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为例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历史试题大多引用史料,设置情境,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所选材料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全面考查同学们的学科综合能力。如果同学们没有扎实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没有较好地把握解题技巧,是很难取得高分的。
   1.认真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解答高中历史材料题时,要认真审题,要通过审题了解题干的内容和要求,发现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明白考查的方向、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答题。
   【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 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變”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通过审题可知,该题分为3个小题,第(1)题和第(2)题又都含两个问题。第(1)题要求同学们不仅指出“变”与“不变”,而且要分析原因。第(2)题要求同学们指出“其专在下”“其专在上”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主张。第(3)题要求同学们说明郡县制为什么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仔细阅读材料,把握解题的关键
  解题时,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很关键。要想找到解题思路,需要认真阅读材料。
  还以上面例题为例,解答第(1)题时,应抓住关键信息“封建诸侯”“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进而可判断出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由“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由“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因此,“变”体现在郡县制替代分封制,逐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由“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可知,“不变”体现在最高统治者仍世袭。我们可结合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分封制的弊端来回答原因。“不变”的原因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变”的原因有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法家思想地位上升,分封制有弊端。
  第(2)题,材料二体现了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由“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可知,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由“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可知,顾炎武认为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因此,“其专在下”是指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是指君主权力过大或者君主专制。材料二中第一句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主张,即“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因此,顾炎武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第(3)题,可以从分封制的弊端和郡县制的优势方面分析。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割据。郡县制下,地方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地方失去独立性。因此,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科学作答,找准解题落脚点
  答题,是解题的落脚点,在回答问题时,即便是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也要注意解答的规范性。此外,在回答问题时,要冲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回答准确、全面。
其他文献
1.解读题型,根据题型来答题  不同类型的选择题,答题技巧不同。在解题时,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大意,从中提炼出信息和观点,是解题的基础。通常来说,政治选择题常见的类型有图表类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等。在解答政治选择题时,要解读题型,根据题型来答题。   【例】 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 ( )     
时空观念,通俗地讲就是时间以及空间观念,抽象一点讲就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式,即同学们对一个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或是对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的掌握程度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包含时空观念在内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充分认识历史、掌握历史的保障,是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如何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急诊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0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针刺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来整合其他教材的知识,以构建知识结构,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文化生活》这本教材一共包括四个单元的知识,分别是: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可以从共性和个性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集中进行党史学习,能使我们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教育活动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政治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必修科目之一,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学们在政治学习中要培养创新意识,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一、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创新意识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同学们要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学习方法,让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中找到学习的窍门,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信用卡、支票
1.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到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先秦时期实行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的制度,即世官制。
1.弄清题型,明白题干结构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很多,题型多样。整体来看,高中历史选择题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型、图片型、数据图表型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试题,解题技巧是不同的。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关键是看(看材料)、审(审题目)、找(找答案)。图片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是:仔细阅读图片,认真解析,弄清题目要求。   【例1】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且很快在资本主义
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内容广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学习中知识点难以梳理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同学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去获取学习资源,尝试进行解决问题,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高中地理学习中,同学们要尽可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理念和手段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同学们学习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所表达的内容较为丰富多彩,凡是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具有的空间分布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来表现。在地理考试中,大部分题都需要以地图作为辅助工具来进行解答。同学们识图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能否学好地理这一门学科。  在日常的地理学习中,同学们需要将“图与字”相融合。首先,要将“文图融合”,即从文字中能够读出“地图”,进而构建基本框架。其次要将“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