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简短、高效的“微课”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接受与使用,逐渐成为当代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微课”基于网络,具有内容短小精悍、资源多元丰富、学习灵活机动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占的分值很大,但是很多学生对阅读英语文章有恐惧感,阅读起来很困难且在考试中失分较严重。结合“微课”的特点与阅读的现状,笔者利用“微课”从视频激趣、拓展背景知識,到讲解阅读微技能,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减少畏难情绪。最后通过“微课”使学生个性化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信心,培养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阅读教学
一、引言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基于网络运行,不受时空限制,简洁扼要,支持多种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学生的喜爱。笔者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也尝试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对“微课”的教学运用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新课标对初中阅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中读的标准描述的五级目标: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②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③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④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⑤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⑥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惑
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在国内普遍缺乏语言环境。而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量增大,学生的词汇量、知识背景、阅读技能等都会影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当学生在阅读中屡次遇到挫折,会产生学习与考试焦虑,因而降低学习的动机,甚至导致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阅读。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讲解词汇,扫除阅读的障碍,使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收获成就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进度选择视频播放的速度和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程度地给予每一位学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转化后进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微课”也为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制作课外阅读、听说等主题的“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也可以丰富英语学习的素材,使优秀的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学生较多,不易开展个性化教育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城乡交界,生源情况较复杂,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差异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的差异也很大。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只靠40分钟课堂,教师很难开展分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变化中的需求,被动的学习方法早已过时,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更加积极主动。使用“微课”就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微课短小精悍,词汇讲解、阅读微技能、阅读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而设计,很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在初中,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学习方式。“微课”以课程为中心,可以应用在课前自习、课堂检测、课后巩固,不同阶段的“微课”发挥不同的作用,让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中,课前自习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把握单元话题与文章的内在联系;课堂检测主要用于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课后巩固主要用于巩固练习。在教学中,本人把“微课”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课程的话题,并完成观课中弹屏的练习,教师根据练习反馈组织教学。课中播放阅读技能讲解视频,不但直观深刻,也可以让教师的身份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引者,使得课堂调控更全面。课后巩固可以通过微课,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与巩固,教师也可以从巩固练习的数据中准确得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下次备课的备学生与备学情。下面以《广州牛津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1的阅读课Voluntary work为例进行说明,本课可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1.第一阶段——阅读前
“微课”伊始,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便于对阅读篇章的理解,也使学生对本课话题产生兴趣。播放视频后思考:“How can we do voluntary work? ”教师在微课中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整理已有知识架构,为阅读理解做充分的准备。
2.第二阶段——阅读中
英语阅读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阅读策略:激活已有知识、预测、略读、寻读、猜测、分辨文本类型、获取主旨大意。课堂中,教师使用“微课”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①通过展示主人翁做义工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话题;②“微课”展示课文的大标题“Voluntary work.”引言“ Three teenagers offered to do some voluntary work 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 They wrote the following reports.”和作者名,引导学生获取本文的主旨大意,巩固略读的阅读策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与回答问题,掌握略读和精度的阅读技巧,并树立阅读理解的信心,激发对篇章阅读的兴趣。 3.第三阶段——阅读后
开展读后任务有利于把阅读和已有知识联结起来,有利于深层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加深语言意识,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读后任务形式多样,可以复述课文、问卷调查、故事接龍、读后续写、制作海报、拓展阅读等等。本课的读后任务使用“微课”引导学生根据下表复述课文:
在“微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进度自由支配复述的进度和选择复述的次数,最终在复述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微课”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给学生提供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资源。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教师很难实施个性化教学。利用微课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使教师更有余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学生也可以个性化地进行学习,选择“微课”播放的时间、地点和次数,自主学习空间大,学习局限性小,以减少学生的抵抗心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学习主要是被动注意,初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30分钟。“微课”约10分钟,短而精,相对于40分钟的课堂,学生对“微课”更有兴趣,也更有信心和耐心学习。阿特金斯(Atkinson,1964)提出:“形成成就动机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和规避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取决于个体对成就的总体需求程度,对当前任务成功的概率的估计,以及对成功可能带来的回报的重视程度。因此,当学生完成了相对更简单的学习任务后,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乐意参与微课学习,形成良性的循环,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随即增大。
五、结束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微课”制作的软件如雨后春笋般,使得教师制作“微课”更便捷,更轻松。而网络平台上各种教材体系、各种课型的“微课”也越来越多,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把“微课”应用在英语阅读课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使传统沉闷的英语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如今的“微课”在国内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赵春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VII.
[4]杰里·布洛菲.激励学生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4.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阅读教学
一、引言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基于网络运行,不受时空限制,简洁扼要,支持多种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学生的喜爱。笔者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也尝试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对“微课”的教学运用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新课标对初中阅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中读的标准描述的五级目标: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②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③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④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⑤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⑥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惑
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在国内普遍缺乏语言环境。而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量增大,学生的词汇量、知识背景、阅读技能等都会影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当学生在阅读中屡次遇到挫折,会产生学习与考试焦虑,因而降低学习的动机,甚至导致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阅读。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讲解词汇,扫除阅读的障碍,使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收获成就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进度选择视频播放的速度和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程度地给予每一位学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转化后进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微课”也为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制作课外阅读、听说等主题的“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也可以丰富英语学习的素材,使优秀的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学生较多,不易开展个性化教育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城乡交界,生源情况较复杂,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差异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的差异也很大。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只靠40分钟课堂,教师很难开展分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变化中的需求,被动的学习方法早已过时,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更加积极主动。使用“微课”就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微课短小精悍,词汇讲解、阅读微技能、阅读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而设计,很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在初中,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学习方式。“微课”以课程为中心,可以应用在课前自习、课堂检测、课后巩固,不同阶段的“微课”发挥不同的作用,让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中,课前自习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把握单元话题与文章的内在联系;课堂检测主要用于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课后巩固主要用于巩固练习。在教学中,本人把“微课”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课程的话题,并完成观课中弹屏的练习,教师根据练习反馈组织教学。课中播放阅读技能讲解视频,不但直观深刻,也可以让教师的身份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引者,使得课堂调控更全面。课后巩固可以通过微课,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与巩固,教师也可以从巩固练习的数据中准确得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下次备课的备学生与备学情。下面以《广州牛津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1的阅读课Voluntary work为例进行说明,本课可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1.第一阶段——阅读前
“微课”伊始,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便于对阅读篇章的理解,也使学生对本课话题产生兴趣。播放视频后思考:“How can we do voluntary work? ”教师在微课中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整理已有知识架构,为阅读理解做充分的准备。
2.第二阶段——阅读中
英语阅读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阅读策略:激活已有知识、预测、略读、寻读、猜测、分辨文本类型、获取主旨大意。课堂中,教师使用“微课”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①通过展示主人翁做义工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话题;②“微课”展示课文的大标题“Voluntary work.”引言“ Three teenagers offered to do some voluntary work 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 They wrote the following reports.”和作者名,引导学生获取本文的主旨大意,巩固略读的阅读策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与回答问题,掌握略读和精度的阅读技巧,并树立阅读理解的信心,激发对篇章阅读的兴趣。 3.第三阶段——阅读后
开展读后任务有利于把阅读和已有知识联结起来,有利于深层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加深语言意识,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读后任务形式多样,可以复述课文、问卷调查、故事接龍、读后续写、制作海报、拓展阅读等等。本课的读后任务使用“微课”引导学生根据下表复述课文:
在“微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进度自由支配复述的进度和选择复述的次数,最终在复述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微课”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给学生提供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资源。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教师很难实施个性化教学。利用微课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使教师更有余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学生也可以个性化地进行学习,选择“微课”播放的时间、地点和次数,自主学习空间大,学习局限性小,以减少学生的抵抗心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学习主要是被动注意,初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30分钟。“微课”约10分钟,短而精,相对于40分钟的课堂,学生对“微课”更有兴趣,也更有信心和耐心学习。阿特金斯(Atkinson,1964)提出:“形成成就动机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和规避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取决于个体对成就的总体需求程度,对当前任务成功的概率的估计,以及对成功可能带来的回报的重视程度。因此,当学生完成了相对更简单的学习任务后,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乐意参与微课学习,形成良性的循环,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随即增大。
五、结束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微课”制作的软件如雨后春笋般,使得教师制作“微课”更便捷,更轻松。而网络平台上各种教材体系、各种课型的“微课”也越来越多,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把“微课”应用在英语阅读课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使传统沉闷的英语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如今的“微课”在国内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赵春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VII.
[4]杰里·布洛菲.激励学生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