他的抗争也并没有使这个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因为势单力薄,他最后只能放弃。
  《白鲸》写于美国民族强盛之时,被认为是展现美国精神的美国本土文学的典范[6]。但是,对小说文本的解析可以看出,正是在民族精神的外衣下,殖民的思想已经萌芽。“美国精神”本身也是理想主义和机遇的融合,其边疆的不断拓展也为帝国文化思想准备了条件。这些思想都可以从《白鲸》中找到痕迹。由此可见,《白鲸》的小说文本是一种美国帝国的殖民隐喻。
  
  参考文献
  [1] Gale Research Company,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Vol12[C].
  [2]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
  [3] Said,Edward W.Cultural and Imperialism[M].
  [4]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Z].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其他文献
新生人学之初,总有许多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感到不适,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不能尽快解决,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造成较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新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使学生尽快并顺利渡过适应期,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生适应期心理特点    心理适应性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
课改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直至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正是优化学习环境的重要方法,值得实践和研究。本文讨论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问题,请大家指教。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在遵循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思想指导下,坚持面向
【摘要】教师威信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产,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他是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但是,新的形势给传统的教师威信带来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威信形成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威信教育权威新课程改革    一个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除了具备教课的学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这种组织能力靠的就是教师的权威。研究表明,教师的
作文教学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除了狠抓阅读教学、狠抓作文教学和训练外,对学生作文的评阅也不容忽视。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每次作文情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作文进行评阅。    一、注意评阅对象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    老师在评阅学生作文时,要注意评阅对象,不同的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评语。对于初涉作文的小学生
摘要 新课程已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迁移能力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数学教师,基于学科特点更应该注意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学习迁移 纵向迁移 数学思想 知识结构网    所谓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行为规范之中。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低级段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制约了数学教学中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从而给课堂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灵活运用各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
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方法、进度等方面和自觉自主的学习。它是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语文教学应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必学习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预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  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文
【摘要】随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英语教材的普及与推广,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英语教育理念,有效性地使用教材以及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成为了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它要求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英语教学的观念、内容、目标、策略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我县都得进行小学六年级的阶段性测试,以此考核学校、教师的进行业绩。学校组织小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学数学的摸底测试,为了在数学复习阶段进行有效的复习,学校安排我对这次小学数学的摸底测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便于在数学复习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做出相应的复习策略。  这次数学摸底测试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信心激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