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FGG杂合缺失突变导致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一个新的FGG基因杂合缺失突变导致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收集2016年4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临床资料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含量;抽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纤维蛋白原的FGA、FGB及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以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同时采用克隆测序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进一步验证;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基因的保守性,并采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

结果

先证者Fg:C明显下降,而Fg:Ag含量正常,分别为0.30 g/L和2.00 g/L(参考范围均为2.00~4.00 g/L);母亲及外婆Fg:C和Fg:Ag分别为0.42 g/L、2.09 g/L及0.47 g/L和2.42 g/L。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GG基因8号外显子存在c.944_c.952 delCCTTTGATG杂合缺失突变,导致氨基酸289_291delAla,Phe,Asp,其母亲和外婆同样携带此突变,父亲和外公为正常野生型。同源性分析表明Ala289,Phe290,Asp291残基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蛋白模型分析发现在野生型FGG蛋白质中,Ala289分别与Gly287、Gly292及Thr371形成3个氢键,Phe290分别与Tyr262、Tyr278、His307及Asn308形成4个氢键,Asp291分别与Asp288及Lys302形成2个氢键,当Ala289、Phe290和Asp291发生缺失突变后,原有的氢键连接全部消失。

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纤维蛋白原γ链289_291delAla,Phe,Asp杂合缺失突变会引起Fg分子空间结构重排,降低了结构稳定性,其与该家系引起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305-311)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改良的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CIM)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能力。方法以革兰阴性杆菌为研究对象,PCR技术检测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结果为金标准,CLSI最新推荐的mCIM作为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表型筛选方法,同时增加不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作为药物底物进行筛选能力的研究。结果112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革兰阴性杆菌检测到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阳性菌株70株,mCIM采用不同药物底物
目的评价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假丝酵母菌鉴定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分子方法包括PCR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鉴定WC的假丝酵母菌,应用MALDI-TOF-MS鉴定分子方法确认的假丝酵母菌,建立白假丝酵母菌复合体鉴定数据库。结果从VVC标本中应用分子方法鉴定出包括白假丝酵母菌、非洲假丝酵母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C.br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妊娠期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可以导致许多不良的妊娠后果,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妊娠期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与孕妇妊娠时期及是否进行及时干预有关,妊娠期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防控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妊娠期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的感染现状、诊断、母婴影响及母婴传播阻断方案进行阐述,为妊娠期艾滋病、梅
目的分析阴道微生态检测在评价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影响单纯性VVC治愈的微生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单纯性VVC患者75例,取阴道分泌物行微生态检测,并用克霉唑单次治疗。分析微生态相关因素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H、白细胞数、密集度、多样性、小杆菌计数及球菌计数与治疗效果无关(P>0.05)。乳杆菌是影响
目的研究中国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通过多中心断面研究的方法,全国9家协作医院参加,每家医院收集妇科门诊就诊的连续200余例患者,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分析她们的阴道微生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标本2 093例,临床诊断滴虫阴道炎5.5%(115/2 09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5.9%(333/2 093),另可见单独孢子检出4.1%(86/2 093);细菌性阴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在降低检验前标本不合格率,提升检验前质量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至6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品管圈管理模式,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步骤逐步进行,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标本检验前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导致检验前标本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并逐条进行针对性改善,对比活动前后标本不合格率的改变情况,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结果开展品
期刊
临床上女性生殖道淋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很常见,与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慢性盆腔痛及围生期感染相关,但缺乏典型症状而容易被忽略。采用核酸扩增试验(NAAT)法均可对这三类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条件的实验室应该广泛开展。治疗均采用相应的敏感抗生素治疗,性伴同治,在支原体感染治疗时应注意区别无症状携带的健康人群。应该提高对这类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造成的危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