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60-01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得到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当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媒体出现之后,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是和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新的教学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是一种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兼具的特点。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物理是初中的一门必须课程,在接触物理的初期,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但是,随着物理知识的增多以及难度的加深,许多学生感到物理学习枯燥难懂,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弱。鉴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望。笔者在初中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的重要性。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它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运用粉笔、黑板以及一些教具进行物理教学。有时教师还会融入实验的教学因素。但是,对于一些不方便进行的实验,教师只能通过枯燥的讲解进行教学,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教师讲着费劲,学生也听着困难。如果教师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大改观。对于一些不便于进行课堂操作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可以把实验现象真实的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多媒体展示时,进行细致的观察,从中获得直观上的认识,总结出物理的规律和定理。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的演示,可以减少实验的危险性,并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增加了实验的便利性。同时,由于多媒体演示实验可以反复播放,因此,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经过多次观察获得认识,加深印象。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电荷的移动,电流的形成等过程。在学习《电与磁》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磁场、磁感线等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感到了物理知识的直观性,对物理知识形成的感性上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有信心。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进行学习和探究,认知欲望才会更加强烈。兴趣是探究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由于物理学科的枯燥性,在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甚至处于一种痴迷的状态之中。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用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因素给学生以刺激,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调动,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展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和物理有关的真实教学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状态也会最佳,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难”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的动画、图片等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动、形象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难度,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形象、生动、直觀的教学,学生们接受物理的能力增强,对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提高。使教学的难点容易突破。在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字体颜色、字体形式的设计以及文字的闪烁效果等进行突出,让重点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教学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出多种教学技术的优势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为什么要课改?课改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课改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渗透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关键词】现实联姻 思维解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66-02  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一同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级数学教材删除了许多以往的内容,同时又增设了许多新的内容,新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89-0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中第二章的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该课主要研究如何应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该求和公式的应用.求数列前n项和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公式推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
[目的]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释放量。[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吸附材料对烟草萃取液及再造烟叶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吸附效果。[结果]在烟草萃取液中,活性炭对TSNAs的吸
为测定人造板中的五氯苯酚含量,通过对LY/T1985—2011《 防腐木材和人造板中五氯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不确定度来源及其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结果发现
针对受堤防建设影响的黑龙江干流地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流域生态健康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并应用到黑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的相关特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改革,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着重培养中英双语能力的同时,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专业实践平台,对双语播音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59-01  政
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新知,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思维方式,如何基于或构成学理进行数学的深理解和真思维呢?笔者以为,教师在探索活动中基于学情和学理“顺势”而为,改善数学教育“生态”,是提升数学课程实施品质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持续学生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一、顺势就是基于学情和学理展开数学探索  在一定意义上讲,多数时候的数学学习活动都是具有探索性。然而,有不少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活动具有探索性”认
【摘 要】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培养学生批判性数学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容错,让学生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错误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得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的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生的纠错能力才会有所提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而数感,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数感的定义是理解数的意义,对数学和数字具有意义观念。作为学习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数感培养。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数感能力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来进行解析。找出我国小学教学数感培养工作中应该注重的方面,使小学数学的教學质量得到进一步
该研究从海洋生产生活实践角度研究和展现三亚疍家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文艺审美等方面的传统习俗的内容和产生的物质基础,认为三亚疍家民俗是不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