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高歌多种情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要多强大才能承受住那份孤独与凄凉?才能承受住生活由天堂跌入地狱的悲苦?寻觅,寻觅,无论是当时还是时隔千年,李清照到底觅得了何物?一份冷清万般愁绪,一曲《声声慢》让我们穿越千年依旧能领略到李清照那份“以心抗世,以笔唤天”的孤独与痛楚。
  曾有“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曾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貌似离愁却溢满幸福让人羡慕的女子情怀……所有这些在靖康之难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孤独与痛苦,以及把受尽的劫难和折磨转变成《声声慢》的字字悲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一曲高歌饱含“愁”的万般情愫,《声声慢》的几次寻觅、几度冷清、几分凄凉,浓缩了她一生的痛楚,道尽了李清照的心酸悲愁,最终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就了她乱世美神的盛誉。那一曲《声声慢》到底唱出了哪些愁绪?
  一、形单影只,老来无依
  曾经幸福甜美的、富足的生活已成记忆烙在脑海,而此时守候的只有家破人亡后的无尽满目凄凉,所以清晨起床若有所失地“寻寻觅觅”,结果空无一人,环境“冷冷清清”,面对这份冷清,心情只有“凄凄惨惨戚戚”。张戒曾云:“诗者,志之所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李清照是享受过幸福的人,但此时却是国亡夫死,饱经战乱之苦,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清晨起床四周空无一人,司马迁遭遇人生苦痛之后也有“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感受。由美满的生活跌入痛苦之境的李清照何尝不是这样?一组叠词和动作描写把她无所事事、内心空落落、茫然若失又恍惚悲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怀揣内心的悲凉想向环境换取一丝温暖,想用酒温暖自己,暂时忘掉那份悲凉,然而“乍暖还寒时候”的环境依旧冰冷并与内心的冰冷结为一体,然而由于愁太浓,根本无法压制“愁”凝成的寒气,所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刚刚醒来就想晚上该怎样度过,那份整天都沉浸于悲痛之中的处境还用再表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独伴随着雨打梧桐的悲凉之声,为愁绪增加了浓度,将这份孤苦痛楚于不动声色中表现出来,而这种老来无依的处境,这份孤苦凄楚足以让人丧失生活的勇气。
  这种无依与孤独对于一个流落他乡的老人该是何等难熬?更何况是李清照这样一位热爱生活且年轻时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所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损”不仅是花,更是李清照自己,一个“憔悴”道出李清照因为孤独、因为痛苦而身心疲惫,这一切足以冻碎一颗心。在这情境中感到的寒冷不仅是环境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以致李清照无奈地喊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二、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过往的美好、社会的现状及自身的遭遇使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然而又不得不面对南宋国力衰微,统治者粉饰太平,过着苟安享乐的生活,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现实。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空有“欲将血泪寄山河”的抱负却不能像辛弃疾、岳飞那样驰骋疆场,大议朝廷之事,或者痛痛快快地喝酒倾吐心中不悦、痛拍栏杆。她只能羡慕自由飞翔的大雁,所以“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家庭环境决定了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认识,加上她的才情使她居于社会高层,这样她便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社会问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不仅是梧桐,更是南宋小朝廷,遭受雨打的不仅是梧桐,更是社会现实,还是自身处境。无论是小的居住环境,还是大的社会环境都让李清照孤苦无依,所以雁过必然伤心,伤心自己的处境,忧愁国家的前途。
  李清照用自由飞翔的大雁表达对国家统治者的期许;用风雨中的梧桐叹出现实状况的凄凉、无奈,将愁绪推向更高境界:对国事现实的忧愁。
  三、家破夫亡,甜蜜不再
  李清照是热爱生活的、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她的情感世界很丰富、很自由,她一直在追求爱情平等,也曾有过甜美的爱情生活,然而南渡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失去丈夫的李清照情感世界突然间被掏空,生活上的孤独远比不上情感上的孤独,更让人痛苦和无助,心灵没有归宿,无处停靠,那份孤苦和酸楚没有人分担,更没有人在乎和安慰,所以这份孀居的孤苦凄凉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特别是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往日美好的一切以无限完美的形式反衬现在的悲凉,以一种痛的方式攫住李清照的心,真是“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往日的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如今的大雁引发的是绝望与伤心;“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曾经赏菊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人比黄花瘦”,也可能不失夫妻赏花、摘花的甜蜜,而今自身憔悴、丈夫离世,满含眷恋与哀愁。如果没有曾经甜蜜的生活,而今也就不会如此悲苦,正是过往的甜蜜生活太多,任何事物都可能勾起相关回忆,在这种今昔对比中,往日的一切越美好,现在的痛苦就越深,忆苦是一种甜蜜,忆甜是一种悲苦,特别在这渐入老境之时,在无力改变现实之时遭此横祸,该是多么无助、多么痛苦。
  正因为李清照真切地生活过,所以此时她才如此孤独、如此悲苦。这种孤独和悲苦是穿越时空的、是无法摆脱的。面对这样的处境,她自己咏叹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确如此,此时此刻一个“愁”字哪能概括那国破家亡的孤独无助?哪能道尽老年生活的艰难与痛楚?可是除了“愁”外,还有什么能概括这复杂的情感?愁中带忧,忧指向社会,这是愁的社会根源,更是愁的内容,她以女人的身份思寻,注定孤独,而结果必定会“凄凄惨惨戚戚”。
  一曲《声声慢》唱出了李清照寡居生活的凄惨与辛酸,《声声慢》从李清照日常生活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此首词,我们依旧能体味到作者那蕴含其中的多种愁绪,看到那位在风雨中寻觅的女神。
  心词一曲,愁绪纷繁。
其他文献
泰戈尔有句极富哲理的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句话一直像明灯一样提醒着我,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能搞“批斗式教育”,要以水之宽容与柔韧修塑学生心灵。  一、案例  接手新班才一个月,就遇到难题了。下午第二节体育课后,学生甲急匆匆跑到办公室找到我:“老师,不好了,我的同桌乙的作文书不见了,肯定是丙偷走了。”“来,先别急,坐下来。你能把事情的经过给老师讲一讲吗?”甲说:“
摘 要: 英文电影不仅可以供欣赏、娱乐,还可以被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成为学生听力和口语练习的素材。只要教师充分发掘,积极引导,就能充分发挥英文电影的作用,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关键词: 英文电影 大学英语 听说课  1.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听说能力薄弱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听力是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难点之一,许多学生认为听力部分是他们考试中的主要失
记得“5.12”大地震的前两天,我们有幸在省城兰州交大礼堂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甘肃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倾听了韩先生为交大附中初二年级(很遗憾没记清班级)学生讲的公开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报告,目睹了韩先生潇洒自如、激情昂然、娴熟成诵、厚积薄发的演讲风采,让人耳目一新。特别值得赞誉的是交大附中聆听韩先生授课的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那默契的配合和深厚的语文素养令人叹服
摘 要: 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小规模专业本科生教育管理现状,给出了生涯辅导视角下小规模专业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对策,有效解决了小规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就业质量相对不佳的问题。  关键词: 小规模专业 生涯辅导 生物医学工程  高校小规模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刻地影响专业的就业率与就业层次,关系到小规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
摘 要: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衡量课堂教学质量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此种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以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开展的本科专业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价实践为基础,对形成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丰富的评价内容、科学的评价主体构成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生成绩 形成性评价 思考 实践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新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本文就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摘 要: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幼儿园计算教学呢?作者就此谈谈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 幼儿园 计算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思维能力  一、运用直观教、学具,帮助幼儿学习  幼儿的认识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数学比较抽象,幼儿学习时较难理解与掌握,运用直观教、学具可使抽象的
摘 要: 有效教学并不是孤立地把技术应用到原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中,而是技术与内容、方法三者之间相互协商的结果。TPACK为教师提供对具体教学情景中技术与内容、方法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实施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监控者,兼取“传递—接受”和“自主—探究”二者之所长,形成强调“有意义的传递和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与学教学活动的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加大了对高中应用题的考察力度。由于学生缺乏数学应用意识,导致学生得分率不高。高中应用题教学成为摆在高中数学老师眼前的难题。本文通过探析高中应用题教学进行探究,从巧用解题技巧的角度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技巧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1.引言  随着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应
说到作文教学,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学生关在教室里,局促于四角窄小的墙壁,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皱着眉头听,咬着笔杆想,耷拉脑袋写,毫无乐趣可言。如此,作文课成了酸、涩、苦的“三味书屋”。  生态写作,是作文最本真、最自然的状态,是教师作文教学困顿之后的超越,是学生课堂写作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  本着这一理念,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实践,努力让学生走出“三味书屋”进入到写作的“百草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