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史对话--一份阅读报告:试析黄锦树小说的时间结构

来源 :华文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锦树小说的历史意识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纵横捭阖的时间观.作家在对历史的追溯--再现、时间的借位--对位之间重构历史,并在这一重构过程中,让历史进入文学的视野,从而促生了其小说一种虽非独有,却对于构造其题旨和美学具有重要功能的时间结构.
其他文献
朱文斌的新著《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新星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是他博士毕业后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分'华文诗歌研究'、'华文文学研究之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发展势头可谓锐不可挡.综观其生成背景、作品内容及批评研究,不难发现其一显著特点:浓厚的族裔意识、权力诉求.从华裔的生存空间
无论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文化乡愁始终是海外华文文学挥之不去的主要主题意蕴,美华作家侯榕生的游记也不例外.侯榕生以她大半生漂泊海外的人生体验和着浓浓的乡情和历史文化
诚然,任何概括都可能有损于实际情况,但是却有助于确定某些展望.
台湾当代文学的研究,在70年代以前并不受学院注意,<文学杂志>作为一份学院内自觉意识创办的50年代文学性杂志,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引介实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及不可忽略的重要
本文是对旅美作家刘荒田2001-2002年间出版的五本散文集的综合评论.在对荒田散文基本特色作了提纲挈领的评述之后,紧紧抓住作者自命的、带有自嘲意味的诨号"假洋鬼子",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