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这个沉默杀手,不简单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这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上世纪90年代因车祸导致脾脏破裂,通过手术切脾,并在术中输了血。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生活如常,劳动未受影响,还时常跟同事、朋友饮酒。
  发病前两年,他有时感觉消化不良或肝区隐痛,时有时无也就没有在意。直到半月前,他右上腹部疼痛加重,又是腹胀,饮食量明显下降,出现消瘦,才引起重视。到县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乙肝五项全部阴性,肝病原因不明。
  我给他做了进一步检查,丙肝抗体呈阳性。丙肝病毒定量检测出,每毫升血清中有300多万国际单位丙肝病毒。B超显示肝硬化,脾大,肝内实质性占位。增强CT显示,肝右叶有10厘米大小的占位,而且有“快进快出”特征,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明显增高。到这一步,这位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确立了。
  经过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加上保肝降酶、利尿退黄等办法,他的肝功能改善后,又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丙肝病毒被清除,病情得到缓解。虽然抗丙肝病毒治疗成功了,但一年多后,患者终因肝癌去世。
  点评:通过这位患者的经历不难看出,丙型肝炎发病隐匿,不显山、不露水,静悄悄演变进展。在病人不知不觉或没有严重不适的情况下,肝脏就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病人首发症状是腹胀,来医院检查才知道已经出现腹水,达到肝硬化失代偿期阶段。而一旦出现肝区痛、消瘦、黄疸等症状,就有了肝癌的嫌疑。
  丙型肝炎还容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如肾脏损害、干燥综合征等。据2015版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约有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感染丙肝病毒后治愈率低,慢性化率高达55%~85%,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也不低。所以说,丙型肝炎的危害不容忽视。

案例二


  还有两位病人就比较幸运。一位是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在当地卫生室按胃病治疗效果不显著,查肝功能显示异常,前来就医。我询问得知,她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反复献血,且有单采浆、红细胞回输史。这位女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丙肝病毒定量检测显示,每毫升血清中有1000多万国际单位丙肝病毒,丙肝病毒高水平复制。
  她的丈夫陪同就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是病人。因为妻子被问及献血情况,他了解到职业献血是有风险的,于是告诉我他那时也有相同的经历。“但我什么问题也没有,干活好着呢!时常喝点酒,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我的劝说下,他顺便也查了肝功能、丙肝抗体,结果显示肝功能轻微异常,丙肝抗体也是阳性。进一步检查丙肝病毒,每毫升血清中有700多万国际单位丙肝病毒。
  这对夫妻,妻子的肝功能损害重一些,但未達到肝硬化,决定住院治疗;丈夫肝脏损害不重,未住院。夫妻俩均为1b型丙肝病毒。先后应用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12周,随访复查半年、一年,他们的丙肝病毒定量均达到了阴性,可以说是治愈了。
  点评:现代医学进展迅速,我们对丙型肝炎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无论是检测诊断、治疗方案还是疗效评价、随访复查,均很成熟。查一个丙肝抗体和肝功能即可知道是否有肝病,是否受过丙肝病毒感染;如果有问题再进一步查丙肝病毒,对于是否有传染性、丙肝病毒数量、是否需要治疗等问题皆可明了,确定诊断或排除都不困难。关键在于提高认识,予以重视,及早发现!

链接


  哪些人易患丙肝
  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目前可至少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HCV基因1 b和2 a 型在我国较为常见, 其中以1b型为主,约占56.8%。其次为2型和3型,基因4型和5型非常少见,6型也较少。
  有不少病人反复查出转氨酶增高,反复吃降酶药,就是不查找病因。直到明确诊断、经抗丙肝病毒治疗被治愈后,不吃降酶药转氨酶也不再增高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丙肝病毒在捣乱。
  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手术、输血或体检,才发现肝功能异常,最终被发现有丙肝。那么,哪些人患丙型肝炎的概率高呢?
  ①反复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阴性者一定要想到是否有丙型肝炎,进行相关检查。
  ②凡是1989年~1994年间有输血史(全血、血浆、冻干血浆)、献血史、有偿献血(卖血),特别是有红细胞回输(俗称小采、单采浆)的人,一定要尽快查肝功能和丙肝抗体。这部分人是丙肝病毒高危感染者!
  ③有吸毒、同性恋、多个性伴侣者,以及接受过消毒不好的纹身的人,都要注意。
其他文献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其影响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等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护士离职意愿对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医院工作场
教学除具有教学性、艺术性,更需注重情感性。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正如古语所言:"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废其道"。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一 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情感与认知活动。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有机结合产生"总体大于部分"的
期刊
The teachers’ most important job might be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learning can take place”. The skills of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successful class may be the key to the whole success of a c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英语教学中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阅读既是主要的输入内容,又是主要的输入渠道,还是用得最多的具体方法。阅读可以校正听,巩固听;阅读可以引导说,充实说;阅读也可以为写作提供范例范型,启动写作。当前,大部分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量小,阅读面窄,这在很多地区,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是一个普遍存
期刊
近期,《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通过对24个国家或地区的93项研究、共覆盖1057.6万名受试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全球脂肪肝患者中约40%属于非肥胖人群,近1/5还是瘦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国脂肪肝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目前,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20%~30%,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但很多人对脂肪肝还存在较多认识上
期刊
该研究的写作背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步入转型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为了提高社会创新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我国于当前转型阶段创造性的提出了“
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目前的英语考试系统中,阅读在整个试卷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而且阅读试题的难度和灵活度也越来越大。实施有效且使用的阅读教学策略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阅读课 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是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高
摘要: 教师是学生道德进步的引领者,其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尤为重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如何使用恰当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本文着重从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情感桥梁  “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
[摘要]:本文罗列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些主要现象,并从分析有效性误区入手,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课堂 学生 教师 有效性 策略  我们经常在一些学校中看到这样的现象: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于是“课内损失课外补”,靠增加课时,加重作业,大量补课,频繁考试来补救;学生们则忙于应付,课余时间无法自主。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这样虽然有时也可能取得一些短期效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