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的建设步伐在逐步加快,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公路路基的施工事关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优劣,施工前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要在路基的填土、路基排水、软土路基的处理等方面加以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1.路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条件往往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路基施工常常需要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条件复杂多变,与公路工程中的其他各项工程施工相比较,技术上虽然不是很复杂,但通常具有较大的难度。路基施工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路基施工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上具有着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特点:其最能体现管理水平,路基施工的难度、复杂性使它最能体现施工单位的能力、经验和管理水平;施工最需统筹、协调、进行系统管理,这是路基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有利保障;路基施工的特点决定它的质量比较难以保证,在施工中应作为管理的重点;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对施工效果影响最大,所以需要加强管理,选择优秀的队伍。
2.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挖修筑而成的,路基修复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在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因此,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涨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至显著降低,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
3.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要掌握工程施工环境。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情况,并根据水文地质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调查和掌握工程施工地点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其次,要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每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再次,需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4.路基路面排水
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损失。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井、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较高级公路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通常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采用。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是逢沟设涵,现在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且不冲刷路基边坡。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排水,二是分散排水。路基地下排水多采用暗溝、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量较大时,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近几年研制的直径为8--30cm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5.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5.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
5.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5.3支挡防护
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
6.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6.1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6.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由于施工方法不对,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从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理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6.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土水稳定性好的土,抛石挤淤泥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7.施工现场的要求与控制
7.1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7.2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的过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要通过工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8.结语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低劣必然导致投资失败。作为公路建设管理者,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发展地公路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严格按公路项目建设程序办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工程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G97交通版).
[2]杨文.徐.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公路路基;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1.路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条件往往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路基施工常常需要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条件复杂多变,与公路工程中的其他各项工程施工相比较,技术上虽然不是很复杂,但通常具有较大的难度。路基施工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路基施工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上具有着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特点:其最能体现管理水平,路基施工的难度、复杂性使它最能体现施工单位的能力、经验和管理水平;施工最需统筹、协调、进行系统管理,这是路基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有利保障;路基施工的特点决定它的质量比较难以保证,在施工中应作为管理的重点;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对施工效果影响最大,所以需要加强管理,选择优秀的队伍。
2.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挖修筑而成的,路基修复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在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因此,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涨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至显著降低,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
3.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要掌握工程施工环境。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情况,并根据水文地质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调查和掌握工程施工地点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其次,要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每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再次,需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4.路基路面排水
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损失。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井、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较高级公路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通常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采用。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是逢沟设涵,现在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且不冲刷路基边坡。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排水,二是分散排水。路基地下排水多采用暗溝、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量较大时,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近几年研制的直径为8--30cm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5.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5.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
5.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5.3支挡防护
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
6.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6.1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6.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由于施工方法不对,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从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理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6.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土水稳定性好的土,抛石挤淤泥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7.施工现场的要求与控制
7.1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7.2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的过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要通过工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8.结语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低劣必然导致投资失败。作为公路建设管理者,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发展地公路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严格按公路项目建设程序办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工程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G97交通版).
[2]杨文.徐.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