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食物的原味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慢咀嚼,是松软而脆的,细细品味,竟有淡至若无的清甜,连着紫皮一并合成非甜非苦略带青涩的感觉。这是生茄子的味道,与青椒生拌,软和脆,淡甘和青草之气,于味蕾而言,是一种鲜锐的尝试。其实,知道茄子因其所含的茄碱有毒性是不适合生吃的,所以仅体验一次些微而已,也不建议大家去尝试。
  早先在家掌炊也总是以擅用调料为荣的,醇厚、入味、鲜美,家里老人总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家庭人口结构简单了,就给自己懒惰的理由,烧菜以水煮清炖为主,减少热油爆炒,一天天下来,倒是渐渐体会了一些食物的原味。
  其实大多食物的原味并不需要或只需甚少的调料,滋味已然使人惊奇,并不似你想象中的那样淡而无味、无法下咽,需要的是你细心的咀嚼。被调料宠坏了、过度诱引的味蕾也并非无法返璞归真。
  比如,新鲜小土豆水煮,什么调料也不用,即便一点点盐也省略,细腻的粉质感,还真有点仲春泥土的味,非常土之豆的自给自足。
  比如,丝瓜冬瓜,本就可炒可汤,其实也可水汆而食之。吃过毫无佐料相伴的,丝瓜散发清气,冬瓜比较水气,静心嚼之,感觉都有鲜味。当然可以调而料之,少量的几滴生抽即可,冬瓜的鲜就丰满起来,丝瓜却依然保持清盈。
  再比如,以前喜欢吃荷包蛋,煎得油汪汪香喷喷,点上米醋和生抽,配黏稠的白米粥,回味无穷。现在改煎为炖,一是油煎不宜健康,二是对烹调做减法。蛋浆打匀,净水适量,生抽两三滴吊味,微波炉高温两分钟即可。若喜欢那种蛋液轻微晃动之感,一分半钟就行,喜欢早餐食之,主食无所谓,面包、粥、白面馒头,辅以小碟花生、豆浆,习惯以最后一口炖蛋结束早餐。有时候干脆不加生抽,就这么纯纯粹粹的鸡蛋味道,滑嫩轻软,却是朴素难掩的性感。
  其他如白菜、豆苗等多数叶菜,以及黑木耳、芹菜等质地细劲的食材,都以水煮的简单方式烹调,趁热拌生抽、醋和蒜油,佐米饭味道清美,拌面滋味清甘,充满着蔬菜特殊的汁液感。尤其黑木耳,虽然少了炖之酥软,却多了几分爽脆感,软和脆交织,非常适合夏日饮食。
  简单的烹调保持了食物原来的味道,仔细咀嚼使食物和味蕾深度接触,久久交流,其中滋味渐入佳境,这样的饮食似乎更适合独自享用。默言,无思,亲手烹煮,热气淡香里,食物的原味也自在回味。少一点活色生香,少一些厚味甘醇,是清淡清爽清净,身心一体。
  尽可能保留食物原来的味道,是真正体贴食物的烹调方式吧!不太欣赏那种用素食物料做成荤味的素食,有点明知故犯的意思,需要消耗大量植物油和作料,遮盖了食物原来的品性。
  还是欣赏还原食材天然模样的素食,好比是花木草叶,姿态各异而共生,酿成了自然的味道,有树的香,有草的涩,有花的飘然,身心的触角由此延伸、漫卷。
  有意思的是,从喜欢咸鲜、鲜甜、甘醇,偶尔来点浓油赤酱,到更接受食物原味的过程,竟与齿龄渐增基本同步——生命不可能总是那么生猛海鲜,清清淡淡的有回味就好。
  不同的阶段欣赏不同的滋味。浓郁也香,原味至美。
  责编/宿淇
其他文献
<正>本辑是《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第五辑。自本集刊创办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集刊,我们收到的来稿的研究主题也愈加多元。本辑除了继续关注中国文学外译以及
女性酗酒易患乳腺癌    日本爱知县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发表文章称,经常酗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30‰尤其是闭经后的女性,她们若平均每周喝三次日本清酒,患乳腺癌的几率是完全不喝酒女性的2倍。酗酒的女性易患乳腺癌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大量可能会诱发乳腺癌的物质,而且女性喝酒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上升,从而容易引发乳腺细胞的癌变。一般来说,酒量越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也越大。    女性浓妆艳抹会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