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着对公路工程的项目质量,要分析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以真正做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我国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设,由于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公路,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保证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一、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不灵活
公路工程在建设步骤上几乎是一致的,如果具体细分下来,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要适当调整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要有灵活性。施工要求在不同季节里是不同的,对应的质量管理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2、对整体上的工程质量认识还不够深刻
对于一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并不是几个领导或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的,需要上下级之间更好地合作,上级要多强调,下级要多反馈,在良好地沟通与监督管理下,强化整体的意识,形成良好风气。很多施工单位把工程质量、效益的关系理解错误,认为过度在乎工程质量会影响工期,削减经济效益。其实这样的思想是荒谬的,评价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效益是相互辅助的。工程质量好了,工程建设就可以顺利完工,可以减少返工的概率,整個工程进度也跟着增强了。
3、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可是这些措施多少存在问题,都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整体的一个管理效果不佳。这说明管理的措施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执行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对于工程管理来说,并不仅仅是某个领导或者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强调的过程,需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各参建单位的良好配合与协调。在确保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强化监督管理手段,增强整体意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挂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本末倒置,认识到内在结构物的质量才是关键所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返工处理。当前,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已经对项目经理、施工队提出明确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应树立责任意识,将质量管理制度细节化,提高可操作性,确保落实到位。
2、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在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管理人员讲口号,下决心,定目标。殊不知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光单纯的定目标是不行的,要将目标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具体细化目标,只有将质量管理的小目标实现了,才能一步步实现更大目标,最终实现制定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指挥部对项目部进行目标制定,项目部再细分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再细分到施工单位,这样一步步进行目标细分,最后每一级都有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确保目标的最终实现。
3、加强公路施工设备材料质量的管理
由于原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好原材料的质量,严禁采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材料。一方面,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选择具有较强责任心且富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采购工作,原材料一定具备合格证件并且对材料供货商进行产品质量考核;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所采用的设备的先进性也同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联,而公路施工的进度同采用的设备也有关联,所以,在选择设备的时候,我们应采用先进设备,淘汰陈旧设备,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从各方面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4、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确保施工工艺顺利进行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要经济化、规范化、科学化。施工机械设备要尽量避免频繁迁移,最好做到一次布局到位,同时应考虑因设备布置封闭道路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应有专业人员管理,加强维护,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进行日常检查,以及时有效防止突发故障。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使用效率,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以保证施工工艺顺利进行,也为施工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5、要加强对公路施工过程中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通常包括路基与路面这两个工程,而最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包括:桥台背、涵台背以及挡墙背。这三部分最容易出现沉陷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部位回填面积不够,导致压实设备操作不方便,影响压实效果。针对这类问题,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当选用级配碎石及天然砂砾之类沉降量较小和透水性能高的材料。碾压时,要注意选用功率小的压实设备,杜绝漏压现象产生。
最后,填料含水量太高时,也会导致路基沉降现象出现。因此,在填筑时应当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满足施工标准的材料进行填筑。同时,施工时要注意选择晴天进行作业,材料在碾压之前要先把材料摊平晾晒一定时间。压实的时候要保证压实度符合相关标准,压实完成后针对土质路床的顶面要进行弯沉值与压实度试验,针对土石路堤要进行强度测试。
6、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监理抽检、企业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能。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质量管理措施还有很多,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工程做好,确保工程质量,造福人民,因此只有工程质量将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提高全员工程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定伟.吕少荣.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张斌.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3]曹学伟.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自检管理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我国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设,由于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公路,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保证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一、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不灵活
公路工程在建设步骤上几乎是一致的,如果具体细分下来,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要适当调整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要有灵活性。施工要求在不同季节里是不同的,对应的质量管理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2、对整体上的工程质量认识还不够深刻
对于一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并不是几个领导或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的,需要上下级之间更好地合作,上级要多强调,下级要多反馈,在良好地沟通与监督管理下,强化整体的意识,形成良好风气。很多施工单位把工程质量、效益的关系理解错误,认为过度在乎工程质量会影响工期,削减经济效益。其实这样的思想是荒谬的,评价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效益是相互辅助的。工程质量好了,工程建设就可以顺利完工,可以减少返工的概率,整個工程进度也跟着增强了。
3、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可是这些措施多少存在问题,都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整体的一个管理效果不佳。这说明管理的措施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执行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对于工程管理来说,并不仅仅是某个领导或者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强调的过程,需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各参建单位的良好配合与协调。在确保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强化监督管理手段,增强整体意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挂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本末倒置,认识到内在结构物的质量才是关键所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返工处理。当前,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已经对项目经理、施工队提出明确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应树立责任意识,将质量管理制度细节化,提高可操作性,确保落实到位。
2、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在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管理人员讲口号,下决心,定目标。殊不知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光单纯的定目标是不行的,要将目标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具体细化目标,只有将质量管理的小目标实现了,才能一步步实现更大目标,最终实现制定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指挥部对项目部进行目标制定,项目部再细分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再细分到施工单位,这样一步步进行目标细分,最后每一级都有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确保目标的最终实现。
3、加强公路施工设备材料质量的管理
由于原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好原材料的质量,严禁采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材料。一方面,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选择具有较强责任心且富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采购工作,原材料一定具备合格证件并且对材料供货商进行产品质量考核;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所采用的设备的先进性也同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联,而公路施工的进度同采用的设备也有关联,所以,在选择设备的时候,我们应采用先进设备,淘汰陈旧设备,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从各方面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4、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确保施工工艺顺利进行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要经济化、规范化、科学化。施工机械设备要尽量避免频繁迁移,最好做到一次布局到位,同时应考虑因设备布置封闭道路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应有专业人员管理,加强维护,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进行日常检查,以及时有效防止突发故障。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使用效率,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以保证施工工艺顺利进行,也为施工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5、要加强对公路施工过程中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通常包括路基与路面这两个工程,而最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包括:桥台背、涵台背以及挡墙背。这三部分最容易出现沉陷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部位回填面积不够,导致压实设备操作不方便,影响压实效果。针对这类问题,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当选用级配碎石及天然砂砾之类沉降量较小和透水性能高的材料。碾压时,要注意选用功率小的压实设备,杜绝漏压现象产生。
最后,填料含水量太高时,也会导致路基沉降现象出现。因此,在填筑时应当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满足施工标准的材料进行填筑。同时,施工时要注意选择晴天进行作业,材料在碾压之前要先把材料摊平晾晒一定时间。压实的时候要保证压实度符合相关标准,压实完成后针对土质路床的顶面要进行弯沉值与压实度试验,针对土石路堤要进行强度测试。
6、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监理抽检、企业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能。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质量管理措施还有很多,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工程做好,确保工程质量,造福人民,因此只有工程质量将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提高全员工程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定伟.吕少荣.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张斌.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3]曹学伟.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自检管理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