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F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反应预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早期疗效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反应(ANC反应)对于IST早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1月行IST的SAA/VSAA共125例患者资料,对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ANC反应与IST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G-CSF治疗后ANC增高程度(ΔANC)预测IST疗效的ROC曲线.结果 G-CSF治疗后ANC反应组IST后3个月(49.0%对28.9%,P=0.023)及6个月(61.2%对40.8%,P=0.026)血液学反应(HR)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以G-CSF治疗10d内ΔANC≥0.5×10/9L作为ANC反应界值预测IST后3个月及6个月疗效最佳.多因素分析显示G-CSF治疗10d内ANC反应为IST后3个月HR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4),但并非IST后6个月HR的独立预后因素.G-CSF治疗后获ANC反应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无反应组[(92.8±4.0)%对(69.5±6.5)%,P=0.025].结论 IST前G-CSF治疗后的ANC反应可提示骨髓残存造血,是方便、实用的预测患者接受IST早期疗效及长期生存的指标。

其他文献
摘要:主题性研究型教学设计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设计建议”中倡导的美术教学的重要抓手,是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着力点,可以避免单元教学出现的空洞化、表面化和一课一主题呈现出的碎片化、机械化样态。因此,在主题的内在表现上,需要美术知识结构系统化;在主题的素养导向上,追求美术学习目标精准化;在主题的学习层级上,强调美术要素提炼序列化;在主题的过程引
期刊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疗效,并探讨相关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12年1月行auto—HSCT的86例成人ALL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可评价疗效的81例auto—HSCT患者中标危47例,高危
期刊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表达和调控等功能研究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的基因敲除(knockout)技术使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本身存在胚胎致死性的限制,而且不适用于人类的基因功能研究[1].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的基因拆卸(knockdown)技术能够克服基因敲除技术的局限性,已经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更有效方法,并且RNA
期刊
患者,女,66岁,因乏力、厌食2个月于2013年6月26日来我院就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厌食,伴有恶心,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WBC 8.4× 109/L、HGB 91 g/L、PLT 91×109/L.血白蛋白30.2g/L,球蛋白32.1 g/L,免疫球蛋白IgG 16.26 g/L,血清蛋白电泳示白蛋白低下,γ球蛋白明显升高.全身骨ECT检查示双侧肘关节部位、双侧股骨下段核素分布
期刊
自人类第1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两年以来,研究者相继发现了大量与白血病及肿瘤相关的变异基因.这不但可促进白血病及其他各类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将极大推动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诊断及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我们就新一代测序技术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推动及其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期刊
摘要: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是关系到物理教育变革和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重点领域。当前,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百花齐放。通过对内涵、理论基础(起点)、建构过程和构成要素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关于物理学科能力的各种理论的差异,得出进一步研究的有益建议。在开展物理学科能力的后续研究时,需要认真甄别与谨慎选择建构的理论起点,尽量从物理学起点出发;应关注物理学科的“习得”过程和“应用”过程;注重建构逻辑;可将已有理论中较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在病理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已被公认,可直接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外周血血细胞中单核细胞含有TF,血小板亦可在活化时释放T
期刊
在WHO分类中,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是一类罕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肿瘤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同时含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或典型的浆细胞,有些病例与某些副蛋白相关,最常见的是IgM型[1]。
期刊
目的探讨HCT-CI评分系统预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风险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6例年龄≥60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116例患者均接受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诱导缓解化疗方案,包括DA、MA、IA、AA、CAG方案,后继以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或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的诱导缓解后化疗。①针对患者合并症情况进行HCT-CI评分,并比较不同分值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