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在套期保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衍生金融产品的产生就是基于企业套期保值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衍生金融产品 套期保值 解决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创新步伐的带动下,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国内商品期货品种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股指期货也于2010年正式推出。而且在中国证监会2012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将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原油期货、国债期货以及商品与金融期权。衍生金融产品的产生是基于机构投资者套期保值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也好,对于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也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企业运用衍生金融产品套期保值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一、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义与作用
  衍生金融产品是从现金、票据、股票、大宗商品等原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产品。从本质上来说,衍生金融产品是一份合约,其规定了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一时点或者某一时期对某一种金融产品拥有相应的权利或所承担相应的义务。由于衍生金融产品比原生金融产品的运作更为灵活,因此,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原生金融产品。自衍生金融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已在全球50多个大规模的证券交易所交易,且这还不包括了所谓的OTC市场。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每天发生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量约为15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11.5%。
  衍生金融产品是从原生金融产品总派生出来的,其产生目的是基于对原生金融产品套期保值的需要。根据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证券等金融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部分。系统性风险是指那些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所有金融产品都会产生影响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基本上是由宏观因素和政治因素所所决定,它具有作用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
  二、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存在的问题
  (1)太过于重视利润而忽视了套期保值的风险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在于规避与转嫁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对此,想通过利用衍生金融产品来进行套期保值,以减少或者尽可能持平在金融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预期利润的损失。目前,国内一些大宗商品与贸易型企业都会采取商品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来进行套期保值,但由于衍生金融产品巨大利润与高杠杆性的诱惑,这使得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的过程中会过分重视套期保值所带来的利润,而忽视了套期保值也可能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
  (2)缺乏对套期保值过程的控制
  从表面来看,套期保值只是一种交易方式,但实际而言,套期保值更表现为一个过程。目前,国内企业对套期保值的态度更倾向于一种交易方式,但这导致了企业缺乏对套期保值过程的控制。
  三、解决对策
  (1)识别风险,加强对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
  套期保值并非是完全锁定风险,衍生产品的价格变动以及现货头寸的变化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前要首先识别套期保值所存在的风险,可以说套期保值的风险贯穿于整个套期保值的过程,包括在做套期保值计划对预期风险的识别(事前风险)、在套期保值操作过程中各种变化风险的识别(事中风险)和套期保值操作后期货款交割等风险的识别(事后风险)。在充分识别套期保值风险的基础上,再去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减少和避免套期保值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2)注重对套期保值方案的优化
  套期保值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套期保值的方案制定需要注意形势分析、建仓时机以及选择策略这三方面。第一,科学深入的形势分析可以保证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套期保值策略,使企业更好把握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点和风险度,使企业精确考虑风险承受能力,预备防范对策。第二,建仓时机决定了建仓价格、合适性和风险性。选择何时建仓,主要根据企业确定的套期保值目标价格及基差情况,如在基差风险偏高时,应降低套期保值比例。第三,选择策略要灵活。在选择时,首先应考虑企业的财力,研究套期保值的资金需求,结合企业现金筹措能力来决定规模;其次要考虑期货业务上的技术能力,立足于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避免过于复杂的操作;再次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尽量选择流动性好的市场和产品进行操作;最后要针对市场变化灵活应变,趋利避害,捕捉战机。
  (3)做好套期保值过程的跟踪与控制
  套期保值跟踪与控制作为一个动态管理和控制过程,其主要任务是监视和观察企业套期保值操作过程与程序的合规性,跟踪市场形势变化和套期保值头寸盈亏变化,跟踪企业现货环节对套期保值需要的配比变化,并及时处置套期保值头寸面临的各种风险。主要应注意正确评价保值效果和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文么娆.我国企业套期保值运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7).
  [2]王淑梅.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研究——以国内企业燃油套期保值为例[J].中国商界,2010(8).
  [3]周丽聪.浅析衍生金融工具审计[J].会计之友,2009(8).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企业通过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向关联性业务进行转移扩散,可以形成良性多元化的格局。接着从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作用来论证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一、核心竞争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竞争”一词,在辞典上解释为“角逐胜负”,而在学
[摘要]信用担保机构经理人相对于股东,就授保企业的风险认知、识别上具有较明显的信息优势,但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其行为往往会偏离股东的期望,产生较明显的道德风险。本文借鉴Holmstrom的委托代理一般线性模型,通过数理分析,认为经理人持股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信用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进行防范。  [关键词]信用担保 内部风险 成因 治理  信用担保机构内部,经理人在授保企业的风险认知、识别上,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