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智慧教学的“三味”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教学不是口号,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知识堆砌的教学,而是有灵性、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数学智慧教学则是服从数学教育教学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是充满思想与情感的教学,是充满创造性与实践意义的教学,是真实灵性的教学。在智慧的教学场景中,知识的原型得以呈现,学生的主体经验得以激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得以展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完整的心理活动得以全面参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人的健全人格的发展和整体生命的成长。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智慧的教学。
  “本真”味
  回想我们的课堂,感觉生动活泼,学生热闹非凡,也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但细看,发现课堂热闹了但数学味没了;综合性有了,学科性丢了;教师激情燃烧,学生烟都不冒。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学的表象,忽视了数学的本质规律,学生的数学素养无法提高。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壮”,课堂教学应抓住数学的根——“本真”,让学生学习本质、真实的数学,才能发展学生思维,开拓智慧教学的源泉。让学生学习“本真”的教学,教师要扎根于平实、朴实的课堂教学,追求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堂,脱离花哨、无意义的数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内化升华,提高学生思维和数学能力。
  从教师的“教”到学生主动“学”,从知识的传授到智慧的激发,这种教学历程的改变,恰恰就是回归数学本身,只有明白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读透教材,才能有的放失,利用已有的教学技能,做到教学有智慧,学生也能智慧地学。
  “愉悦”味
  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愉悦作为智慧教学的一种考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机智地应对各种教育问题。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课时,笔者先板书“线”,让学生组词。学生一听:“咦,数学课上学组词?”顿时感到新奇,好奇心驱使着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学生思想活跃,语汇丰富,巧妙地将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融汇其中,揭示了课题,又预示着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感,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们,教学将变得趣味横生。例如:在《看图找关系》一课中,教师设计一幅教室上课楼层与时间的关系图,让学生看图编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充分想象,绘声绘色地进行演讲。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思辨,使故事更加合理与合情,且符合数量关系。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课,他们兴趣高涨,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越来越长的前行路上,师生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了课堂生活的愉悦,越来越多地邂逅到了没有预约的精彩,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学生闪烁的灵气与勃发的生机,从而更深地领悟到:只有在教学中彰显出“智慧”的魅力,才能创造出充分自由、自主的课堂,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智慧课堂中去学习自主建构,获取与展示属于他们的智慧,充分吸取营养与成长。
  “生活”味
  生活是一切智慧的的源泉,离开生活,任何学科都是无根之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何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使教师智慧地教数学,学生智慧地学数学?
  首先,教师应具有生活中的数学敏感性。教师要能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究,提炼出数学模型。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观察的范围》中引用麦当劳的广告。在教学时,教师导入宝宝荡秋千的视频,通过宝宝一会哭一会笑的强烈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宝宝为什么又哭又笑呢”,展开讨论,得出“宝宝笑是因为看到麦当劳,哭是因为只看到天空,看不到麦当劳”。通过深入探讨,学生们初步感悟到“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的范围也不同”,从而激发想象,让学生养成了在观察中比较、辨析,并将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习惯。
  其次,教师应具有数学中的生活敏感性。我们从数学的模型中能想到生活的表象,巧妙设计生活情境,运用有趣、灵活的教学方式展现,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从而灵活运用。例如:在《比赛场次》一课中,教师根据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一个练习:从深圳北站到广州南站,途中经过7个站,请你帮忙高铁公司设计车票,应设计多少种票?由于本题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很快就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复杂问题要从简单情形开始”的解题策略。这种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比赛场次”,而是由“比赛场次”外延到其他生活中的问题(如高铁),使学生学会全面灵活地利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增长自己的生活智慧,这才是智慧教学的本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智慧教学不是最终目的,只有激发学生智慧地学,学到数学的智慧,智慧地生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智慧教学所追求的目的。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基于上述要求,笔者确立了“通过对杏树和海棠树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这一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观察中发现变化 
为降低NOx排放,根据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功能要求,以C8051F340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步进电机的EGR电控系统。具体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主控制程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整编,关于数学教学的种种思维碰撞空前活跃,各种教学流派应运而生,这给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让一线教师眼花缭乱,难以适从——数学课到底该怎么上?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课、一堂成功的课?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首先应该是一堂内容真实的课。  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是提高学习能力、使身心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
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参与到所学习的内容当中。而美术课堂教学更需要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文所要探寻的是情境创设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创设是指在一些课堂的教育当中,教师适当地运用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情感描述,加强学生的一些空间性的想象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加主动地去探索相关知识。而情境创设解决的是学生对学习知
摘要: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是确保高校健康和谐发展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造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文章分析了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通过周恩来精神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如易于接受、调动参与积极性、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等,并且探讨了运用周恩来精神培养高校学生的方法。  关键词:周恩来精神 高校学生干部意义 优点 培养方法  各高校中的学生干部作为突出群体,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刘家大堰小学以其地名谐音为依据,着力建设富有儿童成长气息的“大雁文化”,用可爱的小“雁娃”作为学校的吉祥物和学生群体的代言人。几年来,学校围绕“把‘人’字大写在校园”的办学理念,结合小雁娃“守信、乐群、奋飞”的成长特性,从立德入手,着力打造“好玩儿又有营养的德育”,用一系列的“雁娃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体验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德,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