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砂土混合覆盖下土壤蒸发估算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寻求一种能够有效估算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土壤蒸发量的方法,通过微型蒸渗仪大田试验,研究了 0(S1),20%(S2),40%(S3),60%(S4),80%(S5),100%(S6)6种砂土混合比条件下土水蒸发比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并构建了压砂地土壤蒸发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水蒸发比随表层土壤含水量呈分阶段变化,即S2~S6为2个阶段,S1为3个阶段,且S1第2,3阶段与其余处理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表层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可用砂土混合比表示为θsi=0.0030Si2-0.1705si+14.7340;S1~S6 土壤蒸发量在第1,2阶段分别可用 Es=E0(a iθi+bi),Es=E0(aiθi2+biθi+ci)进行表示(其中,S1 第2,3阶段均为Es=E0(aiθi2+biθi+ci)),且整体精度达85%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水面蒸发量、表层土壤含水量及砂土混合比分两阶段构建了二次抛物面模型及多项式模型,模型整体可靠性较高,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降水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也是不同时空尺度上各种生物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解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以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灌木地和沙地)为研究对象,研究荒漠草原降水事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降水量以<5 mm的小降水事件为主,发生次数占总事件的72%;从降水强度来看,<10 mm/h的降水事件居多,达到86%.0~25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以沙地最高,灌木林和天然草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几乎相等,但天然草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的波动较大.3种土地利用类
以“鲁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垄作模式,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增加马铃薯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以垄上覆塑料膜、垄沟覆秸秆模式的马铃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基础是“六不通”,即“不正不通、不顺不通、不松不通、不动不通、不调不通、不荣不通”,围绕此观点,在临证治疗上应该遵循“正则通、顺则通、松则通、柔则通、调则通、荣则通”的“六通论”,此外,韦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常使用痛安汤、脊柱平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收效明显.文章主要基于“六通论”及“脊柱平衡手法”总结韦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证经验,以期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国医大师李士懋以脉诊为中心,认为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形成不同脉象的根本,临床应重在体会指下脉的形象,而不以至数为中心,强调应整体感知脉象特征,抓住病机本质,方可精准辨治;应以脉象特征为依据,辨析弦、缓、迟、数、虚、散、紧脉等脉象的判断标准;创造性地提出“痉脉”主寒凝证,“躁脉”主火郁证等临床新见,丰富了脉诊的内容、提高了脉诊的实用价值.李老倚重脉诊,强调切脉应“重脉象而非至数”,突出诊脉之要是把握脉象特征,指出了中医诊断疾病的精髓,值得认真研习.
基于1961-2020年渠江流域13个气象站点降水数据,运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流域降水量及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渠江流域60年年均降水量1 126.17 mm,年降水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降水倾向率为6.9 mm/10 a.年降水量波动剧烈,存在27年、15年的周期性变化.年均降水量呈现由西部向东北部递增的趋势,降水量高值区位于流域东北部万源地区,低值区位于西部巴中地区.年降水量倾向率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增的趋势,东部及南部降
管遵信教授是管氏针灸第四代传人,从事针灸耳针工作60余年,著有《中国耳针学》,该书阐述了管氏耳针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实践,完整构建了管氏耳针理论体系.管老创造性地研制“玉卫22型袖珍耳穴探测仪”,发明“管氏耳穴染色法”,不仅用于诊断疾病,而且用于耳针诊治疾病原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耳针学科的发展.
“喑痱”作为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以舌喑不能语,足废不能用为主症.本病由肾精亏损、肾气不足所致,临床多从虚论治,主以补肾阴肾气、行气通络之法.从宋至明清,历代医家创建了不少方药,诸如地黄饮、补肾八味丸、补骨脂丸等.文章梳理归纳了“喑痱”的病名、临床特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思路.
探讨菌种培养与菌材制作、种麻培育、栽培方式对天麻产量的影响,有利于制定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有机天麻林下生产.
施用不同的氮、磷、钾、硼肥对油菜产量和病害发生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各减施10%,硼肥不减量时与对照相比,籽粒产量下降3.33%,菌核病发病率下降22.09%,获得的油菜产量较高,且菌核病发病率较低,综合效果最佳,值得应用推广.
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水谷,若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布散水谷精微,多余的脂质沉积于血脉形成痰浊,导致脉道不利,而致动脉粥样硬化(AS).可见,脾虚生痰是引发AS的关键.巨噬细胞焦亡致AS,其关键为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焦亡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剧AS进展.中医学将“炎症”归于毒邪范畴,而毒邪可转化为痰浊,并阻滞血脉,导致脉道不利,形成AS.这与炎症反应所致AS的过程基本一致,可见脾虚生痰和巨噬细胞焦亡对于AS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健脾祛痰中药干预,以巨噬细胞焦亡为切入点,以microRNA-221/NLRP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