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眼,指导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尤其重要,不少学生都对如何审题立意感到困惑。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材料中的重点,并在审题立意时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如可以通过由果溯因的方式找到关键点,通过剖析关系的方式找到内在逻辑,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 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91-01
  在高中阶段,不少学生都认为新材料作文的写作难度较大,因为新材料作文材料的涵盖面很广,而且也没有限定主题,学生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并用各种不同的文体进行演绎。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困惑点,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已经较为发达,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材料展开逻辑分析,尝试独具慧眼地找到写作主题。
  一、由果溯因,找到事物缘起
  在不少材料中往往只是提到了文章的结果,但是却并未阐述其原因,又或者材料中所阐述的原因其实并非是该事情的最根本原因。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写作时就要鼓励学生展开分析,通过由果溯因的方式找到其根本的原因,再从其原因入手分析,则会更为有效。
  一则材料的内容为:一名小学生喜欢拉小提琴,但是其演奏技术却并不是很好,因此一直都被人埋怨。有一次,一名老妇人却称赞其拉得不错,因为老妇人是聋子,并未听见其声音,只是见其形象,认为其拉得不错。此后小学生每次拉小提琴,老妇人都会夸奖,最后小学生的能力真的有所提高。要写这篇文章就要首先分析小学生的演奏水平为何会得到提高,并不是因为小学生每天都拉,因此得到了进步,主要原因应该是老妇人每天都对其赞赏,对其起到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如果能抓住这一点入手写作,写一下赞赏和人获得成功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则表示学生抓住了本源,找到了事物的缘起。如可以在作文中探究赞赏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差生而言,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则学生可能陷于困境,相反,如果教师采用赞赏教学,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则学生更容易获得进步。如果写作时能抓住这方面进行创作则作文能更贴近材料。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材料中找到事情的本质原因,如果能有一双准确探究本源的眼睛,则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不少进步,写作时也能把握住重点,避免在写作中出现偏题之类的问题。
  二、剖析关系,辨明内在逻辑
  剖析关系法也是一种创作新材料作文时常用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比较能找到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搜索到其中的内在逻辑,写作时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思考,则构思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不少作文题都会同时展现若干不同的材料,如几件看似无关的事情,又或者是几句看似无关的名人名言等,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其中的内在逻辑,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在一则新材料作文中,材料中列出了不少名人的事迹和话语,如陆游在垂垂老矣之时回忆当年的金戈铁马;又如秋瑾在被捕后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几个字,再不多言;又如孙中山曾经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些事迹和话语看似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深入剖析的话,就会发现其中有着本质关系。陆游有着老骥伏枥的想法,而秋瑾在自己临死前丝毫都不后悔自己曾经追求真理,孙中山则直接明确地表示了要求后人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样就找到了这些材料之中的共同点,那就是“生命可以停止,但是理想不死。”如果学生能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写作,则能更好地捕捉到其中的关键点,找对其中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论述人为何要有理想,怎样的理想值得人们追求终生,还有哪些人曾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样就能让作文更为充实。
  在剖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挖掘出材料的内在逻辑性,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中心思想,则作文会显得更有深意。
  三、求同求异,彰显不羁个性
  求同求异的方式是指的是在分析材料时先思考一般人在看到此材料后会如何构思,而后尝试从其他的角度入手思考,写出自己的个性和新意。在新材料作文中有不少材料都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如果能抱着求同存异的想法进行分析,则能写出创新点。
  一则新材料作为以莫言为主人公,讲述《咬文嚼字》栏目设置了给知名作家挑错的专栏,莫言知道有人给自己挑错后就专门写信,感谢杂志社和读者给自己挑错。针对这则材料,不少学生都能找到其中的关键点,那就是要有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从此角度入手写作,则只是找出了材料和“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之间的共同点,但是还没有展现出其中的不同点,更不用说写出新颖的个性了。如果学生能换一个角度入手思考问题,那么或许就能写得更为出色。如有学生发现,这里提到的是读者给莫言提出错误,那么莫言为何自己没有发现错误呢?该学生由此推理出找到别人的错误比较容易,而找到自己的问题则更难。因此该学生从材料中总结出了这样的观点:“不僅要勇于接受别人给自己找出的错误,而且还要以此为契机,尝试自己给自己找错。这样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写作不仅符合求同的特点,而且也做到了求异,写出了和其他学生不同的新颖观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展开拓展联想,又或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这些方式都有助于让学生在找出事物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不同点,进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指导高中学生撰写新材料作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材料展开逻辑分析,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展开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能让学生逐步揣摩到文章的关键处,并提炼出更合理的主题。
其他文献
我院于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2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量的大幅增加,剩余污泥的年产量也大幅提高,而污泥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然而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污泥厌氧消化池的运行很
【摘 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教学智慧。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希望找到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循。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是伴随教学观念的改变而变化的。“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不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始终在关注、探索、实践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能引起瞬间失明的眼病,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致盲。为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76例,并与同期60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88-01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猫》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人类的伙伴”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这是著名的语言作家,幽默大师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以作者对猫的喜爱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及短程化疗方案的推行,结核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痰隋的上升,结核病的病死率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解结核病人死因状况,总绵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