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技巧例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w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宵猜灯谜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谜语由谜面、迷目和谜底三部分构成。谜面的设计方法有画面型、事物型、替换词语型、拆字型、理解型和图画型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谜面有着不同的猜谜方法。
  关键词:灯谜;类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90
  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一种民间习俗。灯谜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南宋时成为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在赏月、燃灯、放焰、观灯、猜灯谜、吃元宵,赏灯的同时伴有猜谜活动,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武林旧事·灯品》中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灯谜的结构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是答案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答案了。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那么如何根据谜目要求从谜面猜出谜底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联想与想象,这就要求猜谜者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谜面类型和猜谜方法:
  一、画面型
  要求猜谜者通过想象谜面的画面去探寻谜底。某些谜面的表述是具有描写性质的话语,这一类的谜面就需要猜谜者通过想象画面,设身处地地去领悟画面所描述的景物意象意境,再猜出谜底。比如 “风乍起,吹起一池春水(打一网络平台)”这个谜面是非常形象的画面。从谜面上想象出春风刚刚把一池春水吹起微微的波澜,从谜目上的要求看,是要求猜出网络平台。刚刚可不是新,吹的水面微波泛起,可不是新浪?微博就是网络平台用语,故谜底就是“新浪微博”。再如“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中间火山,四边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电锯开木头(打一成语)”这些谜面都是一样的特点。
  二、事物型
  要求猜谜者根据谜面所给事物特点来探寻谜底。比如谜面“电梯”。电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上和下。谜目是要求打一成语,那和上下有关的用语是什么?“上上下下”或者“能上能下”。哪个是成语?显然选后者。有人很容易猜成“七上八下”,但与谜面照应的“七”“八”在哪里落实?可知“七上八下”并不是该谜语的正确谜底。而“太阳灶(打一成语)”“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也属于此类谜面。
  三、替换词语型
  猜谜者可通过替换谜面的词语来探寻谜底。比如“站直方可量身高(打一网络新词)”,站直——正,方可——才能,通过前两处的替换,谜底已经呼之欲出了,“正能”。而“量身高”中有一个“量”字,那么谜目的要求是网络新词,那么“正能量”一词就自然而然显现了。同类的谜语还有“滔滔不绝说不停(打一电视用语)”“后来者居上(打一电影片名)”“爱好旅游(打一成语)”“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全面开荒(打一成语)”“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一类。
  四、拆字型
  通过拆字来探寻谜底。拆字猜谜最具中国特色。拆字在中国古代原是一种推测吉凶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拆字成为一种有趣的游戏,是命制谜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做法是以汉字加减笔画,拆开偏旁,打乱字体结构进行推断。比如“黯”(打一成语)。通过拆分,有“黑”,有“音”,就是“有声音有黑色”,根据谜目要求打一成语,那么就是“有声有色”。同类的谜语有“咄”(打一成语)“匠心独具要出新(打一网络称谓)”“男人站中间,妇孺站两边(三字网络用语)”等等。
  五、理解型
  要求通过理解其谜面的意思进行探寻。往往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谜面,具有很浓的文化氛围。如“自然馈赠好礼物,中华美食展内涵(打一纪录片)”很容易猜出谜底——《舌尖上的中国》。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优秀的诗谜,如“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节日用品名)——爆竹”“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打一用品)——算盘”“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渾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具)——风筝”“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打一用品)——佛前海灯”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图画类型的谜语,因为要求有较高的绘画水平,时间成本较高,现如今基本销声匿迹了,不得不让人觉得惋惜。
  猜灯谜是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掌握猜谜技艺,也能命制更多更好的谜语,把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曹久文.灯谜和谜语的区别[J].咬文嚼字,2010(6).
  [2] 黄雅贤.巧学谜语,文趣兼得[J].课外语文,2016(20).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州二中 53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要具有“诗情”,教态要“脉脉含情”,教学方法要激发“热情”,归纳总结要具有“煽情”。只有倾注更多的“情”,才会对学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会盘活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见钟情”;“脉脉含情”;“煽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4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既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摘要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如果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也就没有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和情境教育。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音乐的情境教学?本文试图从音乐场景的还原和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比对这两个途径进行。  关键词 :音乐场景; 音乐要素 ; 音乐
摘要:实验是科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建立独立设计实验能力和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作为科学教师须重视实验教学。  关键词:科学实验;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声音振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肩负着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学好物理除了需要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外,更需要学生勇于探索。课堂讨论法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着力于为学生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相对应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
摘要:创新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成分。学生如果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可以全面理解、应对遇到的问题,他们会独辟蹊径,用新颖、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普遍发展的当代社会,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摒弃之前生硬被动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历来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赏并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深入探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往往喜欢花哨,追求形式的丰富多彩,追求手段的多种多样,失却了语文课应有的朴实。语文教学应回归于对本质的真善美中,少一些浮华的表象,多一些本质的追寻。  关键词:回归;倾听;真实;朴实  总觉得在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缺了点语文的味道,少了点书卷气,多了些功利心。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言意融合的独特韵味。它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可从四个方面辨析细节描写:一是内容是细微末节,二是字数笔墨较少,三是具有电影特写镜头的效果,四是人物、事物、环境的描写及叙事过程中均是细节描写出现的范围。  关键词:细节;描写;辨析;范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50  什么是细节描写?不少教参认为,细节描写是关于人物、景物和事物的一种描写手法,它和人物描写
摘要:青少年学生早恋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既关注又讳莫如深的问题。这个案例中的两个孩子成绩都很优秀,但由于进入青春期后,缺乏亲人的关爱以及没有及时教育引导,早恋的种子慢慢开始萌芽。笔者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适时引导;拓宽交际范围,培养多种兴趣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相统一等方法去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  关键词:早恋;交往;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绘本阅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生动的图画讲述故事情节。本文呈现和分析了一节七年级英语绘本阅读课例。该课例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方面的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七年级;绘本阅读;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