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及转化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求中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和成因,进而探究其转化对策。
  【关键词】逻辑思维 学困生成因 转化
  
  “学困生”研究犹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样,永远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这种趋势的产生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大量的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涉及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基本效益,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平等教育的实施。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仅仅关注少数人成功的升学教育是一种不完全的、不平等的教育,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精英,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素质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根本,精英确实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财富,但个别走向社会的“差生”也可能在瞬间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难怪有人讲,科学家是可以引进的,而劳动者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所以说,转变一个“学困生”不比培养一个科学家逊色。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数学知识连贯性强,就象一根链条,中间任意一环出了问题,都要波及整体。比如一个小学生不会数学加法,它就不会解数学减法题,中学生若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无法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
  受发育的个体差异、数学基础和能力的影响,即使在知识范围和深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学生对同一数学内容的认识也有深浅程度不同,在这方面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现象认识和本质认识,有部分认识和整体认识,有零碎认识和系统认识等区别。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是本人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是造成他们轮为“数学学困生”主要原因。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出现“数学学困生”这种阶层的学生了,主要表现在操作迟钝,错多且慢,成绩低下、持续困难,读书被动、无自觉性。随着学习年级上升,学习内容的拓宽,以及到中学阶段,学生的分化更是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以下系列状况:(1)基础很差,极端厌学。这种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品行也很差,(2)学习上思维僵化,信心不足,导致成绩差。(3)其它学科尚可,对数学无兴趣,偏科引起数学成绩差。(4)想学好,但缺乏自制力,无恒心,受环境和情绪影响,从而学不好数学。(5)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但学习方法陈旧、低效,因而成绩不理想。(6)愿学,但自我感觉良好,学习浮而不深入,成绩总不稳定。(7)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要求在年龄符合义务教育的必须接受教育的智障,病疾学生,其中数目也不小。
  对于(1)基础很差,极端厌学的这类型,把它分类为“外因型学困生”,对这类学困生的调查表明,当前社会上存在不合理分配现象,特别是受经商风冲击,使一部分学生厌学,外加上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居多,造成家长对子女教不得法或忙于经商,无暇教育子女;或者放纵溺爱,包庇纵容-或者粗暴无知、施行打骂。学生若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之中,会造成心理失衡,道德行为价值观念偏常。再加上数学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就更不愿意学习数学了。这部分学困生,思维已经定型是不可以转化,也没有办法转化的,他们只能毕业后流落社会,或社会上做个良民,或者危害社会,这只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是学校老师也无法管教的,
  至于(7)这部分学困生,这类“智力型学困生。,也是很难转化的!他们本身已很难具备学习的条件了,要改变他们成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是件极不容易办到的事情,(特例除外)时他们的教育辅导,也仅仅是尽一种社会责任,谈不上转化的问题,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弱势群体,他们能学点文化知识,将来到社会上也只是过的好一点而已,
  对于(2)到(6)这部分学困生,这类“非智力型学困生”——数学逻辑思维断了链条的学困生,本身需要修改的空间很大,是有希望转化的,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就是修改补充他们脑子里的逻辑链条,重新走回数学轨道,
  数学学困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群体,每一个学困生,情形状态完全不一样,由于长期受挫折,心态基本一样,对数学常常抱有消极态度和缺乏信心,怀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改变他们的状态我觉得应采取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对他们加大情感投入,扫除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培养兴趣,激发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数学的观念,并坚定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念,与他们多接近、多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益友,学习上的良师,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热情,把失去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重新找回来。同时,对他们的作业、试卷都要严批细改,从中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多用表扬的语气来鼓励他们,并通过单独给他们补课,使他们不至于落后。这样,必能引起他们感情的“回流”,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大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把失去的逻辑链条重新找回,从而走上学习正轨。
  (1)培养理解能力。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进行注重启发,细心引导的教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
  (2)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离不开直觉,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3)精心提炼教材中的养育因素,给学生予数学美的感受。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公式美、符号和理论的概括简洁美,命题的准确清晰美,难题突破的感受美,图形的对称美,相似美、统一美等等,例如:勾股定理表达了一切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统一美,二项展开式的系数、正多面体和圆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三)具体操作方法
  (1)灵活处理,因材施教。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及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深钻教材,精选教法,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学生轻松进入教学过程,增强其信心,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讲解,加强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运用及对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习方法,促学生“能学、会学”。首先,在作业布置上可先降低难度要求,适当增加基础练习量。以巩固基础,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其次,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给予恰当指导,让学生会学。①指导预习,主要是结合以前所学阅读教材。@指导听课,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教师所讲的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⑦指导复习。指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④指导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但要讲究方法。
  (3)学校教育向家庭渗透,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开办各类家长学校,强化班主任家访制度。
  (4)学校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防治差生“心病”。在教学过程中,妻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正确对待数学学困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所受益,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然而由于“数学学困生”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也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教育有诚心、转化有热心,对待反复有耐心”。如此,“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正春,新余教研网
  [2]张宝洪,也谈中学数学差生转化及成因
  [3]初中数学资源网,浅谈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
  [4]黄靖,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军校士官大专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士官大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高等数学课程是军校士官大专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在军校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它不仅为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有一个恰当的目标。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下面,我就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谈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  一般地说,理科的教学目标比较好把握,很少有偏离目标教学的。而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太恰当,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下面是我们在一些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几个突出例子:  例一:某初中老师教学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他整堂课都围绕伏尔泰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28-01  摘要:就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从构建新的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这几个方面对未来教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现状 改革对策 教学教学 考核方式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所应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所提供的数学思想、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摘 要]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感恩 感恩教育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
枯燥必然乏味。单调的教学就象老和尚念经,会把学生给念跑的,使跟随你的学生越来越少,或者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心已飞到了天边。枯燥乏味的课堂里,出现学生走神、打瞌睡,或学生自己看课本、学习资料及课外书或小说等实属正常现象,或者说学生是不得已而为之。做教师的我们应该原谅和同情处于这种课堂中的学生,同时应尽量避免把自己的课上成“念经”课。  有爱心是成为能上出好课的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操作和管理机器的工人尚且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五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放在课堂提问上,就是一个课堂提问的效能问题。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
中学生的作文批语中,可能经常有一句话:“大而空,不够感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很多的,但最重要的是手中没有这样的一把金钥匙:细节描写。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具体可感,细节描写是关键。接下来,笔者就有关细节描写谈如下几点。    一、充分把握细节描写的内涵和实质    要想使读者对你所描写的对象有感觉,你所描写的就要具体,形象具体了,读者就会有印象。比如,你想描写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说“天气很热。”这就不具
【摘 要】音乐教师不能光注重技能的提高,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潮流的步伐,音乐教师也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的在音乐的书海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做一个知识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音乐教师!  【关键词】多读书 音乐教学 知识型音乐教师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生活中没有书,我们就缺少良师益友。在祖国日益发
[摘要]综合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愉悦的求知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学习,推动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中学生;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综合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定会学习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