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闻标题的艺术魅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新闻能否吸引住读者,标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调查统计,在被阅读的新闻中,有94%的读者是先读标题再读内容的,也就是说,读者对新闻的选择是从标题开始的。好的新闻标题,一方面能在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新闻的价值和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对新闻本身能起到画龙点睛、增辉添色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独具匠心、新颖别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生动鲜活
  
  生动鲜活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它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
  (1)《勒紧腰带也得保教育》(1994.3.19《中国教育报》)
  (2)《北约同情难民鳄鱼的眼泪》(1999.4.20《中国青年报》)
  “勒紧腰带”、“鳄鱼的眼泪”是老百姓经常用的俗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例(1)教育连着千家万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千秋万代的大事,标题用夸张的手法,用“勒紧腰带”百姓常用的俗语与教育连在一起,鲜明地突出了发展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例(2)用“鳄鱼的眼泪”,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北约对待难民假慈悲的态度。
  (3)《焦作:抓了个贪婪的“电老鼠”》(2000.5.29《河南商报》)
  老鼠令人厌恶,把疯狂窃电的罪犯喻为“老鼠”,其丑恶面孔和可耻行径暴露无遗,非常形象。
  (4)《猴年钢价上蹿下跳》(2004.12.23《工商时报》)
  猴年钢价起起落落,以猴子上蹿下跳的特性比喻钢价的起伏,把很枯燥的现象表达得具体鲜活。
  (5)《又有飞蛾扑火燎身》(2000.5.26《大河报》)
  把违章开发票的行为比喻为“飞蛾扑火”的行为,后果不言而喻。
  (6)《守护“陕西的一叶肺”》(2004.12.22《陕西日报》)
  陕西黄龙县境内的万亩林海,长期净化着渭北和陕西的大片空气,把这万亩林海喻为“一叶肺”恰当得体。
  上述标题都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在标题上把枯燥乏味的内容点“活”了,一下吸引住读者的视线。由于具象思维是汉民族基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运用中,人们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色彩鲜明的词句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如比喻,就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比喻运用得巧妙,标题一下就鲜活起来。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变复杂为浅显,引发人们联想,使标题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含蓄蕴藉
  
  含蓄婉转,言简意丰,寓意深刻,引发联想的新闻标题,能获得以简驭繁的效果。
  (1)《我省露地冬菜遭遇“严冬”》(2004.12.21《陕西日报》)
  冬菜丰收,但来拉菜的客商稀稀拉拉,时值冬季,萧条的市场如节令上的严冬,令人不容乐观。用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言在此而义在彼。
  (2)《国庆车市“忧闲”度日》(2004..10.8《经济参考报》)
  “悠闲”“忧闲”,把轻松变成了沉重和无奈,含蓄又准确地反映出车市冷清萧条,汽车经销商的“闲”中藏“忧”的无可奈何。
  (3)《为手机换上中国“芯”》(2003.3.21《新民晚报》)
  “心”谐音“芯”,用双关表义巧妙天成,让人玩味无穷。
  (4)《杨利伟与妻儿天地对话》(2003.10.16《人民日报》)
  “神5”飞天,国人骄傲,杨利伟与妻儿“天地”对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同时对身在太空的航天英雄肃然起敬,标题言简意丰,壮美中透着温情。
  (5)《婚姻也有了“起步价”》(2006.11.6《羊城晚报》)
  “起步价”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交通工具的基础价,标题把它和一个抽象的概念搭配在一起使人不可思议,忍不住要看个明白。原来现在年轻人的观念是爱情是甜蜜的,婚姻是现实的,但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前提,这个“起步价”是步入婚姻殿堂的物质基础。用“起步价”比喻委婉温和,化俗为雅。
  (6)《老挝不老万象更新》(1993.12.19《中国青年报》)
  这个标题很巧妙地利用国名顺拈和首都“万象”双关表达,一语双关,一箭双雕。
  含蓄蕴藉的新闻标题常使用对偶、双关、仿拟、用典、谐音的修辞手法。
  
  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标题,让人玩味再三,在诙谐中引人深思。
  (1)《秦晋邦纠斜有绝活百米烟囱改“斜”归正》(1994.5.15《今晚报》)
  “改‘斜’归正”谐音仿拟“改邪归正”,用谐音仿拟和拟人的手法,幽默诙谐,轻松明快,形象地说明了纠斜专家的高超技艺。
  (2)《丰子恺画画“不要脸”》(1999.4.8《文摘报》)
  “不要脸”怎么用到了丰子恺身上?标题巧设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别致新颖,横生妙趣。原来此文是夸赞丰子恺作画水平高超,人物没有鼻子、眼睛,却仍然惟妙惟肖。在此“不要脸”用的是反常规义,而不是常用的“不知廉耻”义,从而产生陌生感和幽默感。
  (3)《莫让“名片”成“名骗”》(1993.1.22《人民日报》)
  (4)《莫让“严禁”成“言禁”》(2001.2.14《中国纪检监察报》)
  (5)《大众话题:莫使“星闻”变“腥闻”》(2003.8.25《工人日报》)
  例(3)(4)(5)采用谐音制作标题,由同音引发联想,表达准确得体又不失幽默,本词和谐音词语相映成趣,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褒贬态度鲜明。类似的还有《莫使“公关”变“攻官”》、《莫使验收成“宴收”》、《谨防“公示”变“公式”》等。
  (6)《纯净水不都“纯净”》(1999.8.4《羊城晚报》)
  (7)《国产软件可以不软》(2003.10.22《人民日报》)
  (8)《汽车修理业谁来“修理”》(1998.5.7《生活报》)
  例(6)(7)(8)把现成的词语拆开重复使用,巧妙赋予了新的内涵,别致有趣,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9)《老鼠并不都爱大米》(2006.11.6《羊城晚报》
  (10)《好事不该多磨》(1996.5.21《经济日报》)
  “老鼠爱大米”、“好事多磨”是人们熟悉的俗语,但标题拆句否定,吸引读者一睹为快。
  (11)《踢了十三年的“皮球”进了门》(1999.10.12《解放军报》)
  把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工作作风比喻为“踢皮球”,“球”进门了说明这种坏风气得到了制止,比喻贴切,风趣中揭示了深刻的问题。还有如《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等,引人深思。
  (12)《老婆休老公官司不轻松》(2000.3.24《生活报》
  传统观念中,是丈夫休妻,标题却是反常规的妻子休丈夫,醒目、新鲜,又让人心生疑问,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用宽式对偶的形式,读来上口,不乏情趣。
  
  优美和谐
  
  好的标题给人美的感受,在标题中运用对偶有整齐和谐的美感,在炼字上讲究音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好读好记,能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1)《一百元,一个学期,一个未来》(2005.4.2《齐鲁晚报》)
  排比和反复也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增加气势。宁夏有些地区,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孩子,他们一学期的学费只不过一百元钱,如果资助了一个孩子,就是给了一个孩子的未来,标题通过排比和反复句式的运用,简练完整,优美和谐,意义隽永。
  (2)《农民卖鲜红的血血站赚黑心的钱》(1996.4.16《南方周末》)
  标题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鲜红的血和黑心的钱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用宽式对偶的形式,读来顺口,对称和谐。
  (3)《军人英雄梦香港回归情》(2003.9.30《人民日报》)
  (4)《兵韵兵情说兵事》(2004.4.8《解放军报》)
  好的新闻标题还体现在音律上优美和谐,朗朗上口。例(3)整句对称,句末押韵,流溢出刚柔交响的和谐美。例(4)句中利用同语素词语形成韵律,产生音乐美感。这样的标题还有如《五十年风雨辉煌十万株桃李芬芳》、《中国“保尔”热,乌克兰“钢铁”冷》)等。
  (5)《“笑长”带着笑客放笑云山》(2006.11.6《羊城晚报》)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延年益寿,笑能消除烦恼,把“爱笑俱乐部”负责人称为“笑长”,他每周六指挥大家进行“大笑运动”。标题连用三个“笑”,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活泼,主题突出。
  (6)《明星为啥跟记者翻脸》(2000.5.13《东方家庭报》)
  (7)《酱油出事了》(2002.3.23《北京青年报》)
  (8)《宰我们,没门儿》(1994.7.20《法制日报》)
  (9)《今天凌晨,澳门回家》(1999.12.20《羊城晚报》)
  近些年来,新闻标题出现口语化的趋势,出现了贴近百姓生活、生动活泼的口语词句,这些标题随意自然,雅俗共赏,鲜活醒目,体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质朴美。
  总之,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和引人入胜的作用,独具艺术魅力的新闻标题,往往让人过目不忘,使人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中文系)
  编校:郑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奥硝唑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硝
教学从哪里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力求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  一、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的学生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知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
一、课题立论的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高中英语课外读写活动坚持学生是阅读和写作的主体,教师则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教师将指导的形式由直接明示转为间接暗示,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能自主时,且自主;不能自主时,当帮助。  美国语言学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封管液用于老年浅静脉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低分子
目的 探讨评价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探究组(奇数号)和对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合并用药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的创新点就是将现在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的专业任职资格评审与绩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