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可以扣掉孩子小小的一部分工资。
对于让孩子做家务给工钱这件事,一直都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一定让孩子从小做家务挣零花钱,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知道,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劳动换取的。一方面让他得到了家务的锻炼,而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孩子的财商,他自己赚的钱都很宝贝,不会胡乱花。
另一种则相反,家务本来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本来就应该干的,结果他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在寻思能挣多少钱,这不是把孩子给教得金钱至上,啥事儿都用钱衡量?
其实,上面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也都有各自的副作用。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一个家里的家务那么多,全用一个规矩多单调啊,你分成三部分,采用不同的政策,这个玩法就非常丰富了——
这部分工作是孩子的责任所在,必须做的,主要是指孩子本身会获得益处的家务,可以包括下面这些项目:
铺床
整理自己的衣服
收拾自己的玩具和文具
把自己的脏衣服整理进脏衣篮
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
处理掉自己制造出的垃圾
自己准备第二天的书包
第二部分:与父母轮流值日的工作
这部分的工作是指一些公共区域的劳动,可以采取和爸爸妈妈轮流做值日的方式,包括:
用洗衣机洗衣服
吸尘擦地
收拾饭桌
倒垃圾
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孩子本身的责任,要尽早让孩子承担,你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每过一个生日,就应该把这部分责任交付给他,孩子发现自己被像大人一样对待,是很高兴的,这部分千万不要嫌他做得不好,而是要鼓励为主,如果他不做,就一定要给他一个后果。
比如说,你没有整理自己的玩具,妈妈就要把玩具关进“监狱”,你三天都不可以玩了;不收拾自己的脏衣服,就让他连续几天没有干净的衣服穿……或者说,今天你该做的事情没做完,就不可以进行下一步,不准备好第二天的书包,就不可以去睡觉。
其实不太需要和孩子大呼小叫的,只要憋住了别去挑毛病,别去代替孩子,他们是会很骄傲自己能像个大人一样承担工作和责任的。
第三部分:“赚钱”的工作
这里的工作是关于“赚钱”的家务了,可以选择一些本来应该是爸爸妈妈职责内的家务工作,最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比较耗体力的,开放给孩子作为“赚取零花钱”的“工作”机会,比如:
代替爸爸妈妈做第二部分值日
照顾弟弟妹妹
擦玻璃
擦车
简单的园艺工作:扫落叶,拔杂草之类的
这些工作孩子可做可不做,但是做了就有钱赚,爸爸妈妈作为雇主,有权利对雇员的工作提出质量要求,比如说“照顾妹妹”这个工作,不要以为就是平常和妹妹玩,你不可以不理妹妹,要陪她做游戏,好好和她说话,不可以把她惹哭,还要给妹妹准备简单的吃喝,等等。
如果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可以扣掉孩子小小的一部分工资。哭也没用,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早知道早清醒。
工作机会是要看时机的,顺其自然,不要给孩子制造“工作”,譬如说,擦车这个工作,可能一周才有一次,擦玻璃这件事,可能好几个月才一次,扫落叶那更是一年才有一次,爸爸媽妈犯懒不想做事想让你代劳,也不是经常有的,孩子要抓紧机会,推销自己的劳动力,做得靠谱做得好,才能得到完整的工资和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对孩子引入“家务赚零花钱系统”,就请摆脱掉爸爸妈妈的角色,尝试去当一个比较温和而有原则的“雇主”,不要让孩子觉得,撒娇卖萌,糊弄工作,磨洋工,一样可以赚到零花钱。
因为“赚取零花钱”本质上是孩子的初步社会实践,如果你让他太轻松,就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本身不是那样子的,千万别误会以为人人皆是你爸妈,在社会上做事要有契约精神,不能随便耍脾气。
如果你心软,做不到像真正的雇主一样雇佣孩子,就不要轻易开启“赚取零花钱系统”,反倒容易变相成为孩子索要零花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整天琢磨做些什么事好让你付钱,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还不如用传统方式,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他算计着花,一样会锻炼财商。
说白了,“赚取零花钱系统”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你做了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力做,也完全没关系的。
其实小朋友都是很喜欢做家务的,只是我们总是嫌他们做得不好,不给他们机会或者总挑毛病,如果父母能多放手,让孩子自然地参与到家务中来,他们其实是很开心的,就算没有金钱奖励,做家务本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也会让孩子乐于去做的。
对于让孩子做家务给工钱这件事,一直都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一定让孩子从小做家务挣零花钱,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知道,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劳动换取的。一方面让他得到了家务的锻炼,而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孩子的财商,他自己赚的钱都很宝贝,不会胡乱花。

另一种则相反,家务本来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本来就应该干的,结果他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在寻思能挣多少钱,这不是把孩子给教得金钱至上,啥事儿都用钱衡量?
其实,上面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也都有各自的副作用。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一个家里的家务那么多,全用一个规矩多单调啊,你分成三部分,采用不同的政策,这个玩法就非常丰富了——
第一部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部分工作是孩子的责任所在,必须做的,主要是指孩子本身会获得益处的家务,可以包括下面这些项目:
铺床
整理自己的衣服
收拾自己的玩具和文具
把自己的脏衣服整理进脏衣篮
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
处理掉自己制造出的垃圾
自己准备第二天的书包
比如毛头可以把洗好的衣服运上楼
第二部分:与父母轮流值日的工作
这部分的工作是指一些公共区域的劳动,可以采取和爸爸妈妈轮流做值日的方式,包括:
用洗衣机洗衣服
吸尘擦地
收拾饭桌
倒垃圾
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孩子本身的责任,要尽早让孩子承担,你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每过一个生日,就应该把这部分责任交付给他,孩子发现自己被像大人一样对待,是很高兴的,这部分千万不要嫌他做得不好,而是要鼓励为主,如果他不做,就一定要给他一个后果。
比如说,你没有整理自己的玩具,妈妈就要把玩具关进“监狱”,你三天都不可以玩了;不收拾自己的脏衣服,就让他连续几天没有干净的衣服穿……或者说,今天你该做的事情没做完,就不可以进行下一步,不准备好第二天的书包,就不可以去睡觉。
其实不太需要和孩子大呼小叫的,只要憋住了别去挑毛病,别去代替孩子,他们是会很骄傲自己能像个大人一样承担工作和责任的。
果果对家务很感兴趣,用儿童拖把擦起地来很带劲
第三部分:“赚钱”的工作
这里的工作是关于“赚钱”的家务了,可以选择一些本来应该是爸爸妈妈职责内的家务工作,最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比较耗体力的,开放给孩子作为“赚取零花钱”的“工作”机会,比如:
代替爸爸妈妈做第二部分值日
照顾弟弟妹妹
擦玻璃
擦车
简单的园艺工作:扫落叶,拔杂草之类的
这些工作孩子可做可不做,但是做了就有钱赚,爸爸妈妈作为雇主,有权利对雇员的工作提出质量要求,比如说“照顾妹妹”这个工作,不要以为就是平常和妹妹玩,你不可以不理妹妹,要陪她做游戏,好好和她说话,不可以把她惹哭,还要给妹妹准备简单的吃喝,等等。
如果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可以扣掉孩子小小的一部分工资。哭也没用,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早知道早清醒。
工作机会是要看时机的,顺其自然,不要给孩子制造“工作”,譬如说,擦车这个工作,可能一周才有一次,擦玻璃这件事,可能好几个月才一次,扫落叶那更是一年才有一次,爸爸媽妈犯懒不想做事想让你代劳,也不是经常有的,孩子要抓紧机会,推销自己的劳动力,做得靠谱做得好,才能得到完整的工资和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对孩子引入“家务赚零花钱系统”,就请摆脱掉爸爸妈妈的角色,尝试去当一个比较温和而有原则的“雇主”,不要让孩子觉得,撒娇卖萌,糊弄工作,磨洋工,一样可以赚到零花钱。
因为“赚取零花钱”本质上是孩子的初步社会实践,如果你让他太轻松,就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本身不是那样子的,千万别误会以为人人皆是你爸妈,在社会上做事要有契约精神,不能随便耍脾气。
如果你心软,做不到像真正的雇主一样雇佣孩子,就不要轻易开启“赚取零花钱系统”,反倒容易变相成为孩子索要零花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整天琢磨做些什么事好让你付钱,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还不如用传统方式,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他算计着花,一样会锻炼财商。
说白了,“赚取零花钱系统”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你做了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力做,也完全没关系的。
其实小朋友都是很喜欢做家务的,只是我们总是嫌他们做得不好,不给他们机会或者总挑毛病,如果父母能多放手,让孩子自然地参与到家务中来,他们其实是很开心的,就算没有金钱奖励,做家务本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也会让孩子乐于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