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掌大的眼镜猴 脑袋可360度旋转的巨眼萌物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镜猴的眼睛有超过一半的体积凸出眼眶,这对巨眼视力极其敏锐,但灵活性不足——眼球无法转动,它们的脑袋却能360度旋转,全方位侦探四周。
  繁殖季节,两只情投意合的眼镜猴完成交配后,霸道的雄猴会用分泌物将雌猴的阴道堵上,阻止它接受下一只雄猴的精子,行为实属古怪。
  当捕猎者将眼镜猴带到其他地方进行人工喂养后,被捕的眼镜猴竟然纷纷选择了绝食、撞树等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作为对人类的反抗。

  虽然视力敏锐异常,但这对巨眼却灵活性不足——眼镜猴的眼球不能转动,只能直视观察物体。因此,造物主赋予了它们另一项罕见的技能:它们的头部可以分别向左右旋转180度,也就是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侦探四周,当它们置身于热带雨林险恶的环境里,也能及时发现猎物、躲避敌人。
  眼镜猴除了眼睛引人注目,耳朵也格外吸睛,两片如蝙蝠翼般的硕大耳朵与小脸盘形成鲜明对比,着实可爱,它们的听觉也十分敏锐,稍有风吹草动就能立即察觉。当它们睡觉时,为了隔绝外界声音干扰,聪明的眼镜猴会把两只耳朵折叠起来,薄薄的肉耳朵隔音的效果极佳,使得它们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入睡。

  狂热的肉食主义者人类无法听到的秘密语言
  说到灵长类动物,人们首当其冲想起的是猴子和猩猩,至于它们的饮食习惯,无非“猴子掰玉米、猩猩吃香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仅有手掌大小的眼镜猴却不满足于玉米、香蕉等素食——它们是十足的肉食爱好者,对肉类食物近乎狂热。
  眼镜猴是现存唯一的食肉性灵长类动物,也是典型的夜行者。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上,每当夜幕降临,眼镜猴便攀附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潜伏在月光下,闪烁着巨眼注视周围环境的变化,耐心等待猎物出现。由于它们的眼睛没有照膜,在黑暗中不会发光,所以人们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迹。

  除了捕猎,眼镜猴似乎每时每刻都抱在树枝上,沉默不语,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不过,眼镜猴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安静,它们实则是名副其实的“话痨”,它们使用的是一种超声波语言,这种超声波具有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双重作用,不仅能在同类间进行交流,还能帮助它们探测和定位猎物。只是眼镜猴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67千赫,远远超过人类所能接听的能力范围,所以人类才误以为它们格外沉寂。

  眼镜猴是一个古老的物种,早在6000万年前恐龙灭绝前后,地球上就已经有了它们存在的痕迹。当时,眼镜猴活跃在世界各地,亚洲大陆、南美洲、北美洲等地都曾发现过眼镜猴化石。不过,时至今日,眼镜猴仅生活在东南亚的一些海岛上,这些眼镜猴进化得十分缓慢,其模样与人们发现的几千万年前的眼镜猴化石并无太明显的差异。
  在东南亚的岛屿上,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眼镜猴是居住在无花果树上的精灵的宠物,如果有人伤害了眼镜猴,那就必须诚挚地向精灵们道歉,否则精灵动怒,肇事者就会遭遇灾难或者疾病。让人痛心的是,精灵的神力并没能保护眼镜猴免遭伤害,由于眼镜猴模样呆萌,深受人们喜爱,当地曾一度兴起眼镜猴宠物贸易,还有人甚至将眼镜猴制成标本进行贩卖。

  侏儒眼镜猴是眼镜猴中最小的一種,其体重仅有其他种类的一半,多生活在原始森林的高海拔地区。1921年,自一只侏儒眼镜猴被制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侏儒眼镜猴活体了,科学家无奈地认定侏儒眼镜猴已经灭绝。直到200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中部,两位科学家在诱捕老鼠时,意外发现一只侏儒眼镜猴,然而,这只侏儒眼镜猴误入陷阱,不久就重伤身亡。8年后,美国研究团队在印尼苏拉威西岛中部进行生态考察时,再次发现4只侏儒眼镜猴的踪迹。
  此次再度发现侏儒眼镜猴,让科学家异常兴奋,这证明侏儒眼镜猴尚未灭绝,但同时,科学家们也感到肩上的胆子更重,他们担忧是否有眼镜猴物种在未被人类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一位眼镜猴研究专家说:“这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要争取在眼镜猴灭绝之前,将其亚种都找出来。”
其他文献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出土于黑舍里氏墓中,它烧造于成化年间,以其所呈现的成化斗彩的高超工艺,和独具特色的创新纹饰,成为成化御窑的代表作之一。  明清两朝的瓷器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清澹雅逸的成化瓷器,以斗彩瓷最负盛名,乃至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都在乐此不疲地仿制成化斗彩瓷。  斗彩是一种瓷器彩绘的工艺,由
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在古代,“天府”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战国后期,秦国的李冰及其子二郎在蜀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为成都平原带来了富庶。如今,“天府之国”一词被专门用以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富饶的土地带来了众多的食材,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像是一个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将食材变成了一道道珍馐美馔,成就了成都令人魂牵梦绕的美食。美食之于成都,不仅是一道闪亮的招牌,更是一副涵盖
敦煌铁路北段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得益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河西走廊水草丰满、土地肥沃,是戈壁沙漠中人们赖以生存的富庶绿洲,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河西走廊西端更是连接西域与中国东部的重要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战争、商贸、探险、交流与融合……为这片土地烙下了众多让人着迷的文化印记。空城计真实发生的地方唐僧收徒“孙悟空”  从敦煌铁路北起点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柳沟站出发,行驶约100公里,抵达
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良渚”这两个字迅速占据了各大新闻头条。在中国的考古史上,恐怕难有一个史前遗址,能获得大家如此之多的关注,那么这一次,良渚到底有何不同?  这次申遗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有55处世界遗产,将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华5000年文明找到了有迹可循的科学证据,填补了东亚地区
表演者倒挂着用双脚夹住花杆,双手捧芦笙,一边吹奏一边向下滑行,并时不时抬头、扭动身躯,远观犹如一条游动的巨蛇,极具震撼力。  “砍火星节”上,巫师点燃火把,并扛着火把绕众人转圈,口中念念有词,转完9圈后,巫师割断围绕众人的五色线,然后再一刀砍断火把。  无论天晴下雨,新娘前往男方家时都要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当地人相信,红色油纸伞犹如一张符咒,能够保佑新娘一路上逢凶化吉。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迁
溪隐中餐厅三面临水,全景落地窗外就是涅地沼泽,水面映着植被的倒影,天鹅、鹈鹕、白鹭、苍鹰等鸟禽从跟前飞过,边品尝美食边欣赏湿地美景,实在享受。  杭州的西溪湿地风光尤美,夏季流萤成群,冬日白雪铺地。这片自然之地是杭州市区的净土。2019年,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西溪湿地的生态研究与保护,希望“将西溪湿地打造得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  溪隐中餐厅,位于湿地的西南角,天然美景成了餐厅的风
摄/ Narciso Contreras  也门国内延续至今的内战冲突,让整个国家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也门成为了阿拉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英国《独立报》于2018年发布了一项关于也门内战实际丧生人数的报道:也门内战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可能将近8万。但这在当时只是保守统计,实际人数可能远远不止8万,再加上战事一直持续到今天,谁都不敢想象到底有多少无辜民众因此而丧生。  物资和医疗人员的
享有“竹子指挥家”之名的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十分擅长以竹子为原料,制出各式各样的小乐器。此次,松本先生为懒坝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名为《竹音剧院》,由30多种、100多件竹制乐器组成。  一直以来,位于重庆武隆的仙女山都是无数人青睐的旅游胜地,无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景观天生三桥,还是有着“东方瑞士”美誉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都让人心驰神往。而现在,人们来到仙女山,又多了一个必去之地,那就是
西藏的冰川以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数以千计的雪峰冰川。构成了一条条壮美的冰川大道。我在拉萨定居,得以多次寻访冰川。深深沉溺于它那梦幻般的美丽。上图为西藏冰川掠影,攝影师曾多次寻访此地冰川,与之亲密接触,乐此不疲左图为雅隆冰川,冰川冰形成初期是白色的,漫长岁月的雕琢使它变得晶莹,透出蓝色,显得高贵又典雅。  其实在五年前,拍摄冰川对我而言还只是个虚无缥缈的梦。那时候,我还在北京做建筑设
虽经历无数风雨,但巴里坤鸣沙山既没有向四周扩散,也没有被周边的植被吞噬,而且不管有多少人爬到沙山顶上,把沙子踩落到山脚,第二天风又会将沙子吹上山坡,使沙山形状“辄复如旧”。  自沙山与自沙湖相伴而生,清澈的湖水就像明镜一般倒映着自沙山,那洁白的沙山和平静的湖泊,是对帕米尔高原圣洁的最好诠释。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中国西部应该是这样的:雪域高原、群峰林立、沟壑纵横、土地广袤、人烟稀少,无数不为人知的