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教材的每一个练习中都有“写好钢笔字”这项训练,而且每册的“写好钢笔字”都是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对写字的不同要求进行编写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进行写字训练的有效载体。但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却出现了偏颇。
现象一:束之高阁。面对此项训练,老师直接跳过去,仿佛此训练是多余的,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尤为严重。
现象二:蜻蜓点水。老师简单说两句诸如“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行款整齐”之类的敷衍之语,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写,仿佛这只是一道简单的作业题。
现象三:虎头蛇尾。在此项训练中,老师也是仔细讲解,引导学生认真读帖,并耐心指导学生临摹、训练,但没有与课后训练相结合,半途而废。
再看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依赖于电脑,对于写字的重要性和书法的深刻含义的认识,他们是越来越模糊了。如果我们的老师再不重视,将来的孩子必定是在这方面缺失的一代。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 师者导行
教师第一要重视写字,把写字教学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来,教师要明白指导学生练字,不仅仅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一 手漂亮的字,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只有老师重视了,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言传身教,尤其要重视教材上的“写好钢笔字”。
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书法知识。造成上述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老师没有专业的书法知识,很多的时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专业的书法老师更是无法相比。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加强书法知识方面的学习,学会观察,学会读帖,学会临摹,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书写上的缺憾,而且在课堂上不会对着“写好钢笔字”这项训练不知所措,还能用丰富的知识去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教材导航
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是编者精心选编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练性,教师应用好这项练习,以此为例,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1.指导学生学会读帖
读帖是练字的基础,如果学生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就会胡乱写,练多少遍都只能是机械的重复,毫无效果。因此,读帖犹如读书,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把帖读熟了,读懂了,读透了,描红临帖才有一定的目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不但要“临”更要“摹”
姜夔《读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对小学生和初学者来说,“得古人位置”应为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多让学生摹写,这样虽比较费时,但效果很好。尤其班级里学生较多时,老师不能一一指导,摹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好钢笔字”这一项时,我总是先让学生去摹写,把纸蒙在书上去描,学生在摹写的过程中,能自己发现很多问题,总结出很多经验,之后再让学生临写,其受益颇多。只有先“摹”后“临”,临摹结合,互补其短,做到所描之字与字帖上的字笔画完全重合,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3.整体把握,举一反三
写好钢笔字是渗透在教材的每一课中的,每一课后都有“钢笔描红”,此项训练和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自成一体,是作为训练学生写字的很好的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指导学生书写,和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运用练习中学到的书法知识来指导自己课后的描红,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其实每节课只要拿出那么几分钟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的描红,时间一长,“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效果就出来了。而且,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字帖令人眼花缭乱,以本为本,也省去了选帖的烦恼。
三、课后导练
练好字不是一日之功,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熟能生巧。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课后练习必不可少。老师应在课后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练习,高高兴兴地去练习。
1.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给孩子们讲历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励他们练字,更是在学生中给他们树立榜样,身边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比如,学生中好的练字,把它拿出来向同学们展示,毫不吝啬赞美之语。有的同学一直字写得很漂亮,就让他来给同学们当小老师,指导大家写字。
2.自我比赛
老师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要认真批改,并把学生的作业收集起来,让学生每个星期都对自己的练习进行评比,看到练习上的红勾一天比一天多,相信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兴趣也会越来越浓的。同时在班里的墙报中开设一块园地,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放进去展示。
3.同学竞赛
定期在班里举行书法比赛,比如现场书写、作品评比、阶段性评比等,并且设立多种多样的奖项,而且还让学生来担任评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肯定,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练字。
4.参加竞赛
对于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同学,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种竞赛或是书法考级,通过这些高层次的竞赛和考试,更能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也更能让孩子们把书法作为一种人生的享受。
书法是祖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中的奥妙和含义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去体会,而学生从中体会到的也并不仅仅是书法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正所谓“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写字教学真重要!
现象一:束之高阁。面对此项训练,老师直接跳过去,仿佛此训练是多余的,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尤为严重。
现象二:蜻蜓点水。老师简单说两句诸如“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行款整齐”之类的敷衍之语,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写,仿佛这只是一道简单的作业题。
现象三:虎头蛇尾。在此项训练中,老师也是仔细讲解,引导学生认真读帖,并耐心指导学生临摹、训练,但没有与课后训练相结合,半途而废。
再看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依赖于电脑,对于写字的重要性和书法的深刻含义的认识,他们是越来越模糊了。如果我们的老师再不重视,将来的孩子必定是在这方面缺失的一代。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 师者导行
教师第一要重视写字,把写字教学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来,教师要明白指导学生练字,不仅仅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一 手漂亮的字,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只有老师重视了,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言传身教,尤其要重视教材上的“写好钢笔字”。
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书法知识。造成上述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老师没有专业的书法知识,很多的时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专业的书法老师更是无法相比。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加强书法知识方面的学习,学会观察,学会读帖,学会临摹,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书写上的缺憾,而且在课堂上不会对着“写好钢笔字”这项训练不知所措,还能用丰富的知识去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教材导航
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是编者精心选编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练性,教师应用好这项练习,以此为例,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1.指导学生学会读帖
读帖是练字的基础,如果学生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就会胡乱写,练多少遍都只能是机械的重复,毫无效果。因此,读帖犹如读书,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把帖读熟了,读懂了,读透了,描红临帖才有一定的目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不但要“临”更要“摹”
姜夔《读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对小学生和初学者来说,“得古人位置”应为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多让学生摹写,这样虽比较费时,但效果很好。尤其班级里学生较多时,老师不能一一指导,摹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好钢笔字”这一项时,我总是先让学生去摹写,把纸蒙在书上去描,学生在摹写的过程中,能自己发现很多问题,总结出很多经验,之后再让学生临写,其受益颇多。只有先“摹”后“临”,临摹结合,互补其短,做到所描之字与字帖上的字笔画完全重合,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3.整体把握,举一反三
写好钢笔字是渗透在教材的每一课中的,每一课后都有“钢笔描红”,此项训练和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自成一体,是作为训练学生写字的很好的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指导学生书写,和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运用练习中学到的书法知识来指导自己课后的描红,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其实每节课只要拿出那么几分钟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的描红,时间一长,“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效果就出来了。而且,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字帖令人眼花缭乱,以本为本,也省去了选帖的烦恼。
三、课后导练
练好字不是一日之功,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熟能生巧。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课后练习必不可少。老师应在课后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练习,高高兴兴地去练习。
1.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给孩子们讲历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励他们练字,更是在学生中给他们树立榜样,身边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比如,学生中好的练字,把它拿出来向同学们展示,毫不吝啬赞美之语。有的同学一直字写得很漂亮,就让他来给同学们当小老师,指导大家写字。
2.自我比赛
老师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要认真批改,并把学生的作业收集起来,让学生每个星期都对自己的练习进行评比,看到练习上的红勾一天比一天多,相信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兴趣也会越来越浓的。同时在班里的墙报中开设一块园地,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放进去展示。
3.同学竞赛
定期在班里举行书法比赛,比如现场书写、作品评比、阶段性评比等,并且设立多种多样的奖项,而且还让学生来担任评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肯定,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练字。
4.参加竞赛
对于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同学,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种竞赛或是书法考级,通过这些高层次的竞赛和考试,更能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也更能让孩子们把书法作为一种人生的享受。
书法是祖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中的奥妙和含义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去体会,而学生从中体会到的也并不仅仅是书法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正所谓“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写字教学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