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言语实践,解读阅读文本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给学生创造出进行言语实践的良好机会。若能让学生在对比文题时展开深入思考,在解析词语时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在补充文本留白处时更深刻地感悟文本的细节内容,那么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更能提高自己的言语实践能力。
  一、比较课题,激起思维涟漪
  学者张海燕认为比较阅读是一种能促使学生深入文本的思考型阅读方法,能让学生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中获得启发。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够发达,若一开始便让学生深入对比整篇文档,学生可能无法胜任这样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先从小处入手,让学生尝试对比文本的课题,给学生列出一些和课文题目相似的课题,让其进行比较,看看哪一个题目最符合文意。这样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促进其思维发展。
  在学习《月光启蒙》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文题转变成各种不同的形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思考哪一个题目更符合文本的内容。教师列出了“我和母亲的故事、月亮传说、听妈妈讲月亮故事”等题目,同时又让学生尝试说出自己拟定的题目,如有学生补充了“爱月传说、童年的月亮、妈妈和月亮、妈妈的月亮秘语”等题目。在一番对比后,学生一致认为“妈妈的月亮秘语”这个题目比较好,能很好地将“妈妈、月亮”等文本中的主要内容都写进去。但是和“月光启蒙”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启蒙”二字讲出了妈妈利用和月亮有关的歌谣、月光下讲述的故事对“我”进行启迪,让“我”的智慧得以启发,因此“月光启蒙”最好。
  著名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时便善于利用对比课题、揭露课题的内涵的方法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搭建起未知和已知之间的桥梁,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令学生从文本的题目入手找到解读的切入点。
  二、解密词串,窥得大概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区分近义词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项目。然而若只是单纯通过字典中的解释进行分析,则学生无法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文本,挖掘在一定上下文语境中的词语意味。教师可以摘取文章中的一组词串,让学生进行分析,尝试概括文本的大致内容。
  《二泉映月》一文语言优美,而且将月光之景和阿炳的人生境况结合在了一起,阐述了阿炳的音乐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文本中的某些词汇提取出来,组成词串,让学生根据这些词串分析文本的内容。如可以选择“卖艺度日、静影沉璧、坎坷、委婉连绵、升腾跌宕、照耀清泉”等词汇。这些词汇文采斐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将其组合起来便能整合整篇文章的内容。学生解密词串发现这些词大致能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形容月亮和自然景色的,如“静影沉璧、照耀清泉”,一部分形容乐曲的特点,如“委婉连绵、升腾跌宕”,一部分形容阿炳的人生境遇,如“卖艺度日、坎坷”。学生发现这三者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而将其总结起来,形成文本的基本内容:“阿炳卖艺度日,在人生坎坷之时看见了静影沉璧的月光照耀清泉,在如此的美景引领之下,他创作出了既委婉连绵又升腾跌宕的美妙乐曲《二泉映月》。”
  学者戴春慧在研究词串识字时提出,若能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有联系的词汇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便能形成一个“情境图”,令学生有意识地将词汇组合并进行有意义的识记。课文正是学生最好的词串学习“情境图”,学生能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掌握词汇的意思,同时也能借助词串促进其对文本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留言补白,强化细节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语用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留白处指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如可以进行补白,尝试细化文本的细节内容,说出文本中隐而不言的蕴含语义。
  《姥姥的剪纸》的最后留有留白处,姥姥将剪纸寄给了“我”,那么姥姥在剪纸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呢,文章并没有详细表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这处留白处进行补充,在言语实践中表达出姥姥对“我”的思念之情。如有学生尝试如此表达姥姥的心理细节:“手中拿着剪刀,姥姥发现自己的手有些颤抖了,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灵巧。但是心中想着孙儿,还是露出了笑容。她一边剪纸一边喃喃自语,小兔子长大了,就蹦到了远方,只留下老牛一个人吃草了。也不知道小兔子现在到底如何,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还会想起老牛呢。她一边说一边开始动手剪纸。” 这种方法巧妙地运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又避免了直接让学生进行创作而给学生带来的茫然无措感。学生可以将留白处作为切入口,更好地锻炼语用能力。
  在不少文本中为了体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都会使用一定的留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处让学生进行细节补充,填补这些空白。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内容,就要结合言语实践活动设计各种教学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探讨文题、解密词串、补白细节这几种方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概括文意等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言语实践,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自觉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与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尽情张扬,让课堂精彩纷呈。  一、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理应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伙伴及发表独特见解的自由。由于语
期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意思是说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方法是否适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提升,这个问题的症结点正是在于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不得法”。实际上,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又发展艰难。因此,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视。  一、树立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两者有
期刊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的基础和载体。由此可见,正确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成为传授汉字的前沿阵地。为此,“新课标
期刊
在当今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以不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自身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以知识创造为目标,构建或加入技术创新网络,通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技巧,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收获丰富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阅读量的准备,让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接触更加多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读  良好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阅
期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以来将近二十年,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完善,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部门权责不统一等问题,投标方通过横向合谋牟取较大利益的趋势越演越烈,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叙述拍卖中的合谋、工程领域的合谋以及合谋行为
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就是听说读写,就是学生在自我认知积累中的自我发现。多样化表达,能唤醒学生主动表达语言的渴望,能使得他们在主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  一、听读语篇,找出精彩  听和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得认知与感悟的重要渠道。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好听读训练,能使得学生在主动研读文本语篇中获得更多的丰富感知。精彩的语段,需要学生认真聆听,方能听出言外
期刊
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技能,还能让学生养成主动了解课本内容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但是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教学效果。因此,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的词汇、说话、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有关现状  1.农
期刊
一、学会发现,体验快乐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事物时会让人觉得很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的乐趣,但是若是主动发现事物,则会积极参与到愉快的体验中。小学生生性活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新的知识点。  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时,学生要学习“油、蚯蚓、每、直”等生词,如果学生能了解一些关于形声字的知识,便会更容易地记忆这些生词。教师并未直接给学生讲述关于形声字的知识,而
期刊
走出“轻学重讲”的单一化学习模式,引领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咬文和细细嚼字,定会有一股清新、新鲜之感。让学生鲜活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能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在不断品味和认真探索的过程中有所顿悟。  一、设疑引读,探知“有的”  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角,理应给他们更多的自我质疑和主动探知的机会,让他们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深度感知。给学生相应的话题,引导他们在主动带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