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变式训练的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进行联想、转化、探索、推理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总而言之,变式就是在较为复杂的背景下隐现数学模型的标准形象。
  变式训练的必要性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识记数学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能。就是说,当我们授完一个或几个数学模型知识后,只要学生记忆、背诵这些数学模型的特征、内容、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一个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去认识这些模型,并运用模型知识再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变式训练是重要的形式之一。记得国内学者曾提出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元素性低起点教学和举一反三高落点教学相结合。而变式训练正是实现从低起点到高落点的过渡。因此说,变式训练与举一反三有着等价的意义。
  变式训练的一般程序,首先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含有哪些元素(数量的、空间的、或者符號);其次,研究这些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其量化的数学形式;第三,判断、选择符合这些关系的数学模型作为解题的参照;第四,把问题改写成符合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第五,动用一定的解题策略解出问题。在这转变数学学习观念促进教学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我们认识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数学教学观,还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我对我教的几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意识系统、认知系统、动力系统和行为系统四部分,虽然这次“问卷调查”是粗线条的,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在数学学习观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很多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很肤浅,对数学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虽然大部分同学能理解数学的学习功能,对数学的思维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却认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正确学习目的的建立,制约了学习兴趣的发展,导致了学习动力来源的片面性。
  二、受多年“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观还根深蒂固
  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如问题意识不强,依赖心理严重,还不能摆脱做听背记的学习习惯等。这说明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喂食型”的,不是重学习的质而是重时间与量,不是重能力培养而是重机械模仿,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而是为了近期“功利”。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以“启发式”、学生主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厢情愿的。那么,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数学学习观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总有“形”和“量”方面的表现,深刻认识数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应该成为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强大内力。
  第二,要树立自主学习观。数学学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直至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的。自主学习就是正确了解自己,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控制,不断增强动力,修正学习目标,改进措施和方法。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增强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有主见地学习,树立自主学习观。
  第三,要树立勤奋学习观。虽然个人的“数学的禀赋”与数学学习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环境和自己的努力。正确认识禀赋,树立勤奋学习观,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第四,要树立目标学习观。学习上的高目标严要求,可产生推动学习的强大力量。学生的智能潜力是很大的,就目前的教育和学习而言,还远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相应地提出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刻苦钻研和改善学习方法等,才能达到的较高学习目标,并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直至实现。
  第五,要树立问题学习观。数学问题具有多样性和深层次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又是衡量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数学学习要重视培养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学习观,这对于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六,要树立发展学习观。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产品日新月异,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时代,学生毕业后,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事物要求他们去解决、去创建,因此在学生时代,不仅要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数学学习正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源泉,同时数学学习本身也需要这种能力,所以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学习,树立发展学习观。
  总之,数学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因而数学教学应注重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在数学领域中,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是把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进行变换与改造,隐含其本质的特征,变更其非本质的要素。在较高层次上,还要进行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结构组合,使数学模型变换成各种不同的形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政治中考试题突出“实、活、精、新”的特点,着眼点主要放在了考察学生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创造性答题。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忽视了对知识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一、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学生的作文写好了,那么,他的语文学习就比较好。这段话可以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之中何等之重要啊。因此,作文语文教师就应该十分重视小学生的作文。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好作文呢?关键在于依据学生认知、心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作文教学特别的重要。作文是学生阅读、观察、体验后之倾吐,是思维,综合学习之具体、形象、
摘 要: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教学研究还相对滞后,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近年来,小学新課标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
为庆祝新中国暨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由政协长丰县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百强县书画邀请展在『中国草莓之都』长丰开幕.这是继去年湖北大冶市政协发起该项活动后,全国部分
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养成行为”的多种任务。本文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新课程理念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素质  政治课教学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必须以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認为政治课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单纯地让学生把基础性的东西机械地记忆、浅层次地理解和简单地运用。这样的教学,限制
摘 要: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作点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优化教学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
上海汪统(一九一六—二○一一)先生,号忒翁,乃海内外印石收藏巨擘.嘉定古称疁城,汪统先生生于斯,其祖宅堂号春晖堂,故疁城春晖堂在印藏界名闻遐迩.二○一七年,因机缘巧合,我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职高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
新课改理念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活起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活学生兴趣、学习思维、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提出自己的见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不少老师觉得教之无味,学生也学之无趣。那么,该如何创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品课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小招数,以此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