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生存、发展、并对社会有益。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所以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对国家事业的发展由为重要。本文就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表现之一,它是以个体的神经系统,健康为基础的,是个体能够持续对环境做出良好适应,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适应能力。总之,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适应和效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不同的是“它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对心理健康的描述通常采用“常态”、“变态”或者采用“正常”、“异常”等术语。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是相对的,心理正常与异常是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到目前也无统一定论。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四种表现:(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而曼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十条:(1)有足够的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国内对心理健康有研究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也与此大致相同。
  
  3心理健康的意义
  
  3.1 心理健康是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
  一个社会成员不能要社会适应个人,而只能个人去适应社会,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已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思维机能紊乱,无法正常调节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和人际关系,甚至无法适应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给本人和他人造成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危害。
  
  3.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健康就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对生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有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导致的疾病也称“心身疾病”。
  
  3.3心理健康与个人事业成败
  美国教育家黛尔·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知名人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上具有优势,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詹纳是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他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他从体育竞技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之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这部分人受到高等教育,未来将担负国家管理与建设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以上升到与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在受到其它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政治、道德、修养等教育范围内,应当融入到各类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育人的标准的重要指标来认识。
  
  5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在校大学生有心理疾病的是极少数,这需要进行医务治疗,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在校大学生较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问题,也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家庭社会工作学习等环境中,长期或短期受到刺激和习惯的生成,在思想心理产生不协调的反应和肢体行为,其不够成心理疾病,因程度轻微,所以称为“心理问题”。
  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只就较普遍的倾向性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其主要表现:以自我为中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主动、同学之间团结不够,甚至有部分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出现打架斗殴现象。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产生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照顾,所以思想上心理上依赖性强,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除了父母和照顾自己的人不愿意也不想、也不会和其他人正常交往。人际半径窄小,有一定的自闭性。还有的学生不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弱,心理思维无序,容易激动、情绪大起大落,遇到复杂事物畏首畏尾,为难情绪大,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有逃避现象,甚至有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心理。
  在校大学生有心理疾病的是极少数,但有轻微的心理问题的或心理倾向的比较普遍,我们应当重视极早发现,进行正确的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6解决的方法和手段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等重要,解决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家庭学校是主要关注的对象,学校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加强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劳动锻炼,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加强关心他人的教育和提供关心他人的素材和机会。要从思想认识上使学生认识到为他人为社会作有意义的事,是自身的责任应以此为荣,是体验人生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教育学生要学会容忍、学会宽容,要善于理解他人、原谅他人所犯的错误,并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要改正以自己的好恶来衡量他人的言谈举止,要学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和思想中考虑,涉身处地的体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多联系,及时联系共同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心理良性循环的生活学习氛围。
  在加强学校教育关心的同时不能勿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首先要改正锻炼不足,不敢要学生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做的事,一味的由家长代替,只关心学习,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为他人做有益的事,只注重学习而忽略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教育子女要先从做人开始,人品教育不够,其它无从谈起。良好的行为是良好的心理作基础,只有良好的心理,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能够接受批评,虚心听取批评,正确对待批评,从批评中汲取教训改正错误修正行为,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7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7.1体育课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课是全日制在校生的必修课。有其特定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课中教、学、练,充分体验超越自我和集体合作的感受,个人的努力与集体合作,个人竞争与团体对抗。在体育运动规则的制约下来规范参与运动人员的运动行为。在教师的教学和指导练习下进行自我练习和教学比赛。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可见,体育课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其它教学过程不可替代的。
  
  7.2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作用
  体育运动本身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努力练习改进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增强体质这是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的保证。在集体项目运动中体验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同时又可体验个人必须与集体合作才能更大的发挥个人的作用,而且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要个人服从集体的需要。在比赛中不能随心所欲,要控制情绪遵守运动规则和体育道德,增进人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些都将对心理健康起着良好的作用。体育锻炼能够磨炼人的意志,提高果敢度和责任感,体育运动还能培养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增进人际之间的和谐氛围,有利于社会也有利用个人的事业。人是社会成员,离不开与人和社会的接触,能够处理好人和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础。而这个成功的基础是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和社会成功与和谐基础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排球运动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培养高职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是排球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排球课现状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排球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排球运动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排球运动开展的情况从总体上看形式并不乐观,除了排球课教学和排球队伍训练
摘要本文对中国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今后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以期对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网球运动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    网球是一项优美、激烈、健康、高雅的运动项目。网球运动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并渐渐走进高校,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    1 我国
地塞米松对大鼠膈肌及肌松药作用的影响  目的: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发现,糖皮质激素慢性作用会导致肌萎缩和收缩功能障碍,并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产生影响。本研究
摘要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日益严重,损坏着大学生的形象。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诚信教育力度,通过各种途径酝酿校园诚信氛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诚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公民教育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忠诚、重承诺、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社会,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际沟通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全球化趋势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受到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信仰缺失、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等思想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率,没有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是,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统帅灵魂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必须落到实处。  关键词德育教育最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德育教育能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不仅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和教育内容问题,还要解决好德育教育的途径问题。由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各方面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政治课实效性不强。本文以我校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从教育要素的角度分析其实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改善课堂氛围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